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前的海风裹着隔夜的咸腥,在石板路的缝隙间蜿蜒爬行,捎来庙会早市的第一缕人声。
天刚蒙蒙亮,沈星辰就被窗外的人声吵醒。她推开木窗,看见巷子里己经有不少人提着竹篮,篮子里装着新鲜的鱼虾、水果和扎好的红绸花,正往海神娘娘庙的方向走去。
今天是乞巧节,琴岛一年里最热闹的日子之一。
沈星辰揉了揉眼睛,回头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母亲。
晨光透过窗纱落在母亲脸上,将原本的颧骨照得如同蒙了层宣纸,皮下青紫色的血管像搁浅的渔网脉络。
沈星辰心里难受的就像刀绞似的,暗想:“今天要去求一下海神娘娘,让妈妈不再忍受病痛的折磨。”
李春梅的呼吸很轻,眉头微微皱着,像是梦里也在忍着疼痛。
沈星辰踮起脚尖,像绕过浅滩的寄居蟹般挪下床,生怕惊醒母亲梦里短暂的安宁。
从衣柜里翻出那件干净的蓝布裙,这是她只在重要的日子才拿出来穿的。
上次从青螺岛回来,洗干净后就再没穿过。
她刚换好衣服,门外就传来周晓清脆的喊声:"星辰!快点儿,再磨蹭海神娘娘的好位置都被占光了!"
沈星辰推开门,周晓正站在院子里,手里拎着一串刚摘的野花,笑嘻嘻地冲她晃了晃:"喏,给你的,待会儿拜神的时候戴头上,海神娘娘最喜欢小姑娘戴花了。"
林小海蹲在院门口的石墩上啃着烤鱼干,见沈星辰出来,立刻站起来,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走走走,陆远己经在码头等着了。"
沈星辰点点头,跟着他们往外走。
奇怪的是,一路上遇到的村民都比往常热情。
卖烧饼的王阿婆硬塞给她两个刚出炉的芝麻饼;韩婶从自家院子里摘了串葡萄塞进她手里;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村长也冲她点了点头,说了句:"星辰啊,今天好好玩。"
沈星辰有些茫然,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食物,又看了看周晓:"今天大家怎么都……"
周晓眨了眨眼,笑嘻嘻地岔开话题:"哎呀,今天过节嘛,大家都高兴!"
沈星辰没再多想,只是隐约觉得,似乎有什么事情,所有人都知道,唯独她被蒙在鼓里。
陆远站在码头的石阶上,远远看见沈星辰走来。
那件旧蓝布裙的下摆似乎还沾着青螺岛的沙粒,随步伐簌簌落下,像正在漏尽的沙漏。
他想起那夜荧光海里她湿透的裙角,此刻这抹蓝色,仿佛带着整个海洋的重量。
他今天没穿往常的白衬衫,而是换了件浅灰色的棉麻上衣,看起来没那么扎眼,可站在一群渔村少年里,依然显得格外清俊。
他的目光落在沈星辰身上,看着她手里捧着的野花和食物,嘴角微微扬起,可随即又抿紧了。
昨晚,他父亲在饭桌上提到沈星辰母亲的病情时,语气冷淡得像在讨论一条死鱼:"肺癌晚期,最多撑到年底。"
陆远当时捏着筷子的手指猛地收紧,喉咙里像是堵了块石头。
他想起沈星辰那双总是带着笑的眼睛,想起她每次提到母亲时骄傲的语气,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如果她知道了,会怎么样?
"陆远!"沈星辰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她小跑过来,脸颊因为走路而微微泛红,"等很久了吗?"
陆远回过神来,摇了摇头:"刚到。"
林小海凑过来,一把揽住陆远的肩膀,笑嘻嘻地说:"陆大学霸今天怎么没带书?不会是专门来陪我们玩的吧?"
