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谜影》
江南水乡的夏夜,总是裹着层黏稠的湿气,蝉鸣像揉碎的纸钱撒在河面上。八岁的小满攥着竹竿蹲在码头石阶上,看青蛀在浮萍间蹦跳。他耳垂挂着银锁片,是阿婆求来镇邪的——自打三个月前落水被救以来,这孩子总说能瞧见旁人看不见的东西。
"又来钓蛤蟆?"卖凉粉的老汉支着驼背,竹扁担吱呀作响,"当心那桥洞里的东西勾你魂儿。"
小满听见后没抬头,眼睛始终盯着水面倒影里晃动的月亮。自打码头废弃,镇上人都说桥洞住了水鬼,专门拽夜里路过行人的脚踝。可他分明瞧见,每逢月圆之夜,桥墩石缝里会渗出暗红色的血迹,顺着青苔爬满"惠安桥"三个斑驳大字。
子时的梆子声撞破雾气时,小满正数到第七只流萤。桥头忽然亮起两盏红灯笼,穿茜素红嫁衣的女子提着裙裾,凤冠珠帘后空荡荡一片——那女子没有头颅。她绣鞋踏过处,水面浮起串串气泡,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底下吐息。
"后生可曾见过我的头?"声音像生锈的铜铃铛,惊飞了苇丛里的夜鹭。小满惊得想跑,双腿却钉在石阶上不听使唤。嫁衣女子缓缓转身,断裂的脖颈处缠着水草,蛆虫在腐肉里钻进钻出。
到了次日晌午,镇上最老的摆渡人被请到码头。老人枯枝似的手指抚过桥墩裂缝,突然浑身剧颤:"西十九年前,李家新娘子就是在成亲当夜被船工推下水……"话没说完,河面无风起浪,将渡船掀得打转。
当夜小满就发起了高烧,阿婆用艾草熏他全身时,这孩子突然睁眼说道:"她在桥洞第三根石柱里,头被铁钉钉着。"话音未落,窗外炸响惊雷,照见阿婆煞白的脸——三十年前修桥,确实有个女工被倒塌的脚手架砸得身首异处。
第七日黄昏,小满揣着阿婆给的糯米团又往码头走去。血色残阳染红水面,嫁衣女子早己候在那里。"吃了这团子,我替你找头。"孩子声音发颤,糯米团里裹着黑狗血。女鬼伸手来接,腕间银镯叮当,竟与阿婆压箱底的陪嫁一模一样。
水面突然沸腾起来,十二个无头身影从桥墩钻出,湿漉漉的嫁衣拖在地上,发出腐肉摩擦的黏腻声。小满转身想要逃走,脚下却踩滑石阶一头栽进河里。冰凉的河水灌入口鼻时,他看见桥洞深处悬着颗头颅,朱砂点在眉心的守宫砂鲜艳如初——正是阿婆珍藏的那幅旧时嫁妆图上的模样。
三日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小镇的河面上,波光粼粼。镇上的人们聚集在惠安桥下,议论纷纷。原来,有人发现河里飘着一具发胀的女尸,那尸体己经被泡得面目全非,令人毛骨悚然。
人们惊恐地看着这具女尸,只见她的身上穿着一件破旧的嫁衣,仿佛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冤魂。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一根铁钉深深地穿透了她的颅骨,将她紧紧地钉在了石柱上。
自从那夜暴雨过后,惠安桥就再也没有闹过鬼。但是,孩子们却传唱着一首新的童谣:“桥头灯,红彤彤,照见新娘无影踪……”这首童谣在小镇上流传开来,让人们对那具女尸的身份充满了好奇和恐惧。
有人说,这具女尸是一个被诅咒的新娘,她在新婚之夜遭遇了不幸,死后的怨气无法消散,所以才会被钉在石柱上。也有人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女尸的出现与惠安桥的传说并没有什么关系。
然而,无论真相如何,那具女尸和那首童谣都成为了小镇上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小镇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http://94xsds.com/book/803523-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