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未央论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未央论功

 

汉五年春,长安城外桃杏灼灼,粉白花瓣被风卷着掠过朱红宫墙,簌簌落在未央宫前的汉白玉丹陛上。刘邦头戴十二旒冕旒,玄色衮服绣着金线盘成的五爪金龙,端坐在九级玉阶之上,冕旒随动作轻晃,将下方群臣的面容映得影影绰绰。金銮殿内钟磬齐鸣,博山炉中升起的青烟缭绕在蟠龙柱间,熏得空气里都是沉水香与血腥气交织的味道——那是楚汉西年鏖战留在众人衣袍上的印记。

"列侯诸将,皆言朕得天下乃天命所归。"刘邦抬手抚过龙椅上精雕的螭纹,冕旒后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阶下韩信、彭越等异姓王,他们铠甲上的血痂未净,却己披上象征新朝权贵的锦袍,"然朕知,若无诸位辅佐,纵有天命亦难成事。今日,当论功行赏,以昭朕不负功臣之心。"

殿内忽起骚动,樊哙铁塔般的身躯往前一倾,虎皮披风扫落身旁案几上的玉爵:"陛下!俺老樊自沛县起就跟着您,鸿门帐前生吃彘肩,彭城突围时替您挡过三箭,这伤疤......"他扯开衣襟,露出布满箭簇旧痕的胸膛,"比俺铠甲上的鳞片还多!这功劳咋排?"周勃、灌婴等武将纷纷捶打剑柄附和,甲胄碰撞声混着粗粝叫嚷,震得殿顶藻井的彩绘都微微发颤。

刘邦猛地拍案,金丝楠木案几上的青铜香炉跳起来三寸高:"肃静!"他起身时冕旒哗啦作响,指向丹墀下躬身而立的萧何,"众卿可知?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萧相国镇抚关中,使粮仓不绝、兵源不断,此乃功比日月!"话音未落,便有侍者捧出玄铁剑与象牙笏板,"赐萧相国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封酂侯,食邑万户,功列第一!"

萧何白发在晨光中微微颤动,伏地叩首时额头触到冰凉的青砖:"臣不过恪守本分,陛下仁德方是制胜之本......"他身后,李超父子屏息而立——父亲清癯的身形裹在素色深衣里,儿子李翔身着崭新的玄甲,腰间还别着当年救刘太公时染血的短刃。

"李超何在?"刘邦忽然提高声调,声音在空旷的大殿激起回音。

李超整衣出列,原来的中年模样如今也是满头花白。袍角扫过阶前的青铜仙鹤烛台:"臣在。"

"卿从出山,便屡次献计,救我于鸿门宴,彭城之战再带兵断后,更是献计救我父与妻于危难之际;十面埋伏,亦有你运筹之功。"刘邦走下玉阶,亲自为他披上紫袍,金线绣的云纹擦过李超肩头的旧伤——那是彭城之战时流矢留下的疤痕,"封曲逆侯,食邑万户,入尚书台参赞国政!曲逆城池之富,仅次于长安,朕以此城封卿,方显其功!"

群臣哗然未止,刘邦却抬手示意继续:"且慢!朕闻李卿之子李翔,当年扮作流民潜入楚军营地,在项羽眼皮底下救出我父与夫人。此后随萧相国筹备粮草,于栈道运输、漕运调度屡出奇策。"他招手唤李翔上前,少年挺拔的身姿与父亲的佝偻形成鲜明对比,"封成安侯,食邑三千户,协助萧相国治理关中!"

礼乐声再起时,李超与李翔父子双双跪地,额头重重磕在丹陛上。萧何转身抚掌大笑,腰间玉带扣撞出清响:"虎父无犬子!李翔贤侄运筹帷幄不输其父,日后必成国之栋梁!"李超望着儿子腰间晃动的新铸金印,恍惚想起荥阳帐中那封被汗水浸透的家书——原来父亲的教诲,终化作护佑家族的利刃。

接下来分封如流水:张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封留侯,却坚辞三万户食邑,只求留地以念初遇之恩;陈平因"六出奇计"封户牖侯,谢恩时羽扇轻摇,眼底却映着韩信紧绷的下颌;曹参身被七十创,封平阳侯,食邑万余户;周勃、灌婴等武将各有封赏,铠甲缝隙里的血渍还未洗净,新赐的金印己沉甸甸挂在腰间。

当韩信跪接楚王印绶时,乌木托盘在他掌心沁出冷汗。刘邦亲手为他系上王绶,金线缠过他握剑的指节:"念你破赵平齐、垓下建功,统辖淮北之地。"而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受封时,刘邦身后的陈平突然轻咳一声,袖口滑落的玉佩正巧映出帝王眼中转瞬即逝的阴鸷。

大典散时己近黄昏,萧何与李氏父子并肩步出司马门。晚霞将三人的影子拉长投在宫墙上,李翔望着父亲新染白的鬓角,忽然想起那年楚营救驾,箭矢擦着父亲耳畔飞过的瞬间。萧何抚须长叹:"一门双侯,满朝荣宠,李家当为天下表率。"李超却盯着未央宫高耸的鸱吻,低声道:"殊荣愈重,责任愈深。唯愿我父子二人,能为陛下守好这万里江山......"

暮色渐浓,远处传来孩童歌谣:"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歌声掠过巍峨宫阙,惊起檐角铜铃叮咚作响。没人注意到,韩信上马时抚摸着楚王印绶的拇指,正无意识地着边缘锋利的棱角。这场盛满荣耀的分封大典,终究是在未央宫的朱墙内外,埋下了无数等待破土的种子。


    (http://94xsds.com/book/787836-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