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入帐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初入帐下

 

灞上军营的夜色被火把染成猩红,青铜鼎中跳动的炭火将李超新制的玄色锦袍映得流光溢彩。刘邦亲手斟满夜光杯,琥珀色的酒液在盏中晃出碎金般的波纹:"先生肯出山相助,实乃天助我也!"他仰头饮尽,喉结滚动间溢出豪迈笑声,惊得帐外巡夜的士卒纷纷侧目。

张良轻摇羽扇,竹骨与丝绸摩擦出细微声响:"李兄这一身甲胄虽未着身,胸中韬略却己震得关中草木皆兵。"萧何亦举杯相敬,目光扫过案几上尚未撤下的《孙子兵法》竹简——那是李超方才与众人推演阵法时留下的。李超谦笑着正要回礼,忽听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积雪在牛皮靴下发出咯吱的碎裂声。

"报——"探马跌跌撞撞闯入,青铜护腕在地面擦出刺耳声响,"项羽于鸿门设下宴席,邀沛公明日卯时赴会!"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帐内的欢声笑语。刘邦握着酒盏的手骤然收紧,指节泛白,几滴酒液顺着盏沿滴落在案几的帛书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张良的羽扇悬在半空,萧何手中的竹简"啪嗒"坠地。李超凝视着案几上未燃尽的烛芯,跳动的火苗在他眼底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帐外的北风卷着雪粒扑打帐幕,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与此刻死寂的气氛形成诡异共鸣。

"此宴项羽定然不怀好意。"张良终于打破沉默,羽扇重重点在地图上鸿门的位置,"项羽屯兵西十万于戏水之西,而我军不过十万。范增老谋深算,此番邀约必是要取沛公性命。"他话音未落,曹参己按剑而起,铁剑出鞘三寸,寒光映得众人面色惨白:"末将愿率八百死士,今夜便突袭鸿门!"

"不可!"李超霍然起身,锦袍下摆扫落案上的酒爵。他快步走到地图前,指尖划过灞上与鸿门之间蜿蜒的山道:"项羽势大,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昔年长平之战,赵括率二十万大军轻举妄动,终致全军覆没。"他转身望向刘邦,目光如炬,"沛公,项羽此举意在试探。若公然拒绝,便是坐实了称王关中的猜忌;贸然强攻,则正中其下怀。"

刘邦喉结动了动,伸手扶住冰凉的青铜鼎,烫人的热气透过掌心传来:"依先生之见,当如何?"

"三策并行。"李超取过炭笔,在羊皮纸上疾书,"其一,选派能言善辩且与项羽有旧之人,先行鸿门,以谦卑之态消解其敌意;其二,沛公赴宴时,须带少量随从,以示无防备之心,但暗中安排精锐将士在骊山北麓埋伏;其三,准备一份厚礼,既显诚意,亦可作为谈判筹码。"

"只是这先行之人..."刘邦抚须沉吟。郦食其刚要开口自荐,李超己摇头否决:"项羽性情暴戾,郦先生虽有三寸不烂之舌,锋芒太露反而易激怒于他。"他的目光转向张良,"听闻项伯与子房有救命之恩,且在楚军阵营素有威望,若由他从中斡旋,或能事半功倍。"

张良恍然醒悟,击掌道:"妙哉!项伯曾在秦营私放我等,此等旧谊正好可用。只是..."他眉间闪过一丝忧虑,"项伯乃项羽叔父,未必肯公然违逆楚军。"

李超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楚军的情报:"据我所知,项伯与范增素有嫌隙。范增主张杀沛公以绝后患,而项伯念及旧情,恐不愿背上弑贤之名。若以利害相诱,许以重利,未必不能为我所用。"

帐外更鼓沉沉,己是子时三刻。刘邦命人即刻备马,亲自修书一封,言辞恳切地恳请项伯相助。信笺上墨迹未干,他忽然抓住李超的手腕:"先生能否与我同赴鸿门?有你在侧,我心稍安。"

李超凝视着刘邦眼中的血丝与疲惫,想起白日里在灞上街头,曾见百姓箪食壶浆迎接汉军。妇人怀中啼哭的稚子、老者布满皱纹的笑脸,此刻都化作沉甸甸的分量压在心头。"臣愿随行。"他单膝跪地,甲胄上的青铜兽首在火光中泛着冷光,"但沛公须答应,无论宴席上发生何事,切不可冲动。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更漏声中,项伯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他披着浸透雪水的黑色斗篷闯入营帐,剑穗上的冰碴簌簌掉落。当看到刘邦亲自捧着酒盏相迎,又听李超分析局势利弊,这位楚军将领的神色逐渐从戒备转为动容。"我本不愿插手此事,但..."他望着张良递来的金错刀,刀柄上镌刻的龙凤纹在火光中流转,"沛公如此诚意,项某岂能见死不救?"

卯时的梆子声惊起寒鸦,刘邦的马车缓缓驶出灞上。车帘内,他握着李超准备的地形图,指腹反复着骊山北麓的标记。曹参率领的八百死士己提前埋伏在山道两侧,他们的甲胄裹着兽皮,与皑皑白雪融为一体。而在鸿门方向,晨雾正悄然漫过楚军的营帐,将这场暗藏杀机的宴席,笼罩在一片诡谲的朦胧之中。


    (http://94xsds.com/book/787836-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