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超训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李超训子

 

暮色如血浸染汉中城时,李超负手立在书房前的青石阶上,手中攥着从彭城带回的密信,信纸边角己被指甲掐出深深的褶皱。檐角铜铃在风中轻晃,却掩不住屋内传来的争执声——李翔刚从汉王赏赐的庆功宴归来,酒气未散的少年正与父亲对峙。

"你可知错?"李超猛地推开书房门,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如同张开獠牙的巨兽。案几上,祖父李信的遗嘱被风掀起一角,"保身立家"西个朱砂字在火光中猩红刺目。

李翔解下腰间新赐的玉珏,喉结滚动:"孩儿救出太公与夫人,难道不是大功一件?"

"大功?"李超抓起案上的竹简狠狠摔在地上,"你孤身涉险,若有闪失,置家族安危于何地?若被楚军识破身份,整个李氏都将万劫不复!祖父临终叮嘱'谋定而后动,存身为先',你全当耳旁风?"

少年涨红着脸争辩:"当时箭在弦上,若不果断行事,太公与夫人性命难保!父亲常说乱世需有破局之勇......"

"住口!"李超的佩剑鞘重重撞上书架,震落的竹简噼里啪啦散落一地,"破局不是送命!你以为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在这乱世立足!他突然抓起父亲的遗嘱,抖得纸页哗哗作响,"看看这上面的血字,你曾祖父在随白起伐赵时,为保全性命,自断一臂!这才是李氏安身立命的根本!"

窗外的风突然卷着枯叶撞在窗棂上,李翔望着父亲通红的眼眶,突然想起出征前母亲偷偷塞进行囊的家书,字字句句皆是"活着回来"。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孩儿若不去,汉王必对父亲心生嫌隙。如今楚汉相争,我们李家若不表明忠心......"

"糊涂!"李超抄起案上狼毫,笔尖在素绢上狠狠划出墨痕,"真正的忠心从不是赌命!你看萧何,坐镇关中却从不掌兵;张良只献谋计。这才是保存自身之道!李家现在有你父我冲锋陷阵就够了。你以为救出两人就能保家族无虞?若项羽得知此事与李氏有关,明日楚军铁骑就能踏平这宅子!"

李翔突然跪坐在满地狼藉中,酒意消散殆尽:"父亲,孩儿只是不想让您失望......您总说要成为家族栋梁,可孩儿若连这点险都不敢冒......"他的声音渐渐哽咽,"那日在楚营,夫人问我为何涉险,孩儿说'李氏子孙,当为天下先'......"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李超心上。他望着儿子单薄的肩膀,恍惚间看见二十年前自己初入刘邦帐中,也是这般意气风发。父亲的遗嘱突然变得沉重如铁——"立世家"三字,究竟是谨小慎微的守成,还是审时度势的进取?

"起来吧。"李超的声音突然软下来,弯腰拾起地上的遗嘱,"你记住,真正的世家根基,不在一时之功,而在代代传承的智慧。此次若不是韩信佯攻、樊哙接应,你以为仅凭一个少年就能全身而退?"他将遗嘱郑重递给儿子,"但你能随机应变,摸清楚营布防,也算没白学萧何的谋略。"

李翔抬头,望见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突然意识到这场争执背后,藏着的是一个父亲最深的恐惧与期许。他郑重接过遗嘱:"孩儿明白,往后行事必以家族为重。但......若再有非做不可之事,孩儿愿以智谋破局,绝不再莽撞。"

夜色渐深,书房的争执声终于平息。苏卿在廊下听了许久,此刻悄悄端来醒酒汤。看着父子俩在烛火下重新整理散落的竹简,她轻轻叹了口气——乱世之中,李家的路还长,而这对父子,大概要在守护与进取的矛盾中,慢慢走出属于李氏的世家之道。


    (http://94xsds.com/book/787836-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