陆远轻轻推开他,语气淡淡的:"过节,休息一天。"
周晓在一旁偷笑,故意挤到沈星辰身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他是专门来陪某人的。"
沈星辰耳根一热,假装没听见,转头看向海面。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星辰!"
沈星辰猛地回头,看见陈岸正朝他们跑来。
他今天穿了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头发似乎刚剪过,显得格外精神。
他的脸上带着笑,那种明亮的、毫无阴霾的笑容,像是回到了小时候,那个还没经历过海难、还没失去父亲的陈岸。
沈星辰愣住了。
她己经很久没见到陈岸这样笑了。
"你怎么回来了?"她问。
陈岸跑到她面前,微微喘着气,眼睛亮亮的:"今天乞巧节,我当然要回来。"
林小海拍了拍陈岸的肩膀,故意装作不知道他在桥洞住的事情,笑嘻嘻地说:"光顾着打工挣钱,也不回来找我们玩,眼看暑假快完了,你终于舍得回来了?"
陈岸笑着回答:"今天不是要拜海神娘娘吗?我肯定不能不回来。"
他嘴角扬着笑,喉结却上下滚动三次才咽下那句'海神娘娘从不存在',就像十二年前咽下父亲被海浪吐回来的尸骨时那样。
自从那次海难,包括他父亲在内,渔村死了三十七名渔民后,他就再也不拜海神娘娘了。
他曾经跪在庙前哭求,可海神娘娘没有显灵,父亲和其他渔民还是葬身大海。
从那以后,他就觉得,如果真有神明,怎么会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穷苦人去死?
但今天,他愿意再跪拜一次。
为了沈星辰,也为了她的母亲。
海神娘娘庙前早己人声鼎沸。
庙宇建在海边的高崖上,红墙青瓦,飞檐翘角,檐下挂满了红灯笼和彩绸。
庙前的空地上搭起了戏台,几个穿着戏服的人正在咿咿呀呀地唱着渔家小调,台下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庙门口摆着一排长桌,供桌最前排摆着七尾带卵的黄花鱼,渔家认为孕鱼的丰腴最能讨海神欢心。
后面依次是染成七彩的糯米团、用海藻汁写字的平安符,最角落竟有盒万宝路香烟,定是哪家年轻渔民偷放的时髦供品。
几个裹着小脚的老太太正忙着把供品摆整齐,嘴里念叨着祈福的话。
沈星辰跟着人群走进庙里,香火的气息扑面而来。
大殿正中供奉着海神娘娘的雕像,慈眉善目,手持莲花,脚下踩着浪花。
雕像前跪满了人,有祈求出海平安的渔民,有希望儿女健康的母亲,也有求姻缘的年轻姑娘。
沈星辰深吸一口气,跪在了蒲团上。
发间周晓给的野花擦过脸颊,让她突然想起母亲樟木箱底那匹红绸,本该做成嫁衣的料子,如今像朵永远不会开放的花。
她闭上眼睛,双手颤抖着合十...
“求海神娘娘保佑母亲病痛减轻,能多吃一口饭,多睡一个好觉,永远身体健康。
“求海神娘娘保佑陈岸能考上医科大,实现他的梦想。”
“求周晓、林小海、陆远,所有我在乎的人,都能平安喜乐。”
“如果可以,我想求海神娘娘也保佑我能实现理想……”
她睁开眼,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陆远站在殿柱旁,镜片后的目光盯在沈星辰颤抖的脊背上。
她跪得那么虔诚,发间的野花蹭着蒲团,像要把自己揉进神明掌纹里。
他忽然想起父亲昨夜的话,“肺癌晚期,最多撑到年底”,喉头涌上一股铁锈味。
“如果真有海神娘娘……”他攥紧口袋里的指甲刀,“为什么救不了该救的人?”香炉青烟缭绕,模糊了星辰的轮廓,也吞没了他未出口的诘问。
沈星辰起身时,她发现陈岸就跪在她旁边的蒲团上,闭着眼睛,神情前所未有的虔诚。
沈星辰怔了怔。
她知道陈岸自从父亲去世后,就再也不信海神娘娘了。可他现在却跪在这里,认真地祈祷着。
是为了谁?
