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暮春,细雨如银针般斜织。淮阴侯府内,曾经旌旗招展的演武场如今荒草丛生,几株残败的桃花在风中摇曳,花瓣坠入积水中,宛如点点凝血。韩信身披单薄素衣,斜倚在褪色的朱漆廊柱下,苍白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早己空置的剑鞘,目光空洞地望着天际。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夹杂着雨打油纸伞的沙沙声。李超身着便服,手中竹伞的青竹骨上凝着细密的水珠。他跨过门槛时,靴底碾过满地落花,发出细碎的声响。"将军。"李超轻声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叹息。
韩信缓缓转头,眼中闪过一抹讥讽:"李大人倒是好兴致,这般风雨天,竟想起探望我这阶下囚?"他的笑声里带着浓重的苦涩,在空旷的廊下回荡。
李超在石凳上坐下,伞尖滴落的水珠在青砖上砸出小小的水洼:"将军,城外官道上近日多了不少驿卒,日夜兼程往来未央宫与梁国、淮南国之间。陛下己召樊哙、周勃入宫密议三日......"他压低声音,"彭越、英布怕是凶多吉少。"
韩信猛地起身,衣袂扫过廊下的石桌,震得上面的茶盏叮当作响:"我交出兵符,自贬声名,整日装疯卖傻!还要如何?难道真要我韩信趴在地上学狗叫,他刘邦才肯安心?"他的双眼通红,仿佛燃烧着不甘的火焰。
李超望着韩信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的身影,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竹简。竹简边缘磨损严重,显然被反复翻阅:"将军可还记得垓下之战?这是吾儿当年偷偷誊抄的布阵图。您排兵布阵如鬼斧神工,若能将毕生所学著书立说,流传后世......"他的声音渐渐哽咽,"总好过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韩信的目光死死盯着竹简,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垓下的漫天烽火、十面埋伏的精妙布局、楚歌西起时项羽的悲怆怒吼......他的手指颤抖着接过竹简,一滴滚烫的泪水砸在竹片上,晕开一片深色的痕迹。
就在此时,急促的马蹄声撕破雨幕。两人脸色骤变,李超迅速起身,将一枚刻着沛县地图的玉佩塞到韩信手中:"将军保重!若有不测,可往沛县旧部处暂避。"话音未落,他己冲进雨幕,竹伞很快消失在迷蒙的雨雾中。
韩信握着玉佩,站在廊下久久未动。远处未央宫的轮廓在雨帘中若隐若现,犹如一头蛰伏的巨兽。他缓缓转身,走进书房,取出笔墨。烛火摇曳间,他在竹简上重重写下第一笔——这既是兵法的开篇,或许也是他保命的筹码。
而此刻的未央宫内,刘邦正盯着墙上的大汉疆域图,手中匕首尖依次划过梁国、淮南国和淮阴侯府的位置。吕雉倚在蟠龙榻上,慢条斯理地修剪着护甲:"陛下,彭越、英布不足为惧,只是那韩信......"她的话音未落,窗外突然划过一道惊雷,照亮了刘邦眼中森然的杀意。
雨越下越大,冲刷着长安的每一寸土地。淮阴侯府的灯火在风雨中明明灭灭,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这场君臣间的博弈,才刚刚进入最惊心动魄的篇章。
三日后,李超身着素服,跪在未央宫的丹墀之下。雨水混着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陛下!韩信己无意朝堂,他日夜闭门著书,只愿将毕生所学传于后世!"他将那日在侯府的对话,连同韩信开始撰写的兵法竹简,一并呈了上去。
刘邦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看在你李超的面子上,暂且留他一命。但......"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若再有异动,定斩不饶!"
李超如释重负,重重叩首:"谢陛下隆恩!"起身时,他望着阴沉的天空,心中暗暗祈祷:韩信啊韩信,但愿你能就此放下执念,保得平安......
(http://94xsds.com/book/787836-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