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汉帝平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汉帝平叛

 

汉十一年春,刺骨的朔风裹挟着砂砾,将燕地的天空染成浑浊的土黄色。蓟城城头,臧荼之子臧衍身披玄色战甲,猩红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猛地将"清君侧"的大旗狠狠插进城垛,旗杆撞击青砖发出沉闷的轰鸣。城下,铁甲骑兵踏碎尚未解冻的冻土,马蹄扬起的冰碴混着泥土,如雨点般砸向汉军先锋营。

消息传至长安时,未央宫宣室殿内正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刘邦半倚在蟠龙榻上,看着青铜鼎中翻滚的鹿肉,冕旒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陛下!"御史大夫踉跄着撞开殿门,手中战报被冷汗浸得发皱,"臧衍反叛,现任燕王卢绾不敌,己退守上谷!"

"哐当——"刘邦手中的玉箸应声而落,坠入鼎中溅起滚烫的汤汁。他猛地起身,冕旒剧烈摇晃,九颗东珠撞出凌乱的声响:"卢绾?他与朕同年同月生,在泗水河畔一同摸鱼,在草席上抵足而眠,竟也敢反?"他怒不可遏地捶向蟠龙柱,指节瞬间渗出鲜血,在雕龙刻凤的柱身上留下刺目的红痕。殿外忽然狂风大作,卷起廊下悬挂的《大风歌》帛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字迹被撕成碎片,在空中打着旋儿飘落。

李超捧着加急战报,迅速伏地奏道:"陛下,燕军扼守居庸关,截断了我军粮草要道。臣请率陇西铁骑,星夜驰援!"话音未落,又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浑身是血的信使跌跌撞撞冲进殿内:"报——梁王彭越称病拒不出征,其部将己占领睢阳粮仓,公然竖起反旗!"

刘邦只觉眼前一黑,踉跄着扶住龙椅。恍惚间,他的思绪回到多年前的垓下战场,彭越骑着高头大马,横刀立马指挥千军万马的英姿仿佛就在昨日。而如今,那个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竟成了扎在心口的利刃。

三日后,长安校场一片肃杀。三十六面汉军大纛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刘邦不顾吕雉的苦苦相劝,执意亲自挂帅出征。他缓缓披上那件陈旧的玄铁铠甲,甲片间的牛皮绳早己磨得发白,斑驳的锈迹下,依稀可见当年精心描绘的龙纹。"传朕旨意!"刘邦的声音响彻校场,"凡取臧衍首级者,封万户侯!擒获彭越者,赏黄金千斤,封邑百户!"

战鼓如雷,老将樊哙挥舞着那柄跟随他多年、刃口布满豁口的战戟,怒吼着率军向燕地进发;周勃则率领精锐的楼烦骑兵,如黑色的洪流般首扑梁国。在燕地的战场上,汉军的强弩如乌云蔽日,密密麻麻的箭矢射向叛军。臧衍在乱军中左冲右突,最终被流矢贯穿咽喉,倒下时,手中还紧攥着匈奴单于承诺援军的密信。

刘邦踩着满地冻僵的尸体,缓缓登上蓟城城楼。寒风呼啸,吹起他灰白的鬓发。望着远处卢绾带着残部逃往匈奴的滚滚烟尘,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的暗红血渍,滴落在陈旧的铠甲上。而在梁国,彭越的王府陷入一片火海,熊熊烈焰中,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战神被五花大绑押上囚车。当他看到刘邦腰间象征盟约的玉珏时,不禁冷笑出声:"当年你说'天下共分',如今却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平叛归来的长安,天空飘起了细雪。刘邦将缴获的燕王、梁王印绶投入熔炉,赤红的铁水在炉火中翻滚,映照着他愈发佝偻的身形。李超捧着清点完毕的叛军名册,恭敬地呈上前去。却见皇帝对着虚空喃喃自语:"卢绾、彭越......下一个会是谁?"炉中突然迸出一串火星,飞溅到案头李守周岁时的画像上,那个攥着"守"字玉牌、天真无邪的孩子,此刻正在李府中牙牙学语,对这一切浑然不知。

《汉书·平叛纪略》——

“汉十一年,燕、梁二地接连反叛。臧荼之子臧衍举"清君侧"旗,逼退燕王卢绾;梁王彭越称病拒征,抢占睢阳粮仓。刘邦不顾病体,亲率大军平叛,老将樊哙、周勃分兵出击。燕地一战,臧衍中箭身死,卢绾逃往匈奴;梁国覆灭,彭越被俘。战后,刘邦熔毁叛王印绶,汉室江山再经动荡。”


    (http://94xsds.com/book/787836-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