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封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封王

 

汉六年冬,凛冽北风裹挟着鹅毛大雪,将未央宫重重笼罩。琉璃瓦上积雪渐厚,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丹墀玉阶仿佛铺上了一层晶莹的霜毯。刘邦身披玄色貂裘,金线绣就的五爪金龙在裘衣上若隐若现,头戴十二旒冕旒端坐龙椅,冕旒随着呼吸轻轻晃动,将下方群臣的面容遮映得影影绰绰。

"朕自沛县斩蛇起义,历经九死一生,方有今日之天下!"刘邦声如洪钟,在空旷的大殿内激起阵阵回响,廊下的铜铃也随之发出清脆的声响,"然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实乃心腹大患!今日,朕要广封刘氏子弟,以宗室之亲,拱卫汉室江山!"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叩拜声。刘交作为刘邦幼弟,身形挺拔地走出队列,朗声道:"陛下圣明!臣愿效犬马之劳,镇守一方,定不负皇室血脉!"他目光坚定,周身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其后,刘贾、刘肥等刘氏宗亲纷纷抱拳请命,激昂的话语声在殿内回荡。唯有齐王刘肥神色复杂,作为刘邦的长子,却因庶出身份,始终在一众宗亲中略显尴尬,此刻他低垂着头,紧握的双拳暴露出内心的不甘。

"封刘交为楚王,辖淮北三十六县!"刘邦大手一挥,将刻着蟠龙纹的玉印用力推至案前,玉印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刘贾为荆王,领江东五十二城;刘肥为齐王,凡说齐语者,皆属齐地!"随着一道道旨意颁布,史官迅速在竹简上记录,地图上刘氏封国的疆域不断扩张,如同一张大网,渐渐将韩信、彭越等异姓王的属地包围起来。

李超立于文臣之列,眉头紧锁,望着竹简上新增的封国名录,心中忧虑渐深。分封刘姓王看似能稳固江山,可这些藩王一旦势力壮大,难保不会成为新的威胁。他不禁想起前日在太学与陈平的彻夜长谈,那些诸侯王的危害,此刻犹在耳畔回响。

"李卿,可有话说?"刘邦锐利的目光突然投向李超,如鹰隼般洞察一切。

李超心中一紧,连忙整衣出列,深吸一口气道:"陛下,臣以为分封诸侯固然能彰显皇恩,但需辅以严格法度约束。臣请陛下设立宗正府,专门掌管宗室事务,监督藩王言行;同时明确规定,藩王不得私自设立军械库,不可擅自招募甲士,如有违者,严惩不贷。"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刘肥紧握的拳头,又补充道,"如此,既能体现陛下对宗亲的恩宠,又可确保社稷长治久安。"

刘邦闻言抚掌大笑:"好!就依李卿所言,设立宗正府!"他的视线转向武将行列中满脸横肉的樊哙,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樊哙听令!明日便启程前往楚国,名义上是劳军,实则......"后半句隐入笑声,却让在场众人都心领神会,大殿内一时弥漫着微妙的气氛。

朝会结束后,雪花依旧纷纷扬扬。李超在宫门处遇见萧何,老丞相的白发在风雪中凌乱,身形也显得愈发佝偻。"李卿,今日这分封......"萧何欲言又止,眼神中满是担忧。

"萧相国,"李超压低声音,凑近道,"陛下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可棋子落得太密,棋盘终究会承受不住。"他想起儿子李翔从陇西寄来的信,信中提到匈奴蠢蠢欲动,边境局势紧张,而粮草调配却因诸侯各自为政屡屡延误,不禁重重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长乐宫内暖意融融。吕雉身着华丽的织锦长裙,正细心地将削好的梨递给太子刘盈,轻声道:"盈儿,记住这些叔伯们的封地,日后都是要收归中央的。"她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尤其是那个齐王,虽说是陛下长子,可庶出终究是庶出......"

话未说完,一名侍女匆匆跑来,神色慌张:"皇后娘娘,大事不好!楚王韩信称病,拒不接受樊哙劳军!"吕雉手中的银刀"当啷"落地,梨肉上的汁水混着雪水,在青砖上洇出暗红的痕迹。未央宫的钟声穿透风雪传来,惊起檐下寒鸦,扑棱棱的翅膀声中,这场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大戏,正式拉开了充满变数与危机的序幕。

汉书简记——

汉六年冬,刘邦以异姓王势大,分封刘氏宗亲。刘交为楚王,辖淮北;刘贾为荆王,领江东;刘肥封齐王,得齐地七十三城。同时设宗正府,严管藩王私建军械、募兵。李超谏言分封需立法度,刘邦纳之。

同年,樊哙奉命至楚“劳军”,韩信称病拒见。吕雉闻之,预感局势将变。此分封之举,虽巩固汉室一时,却也埋下诸侯坐大隐患 。


    (http://94xsds.com/book/787836-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