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年春,荥阳城外的枯柳在风沙中瑟瑟发抖,护城河早己干涸见底,露出龟裂的河床。李超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楚军连绵十里的营帐,青铜护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自彭城之败后,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陷入拉锯,数月来大小战事不断,汉军虽勉强守住防线,但粮草渐少、军心浮动。
"父亲!萧丞相的急件!"李翔策马疾驰而来,手中的羊皮卷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少年的脸庞被战火熏得黝黑,眼神却愈发坚毅——自从彭城救主后,他己被正式授予军职,协助萧何筹备粮草。
李超展开密信,目光扫过潦草的字迹:关中粮草需半月方能抵达,让汉军务必死守荥阳。他眉头紧锁,转身对儿子道:"项羽亲率大军围困,每日攻城不下十次。若粮草再不到,不出旬日,军心必乱。"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响起震天动地的战鼓声。李超举目远眺,只见楚军如潮水般涌来,项羽骑着乌骓马,手持霸王枪,在阵前高声叫骂:"刘邦缩头乌龟!有本事出来一战!"
城中汉军慌乱登城,箭矢如雨般射向楚军。李超指挥将士沉着应对,同时命人点燃烽火,向成皋方向求援。然而,项羽此次显然有备而来,楚军推着巨型攻城塔,冒着箭雨逼近城墙,喊杀声震耳欲聋。
"父亲!西南角城墙快守不住了!"李翔指着浓烟滚滚的方向大喊。李超心中一紧,那里正是汉军粮草囤积之处,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他当机立断,亲率五百精锐驰援。
战场上硝烟弥漫,血肉横飞。李超挥舞长剑,左冲右突,汉军在他的带领下,暂时稳住了防线。但楚军攻势如潮,一波接着一波,汉军渐渐不支。
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原来是韩信率领骑兵赶来支援,楚军阵脚大乱。李超抓住时机,下令反击。汉军士气大振,喊着口号冲向楚军。
然而,项羽毕竟骁勇善战,他亲自断后,挡住了汉军的攻势。双方激战至黄昏,各自鸣金收兵。这一战,汉军虽保住了荥阳,但伤亡惨重,粮草也消耗殆尽。
深夜,汉军大帐内气氛凝重。刘邦眉头紧锁,看着满桌的战报,长叹一声:"照这样下去,荥阳迟早要丢。"
李超上前一步,沉声道:"大王,臣有一计。项羽急于求胜,我们可利用他的急躁心理,设下埋伏。"他展开地图,指着荥阳以东的山谷,"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埋伏重兵。再派一支部队佯装败退,将楚军引入山谷。"
张良点头补充:"此计可行。但需有人在城中吸引项羽的注意力,让他深信汉军己无力抵抗。"
李翔突然站出,拱手道:"父亲,大王!孩儿愿留守荥阳,充当诱饵!"
李超脸色骤变:"胡闹!这太危险了!"
"父亲,孩儿并非莽撞。"李翔目光坚定,"项羽轻视我年少,定会放松警惕。我只需坚守城池,拖延时间,等楚军主力被引入埋伏圈,便是反击之时。况且,孩儿己从萧丞相处学到不少守城之策。"
刘邦沉思良久,最终拍案道:"好!就依李翔所言!李超随本王设伏,务必将项羽一举击溃!"
次日清晨,汉军依计行事。李翔登上城头,看着项羽的大军再次压境,心中虽紧张,但仍强作镇定。他指挥将士有序防守,同时故意露出破绽,让楚军误以为汉军防线即将崩溃。
项羽果然中计,亲自率军猛攻。李翔率汉军且战且退,将楚军一步步引入预设的陷阱。当项羽发觉不对劲时,西周突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汉军伏兵从山谷两侧杀出,箭如雨下。
项羽虽勇猛,但陷入重围,也难以脱身。双方展开激烈厮杀,血流成河。李翔趁机率领城中汉军杀出,与外围汉军形成夹击之势。楚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
这一战,汉军大获全胜,不仅解了荥阳之围,还缴获了大量粮草军械。项羽被迫退守彭城,楚汉对峙的天平开始向汉军倾斜。
战后,刘邦大宴群臣,重赏李氏父子。李超望着意气风发的儿子,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荥阳拉锯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李翔真正成长为家族栋梁的见证。而楚汉之争的大幕,也将随着这一战的胜利,迎来新的转折。
(http://94xsds.com/book/787836-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