火车发出轰鸣使着劲向前疾驰,包厢里的空气热得快要烧起来。明泰的脸蹭过郑玉的下巴,牙齿轻轻磨着她的耳垂,手扶在她后颈上,滚烫的呼吸喷在她敏感的皮肤上,激得她浑身一颤。
郑玉软绵绵地喘着气,吻沿着明泰的下颌骨慢慢游移,越过嘴唇,一口一口慢慢地移动,一首亲到他的鼻尖。“玩够了没?小野猫。” 明泰声音沙哑,带着点宠溺和纵容。他的拇指碾过郑玉套装上的金属扣子,指尖的热度透过布料,烫得郑玉身子又是一抖。
“这些年漂洋过海,就学了这些玩意儿?” 明泰带着试探地问。郑玉停住动作,仰头看他。“怎么?想打听我?” 她双腿像蛇一样灵活地缠上明泰的后腰,把他牢牢锁在自己身上。那动作带着股野性的劲儿,裙边随着晃动,擦过明泰绷紧的身体。明泰眼底掠过一丝笑意,伸手抽掉郑玉发间的簪子,乌黑的长发“哗”地如瀑般散落肩头,增添了几分放肆的风情。
车窗外的景色飞快倒退,玻璃上映出两人交缠的影子,光影变幻,跟车厢里的旖旎纠缠形成鲜明对比。
不知过了多久,激烈的喘息声终于平息。明泰整理好衣服,把外套轻轻盖在睡着的郑玉身上,动作轻得像捧着稀世珍宝。他的手抚摸着郑玉的头发,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好像要把这一刻的温存都揉进她的发丝里。接着,他把那把勃朗宁放在郑玉枕边,低头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吻。感觉到他的触碰,郑玉的睫毛微微颤了一下。
“下次想亲我……别用药……” 明泰的声音有点发颤,透着无奈和一丝说不清的情绪。走出包厢时,他低头看着自己掌心那抹艳红的口红印子,那颜色仿佛还带着郑玉的温度,突然忍不住低低笑出声。他摸出烟盒点了支烟,火光映亮他下巴上那道新鲜的红痕,在袅袅升起的烟雾里,那痕迹显得格外暧昧。
火车终于喘着粗气停在了香城站。郑玉走出车厢,抬手挡了下刺眼的阳光。她己经换了身白色旗袍,身段被勾勒得玲珑有致,款步走向出站口。小梅这回总算肯花钱雇了两个脚夫,正踮着脚指挥他们把行李捆扎妥当。一切弄好,就等着郑玉上车。瞧见郑玉走得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小梅忍不住小声嘀咕:“您之前嘴上不还说‘不抢男人’么,结果还不是……”
郑玉突然凑近,指甲轻轻挑起小梅的下巴,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女人的嘴,骗人的鬼!你个小丫头片子,少打听这些。” 她坐进轿车,陷进柔软的座椅里,眼神深不见底。
小梅看着自家小姐略显疲惫的侧脸,目光扫到她颈侧若隐若现的红痕,咬咬嘴唇,把那句“您也没比我大几岁”的腹诽硬生生咽了回去。
“小梅,找人画像。餐车上那个女人,叫林双。找到人,赏两千大洋。” 郑玉闭着眼吩咐。
“是,小姐!回去我马上找青帮的弟兄撒网!” 小梅麻利地掏出随身带的象牙小本子记下,金笔在“林双”两个字上重重描了三遍。
郑玉睁开眼,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陪着自己成长的精明利落的小丫头。这些年,小梅既是她最得力的臂膀,又像亲妹妹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关键时刻总能给出最稳妥的主意。郑玉伸手从檀木匣里取出一支烟,动作优雅地点燃,袅袅青烟在狭小的车厢里弥漫开。
八年前那个夜晚的记忆猛地撞进脑海。小梅原是舅舅家佣人的女儿,小小年纪就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还没到及笄的年纪,舅舅家那些混账亲戚就把主意打到了她头上。十二岁的小梅,瑟缩着躲在郑玉二舅账房的大木箱后面。郑玉撞见了,打发了那些讨债鬼,又央求二舅把小梅留下,月钱由她自己出。
在二舅的账房里,小梅开始了新生活。起先只是端茶倒水、整理账本。可她天生聪明又肯学,夜深人静时,别人都睡了,她点着油灯,抱着账本细细琢磨。二舅就带着她看一些账本,算算成本,在二舅的指点下,小梅很快就能从账本堆里看出门道,也学会去巷口的暗桩买卖消息了。郑玉出国留学的第二年,二舅就把小梅送到了她身边。这些年,帮她在各地打探消息、联络生意、盯着郑家的风吹草动。
“回来了就少抽点吧,伤身子。” 小梅余光瞥见郑玉对着车窗呼出一口白烟,纤长的手指夹着烟,在朦胧的水汽里,竟像在描画一件凤冠霞帔,戏服上的流苏仿佛能穿透玻璃。郑玉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流,喃喃道:“好,好,听你的。” 她嘴角弯起一丝若有似无的笑,眼神里却藏着悲伤,像是在等一个答案,停顿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小梅,你知道么?明泰……他有点像月生。” 那笑意淡去,只剩下深深的怅惘,“可我知道,他不是。我的月生……七年前,就跟那戏班子一起,烧没了……”
小梅攥着记事本的手指用力到发白。她当然知道戏子月生——那是郑家不能提的忌讳,更是小姐心口拔不掉的一根刺。七年前,小姐接连遭难,夫人柳氏在矿上出事,心心念念的月生又葬身火海……小梅心疼地看了一眼自家小姐。
此刻郑玉望着窗外人潮的眼神,空洞又迷茫。七年了,是时候跟郑家那些人算算旧账了。就算逃到国外,矿洞里那绝望的求救声也一首是她挥之不去的噩梦。郑玉心里有个强烈的念头:妈妈在矿上出事,绝不是意外!那戏班子的大火,也一定跟矿难脱不了干系!路上行人匆匆,郑玉的目光仿佛想在万千面孔里,捞出那个永远定格在十六岁的少年。但在火车上,当明泰低头吻她额头时,那睫毛颤动的样子,分明和当年戏台戏台落幕时,月生谢幕的姿态一模一样。
远处钟楼的钟声还在空气里嗡嗡回荡。“先不回郑家。” 郑玉的声音很轻。“去望月湖,取那尊鎏金观音。小梅,去望月湖。”
午后三点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梧桐叶子,在车身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
(http://www.94xsds.com/book/84027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