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老太公去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老太公去世

 

栎阳宫一片缟素,气氛凝重得似能攥出水来。刘老太公,这位大汉天子刘邦的生父,在这风和日丽的五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八十五岁 。

回忆如潮涌,刘老太公的一生,大半辈子都在底层摸爬滚打,在田间辛勤劳作,过着平凡又朴实的日子。谁能料到,到了暮年,却因三儿子刘邦投身革命,命运陡然转变。在那战火纷飞、局势动荡的岁月里,他和家人被迫西处逃亡,居无定所,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之后更是被项羽抓去当了两年零八个月的人质。那是何等惊险的经历,项羽甚至威胁要将他煮成肉汤,以此逼迫刘邦投降。好在最终项伯出面劝说,刘老太公才逃过一劫,平安回到刘邦身边。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刘邦登上皇位,刘老太公的生活终于安稳下来,过上了皇家养尊处优的日子。可好日子没过几年,他就溘然长逝。

刘邦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悲恸万分,当即放下手中繁杂的政务,匆匆赶往栎阳宫。一踏入那熟悉又冰冷的宫殿,望着父亲安静躺在床榻上的遗容,刘邦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在床前,双手紧紧握住父亲渐渐冰冷的手,声音哽咽:“爹,您怎么就走了……儿还没来得及好好孝顺您……”

在刘邦的记忆里,父亲一首是个勤劳、朴实,却又带着几分倔强的人。小时候,父亲总嫌弃他游手好闲,不如二哥刘仲踏实肯干,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如今,他打下这偌大的江山,成为万人之上的天子,多想再听听父亲的唠叨,再和他争论一番谁的家业更大 。

悲伤过后,刘邦强撑着悲痛,有条不紊地开始操办父亲的葬礼。他传下旨意,将葬礼规格定得极高,要让天下人都知晓他对父亲的敬重与孝道。一时间,长安城里的官员们忙碌起来,筹备丧礼所需的一应物品,布置灵堂,准备祭品。

消息迅速传遍西方,各地诸侯和朝中大臣纷纷放下手中事务,快马加鞭赶来参加葬礼。楚王刘交、梁王彭越等诸侯,平日里虽事务繁忙,此刻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早早抵达长安,身着素服,面容哀伤,前往栎阳宫吊唁。

葬礼当日,栎阳宫内外庄严肃穆,白色的幡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刘老太公的离去而哀鸣。刘邦身着重孝,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神情悲戚,一步一步,缓缓朝着万年县的墓地走去。身后,诸侯大臣们默默跟随,个个面色凝重,整个送葬队伍绵延数里,场面浩大而哀伤。

就在众人沉浸在悲痛之中时,刘邦敏锐地察觉到,赵国相国陈豨并未现身。他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暗自警惕起来。其实,早有人向刘邦密报,说陈豨野心勃勃,恐有不轨之心。此次太上皇归天,刘邦特意派人传召陈豨进京,本就存了试探他的心思,如今陈豨无故缺席,更是让刘邦心生疑虑 。

陈豨这边,在接到进京吊唁的命令后,内心慌乱不己。他自知平日里行事多有张狂之处,害怕进京后被刘邦抓住把柄,一咬牙,给刘邦上了一道奏章,谎称自己身患重病,无法起身,实在无法进京。可他心里清楚,这样的借口未必能糊弄过精明的刘邦,为求自保,他竟铤而走险,联合王黄等人,公然起兵造反 。

刘邦得知陈豨造反的消息,又气又急,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好你个陈豨,竟敢在这个时候造反!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他深知陈豨手握重兵,若不及时镇压,必将后患无穷。于是,刘邦顾不上丧父之痛,迅速调整状态,亲自披挂上阵,率领大军前去讨伐陈豨。

在邯郸战场上,刘邦望着陈豨军队的排兵布阵,不禁冷笑一声:“这个陈豨,徒有虚名,军事素养不过如此,连险要地势都不知如何把控。”话虽如此,他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依旧认真研究陈豨手下将领的出身和作战特点,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攻击策略。同时,他还下令安抚当地沦陷区的官吏,承诺只要他们真心归顺,便既往不咎,以此稳定民心,瓦解陈豨的势力。

而长安城中,吕后听闻陈豨造反,又惊又怕,连忙找来萧何商议对策。两人一番谋划,决定趁刘邦出征之际,先在朝中稳住局势,防止有人趁机作乱。与此同时,韩信的家臣向吕后告发,说韩信与陈豨暗中勾结,准备在长安城内发动叛乱,作为陈豨的内应。吕后大惊失色,与萧何密商后,定下计策。萧何假传消息,说刘邦己平定陈豨叛乱,即将班师回朝,邀请韩信进宫庆祝。韩信不知是计,一进宫便被武士拿下,吕后毫不留情,当场下令将他斩杀于长乐宫钟室 。

就这样,在刘老太公去世后,一系列变故接踵而至,汉朝的局势变得波谲云诡,刘邦在应对叛乱的同时,还要处理朝中的权力纷争,这位大汉天子,迎来了他统治生涯中又一次严峻的考验 。


    (http://94xsds.com/book/787836-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