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血色迷雾中的永生谜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章 血色迷雾中的永生谜局

 

《血色迷雾中的永生谜局》

1956年的上海滩,武宁路还是一片农田与工厂仓库交织的荒凉之地。普陀区新成立的公安局里,年轻刑警小陈握着听筒,听见那头传来砂纸摩擦般的怪声:"我杀了人,在林家宅37号。"话音未落,电话突然断线,只剩电流杂音在耳边嗡鸣。

夜色如墨,小陈跟着老刑警老周摸到那栋二层砖楼前。木门从内反锁,窗棂上积着厚厚的灰。他们翻窗而入时,老周的手电筒光束扫过饭桌下的童车,在墙上投出扭曲的影子。"这血……"小陈的胶鞋踩进黏腻的液体,开灯瞬间,暗红色的血泊漫过脚踝,法医后来鉴定这是六个人的血量,可叶家明面只有西口人。

更蹊跷的是,女主人半个月前就带着孩子回了河北老家。刑警们搜遍全屋,只在阁楼发现半块带血的玉佩,玉佩背面刻着"先国"二字,与男主人叶先国的籍贯信息对不上号——档案显示他是河北人,玉佩却是河南伏牛山的样式。

案发后第28天,几个顽童捅破了宅门封条。小陈带人冲进去时,血腥味扑面而来,二楼竟传来孩童清脆的笑声。他们循声奔上楼梯,童车赫然立在转角,车把手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巴。正要细查,整栋楼突然陷入黑暗,再开灯时,血泊消失得无影无踪,连气味都不曾留下。

"是特务据点!"专案组在二楼布控。子夜时分,橘黄火光从窗棂渗出,刑警们撞门而入的刹那,身后传来木门反锁的脆响。走在最前的老周突然僵住——雕花餐桌上垂落的手臂雪白如藕,鲜血顺着指尖滴落,在柚木地板上绽开朵朵红梅。小陈刚要开枪,整层楼突然被浓雾吞噬,等同事撞门而入,只剩他和老周瘫坐在空荡荡的客堂间。

1958年扫反运动中,皮匠许阿西的口供让案件更添诡异。这个一贯道余孽声称在玉佛寺见过叶先国,而据他招认,民国十三年他就曾在伏牛山见过对方。"那时候他三十出头,现在反倒像二十岁小伙。"审讯员拍案而起,却见许皮匠脖颈暴起青筋,对着空气嘶吼:"护法饶命!"次日清晨,看守所发现他蜷缩在墙角,面容安详如婴儿,法医剖开胸腔,五脏六腑竟如风干腊肉般萎缩。

真正的突破来自工人新村建设。推土机在宅基地下三米处掘出青花大缸,掀开缸盖的瞬间,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叶妻端坐其中,怀里的儿女宛如熟睡,皮肤尚有弹性,发间还沾着河北老家的槐花。更离奇的是,法医在她们胃容物里发现安眠药成分,死亡时间竟在案发两年前。

江西龙虎山传来的线报告知叶先国行踪。当专案组冲进道观废墟时,这个被全国通缉的男人正在蒲团上打坐,听见上海口音,他忽然睁开眼,瞳孔泛起诡异的银白色。押解回沪的火车上,叶先国始终盯着车顶某处微笑,乘警发现他看的方位根本空无一物。

提篮桥监狱的X光片震惊了所有人——叶先国颅腔内空空如也。行刑队三次枪决都因"设备故障"中止,最后一次,子弹穿透他眉心时,监控镜头竟拍到一缕青烟从弹孔钻出,在铁窗上凝成个狰狞鬼脸。

1959年清明夜,专案组押着叶先国回到废墟。月华如水,他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迷雾自地底翻涌而上。等雾气散尽,叶先国踪影全无,地面上只余用鲜血画的符咒,正是许皮匠供词里提到的一贯道秘纹。从此,每逢雨夜,路过工人新村的老人都说能听见童谣声从地下传来,混着老式留声机的咿呀声。

2005年,市政规划局在原址钻探时,探测仪显示地下十五米存在规则空间。施工队挖出青砖砌筑的密室,中央石台上放着本泛黄的《道藏》,书页间夹着张1933年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叶先国与1956年被捕时容貌分毫不差,而他怀中的幼儿,竟与专案组失踪的刑警有七分相像。


    (http://94xsds.com/book/803523-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