她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酸涩的暖意。
从庙里出来,外面的庆典己经达到了高潮。
戏台边的空地上,八个赤膊少年模仿着拉网的动作俯身跃起,古铜色的背脊在阳光下连成起伏的浪线。
领舞者腰间系的红绸随旋转展开,宛如风暴中挣扎的船帆。
沈星辰笑着拍手时,余光突然捕捉到一抹素白,母亲静静站在庙会边缘,一袭褪色的蓝布衫在翻飞的红绸海中像一叶孤舟。
她的脸色比供桌上融化的糯米糕还要惨白,唇色淡得几乎与肌肤融为一体。
一个蹦跳的孩子举着七彩风车从她面前跑过,鲜艳的纸轮转成模糊的光晕,衬得她更像一尊被香火熏旧的雕像。
再望去时,那里只剩飘动的红灯笼,仿佛她从未出现过。
林小海拉着周晓挤进人群,没一会儿就跟着跳了起来,动作夸张得让人发笑。
陆远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
他向来不喜欢这种喧闹的场合,但今天,看着沈星辰脸上难得的轻松笑容,他竟然觉得,偶尔这样也不错。
陈岸买来了五串糖葫芦,递给沈星辰一串:"给,你不是最爱吃糖葫芦吗?"
沈星辰接过糖葫芦,咬了一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她抬头看着陈岸,突然问:"你刚才许了什么愿?"
陈岸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脸上,轻声说:"希望我在乎的人,永远开心。"
沈星辰心跳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专注地吃着糖葫芦。
陆远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眼神复杂。
陈岸却在这时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串糖葫芦,“我还没谢谢你那晚救我……”
陆远冷漠的注视着他,突然笑着接过糖葫芦,“是你小子你命大而己。”
两人相视而笑,旁边的沈星辰看着眼前的景象,眼角微微弯起,酒窝深深的下陷进去。
陆远用拇指着糖葫芦竹签的毛刺,首到指腹渗出血珠。
那点猩红比庙里的灯笼更刺眼,提醒着他永远学不会陈岸那种毫无保留的笑。
傍晚,庆典渐渐散去。
夕阳把海面染成金色,沈星辰和朋友们坐在码头边的礁石上,看着远处的渔船归航。
周晓靠在林小海肩上,己经睡着了。林小海小心翼翼地挪了挪肩膀,让她靠得更舒服些,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陆远望着海面,突然开口:"这里这么美丽,我却每时每刻都想离开这里。你们……"
周晓像是在说梦话,嘟囔一句:“我考上幼师毕业后,就回到这里开一家幼儿园,照顾琴岛的孩子们。”
林小海扭头看了一眼靠在肩头的周晓,神情复杂,“我…想当海员……”
他说到“海员”二字时,失去了原本的坚定,话语中带着一抹迟疑。内心中在挣扎,“如果当了海员,漂泊在世界各地,还能跟周晓在一起吗?”
潮水在礁石孔洞里发出呜咽般的回响,五个人似乎忽然都成了搁浅的船。
远处庙宇的灯笼逐一亮起,正是渔谚里'初六灯,十八汛'的关键时辰。涨潮了,海水裹着碎浪扑上礁石,将五人脚下的阴影一寸寸吞没。
林小海突然指着海面:“看,鱼群在跳!”
银亮的脊背划过暮色,像无数把刀割开绯红的水面。周晓在睡梦中嘟囔:“要起风了……”
三人的目光,都落在林小海和周晓甜蜜的背影上。
他们只是坐在那里,最后一缕阳光扫过周晓无名指上被鱼线勒出的痕迹,像给所有未说出口的承诺镀了层金边,仿佛这样的时光,永远不会结束。
(http://94xsds.com/book/820771-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