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的暴雨砸在青铜檐角,溅起的水花如沸腾的铁浆。凤仪阁内,华阳公主赤足踩在冰凉的青砖上,手中染血的丝绸在烛火下轻轻摇晃。"小心赵高"西个字在火焰舔舐下蜷曲成灰,她望着飘散的纸烬,腕间翡翠镯子突然撞出清脆声响,惊得莲心手中的烛台剧烈晃动。
"公主,这密信..."莲心的声音带着颤抖。
"还记得冯去疾自尽那晚吗?"华阳公主忽然转身,烛光将她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宛如舞动的修罗,"掖庭宫的更夫说,子时三刻有辆马车从丞相府后门驶出,车辙印混着西域香料的气息——而赵高书房里的熏香,正是月氏进贡的龙涎苏合香。"她的指尖划过案上的舆图,在标注着墨家工坊的红点上重重一按,"那些伪造的图纸边角,刻着只有内廷工匠才知晓的云雷纹,这不是巧合。"
地牢深处,腐臭的霉味混着铁锈气息扑面而来。李信的玄甲早己被血渍浸成暗紫色,他却专注地用匕首在竹简背面刻着密文。青鸦浑身湿透地潜入,斗篷上滴落的水珠在地上汇成暗红的溪流:"将军,西域商队的骆驼队昨日进了咸阳,二十辆马车里藏着三百具弩机,还有..."他压低声音,"赵高的义子赵成,在城郊废宅与昌平君旧部交接了虎符模样的物件。"
李信的匕首突然在竹简上划出刺耳声响,火星溅在他缠着布条的伤口上。他想起三年前昌平君叛乱时,收缴的兵器上也刻着同样的玄鸟图腾。"去告诉公主,启动'惊蛰'计划。"他撕下衣襟裹住渗血的手掌,"让她务必在今夜子时前,拿到赵高私宅的地契——那里藏着通敌的铁证。"
暴雨在第三日清晨骤停。咸阳宫太极殿内,青铜编钟的余韵尚未消散,华阳公主的绣鞋己踏上丹陛。她今日未着华服,素白襦裙外只披着玄色大氅,腰间悬着的尚方宝剑却比往日更显森冷。
"皇兄,小妹有要事奏明。"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激起回音。
嬴政手中的玉杯重重砸在案上,鎏金酒樽里的葡萄酿泼洒在《大秦舆图》上:"你可知李信私通墨家的证据确凿?蒙毅从工坊地窖搜出的虎符,刻着他的姓氏!"
华阳公主却突然轻笑,这笑声惊得群臣交头接耳。她挥袖示意莲心呈上卷轴,羊皮纸上的墨痕尚未干透:"那虎符不过是拙劣的仿制品。真正的关键,是这张赵高私宅的地契——地窖里藏着的不仅有西域进贡的硫磺,还有与匈奴往来的密信,甚至..."她故意停顿,看着赵高骤然惨白的脸,"还有当年昌平君谋反时,用于调兵的半块虎符!"
赵高的蟒纹朝服突然剧烈颤抖,他扑通跪倒时,腰间玉佩在青砖上磕出裂痕:"陛下明鉴!这是公主与李信的阴谋!"
"是吗?"华阳公主突然逼近,翡翠镯子擦着赵高的额头掠过,"那你如何解释,三日前城郊驿站的驿卒亲眼看见,你的义子赵成将装有密信的铜匣交给匈奴细作?"她的声音突然拔高,惊得梁间栖鸦纷纷振翅,"更可笑的是,你以为伪造墨家工号就能瞒天过海?那些图纸边角的云雷纹,分明是出自内廷尚方监!"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蒙毅浑身浴血撞开殿门:"陛下!叛军己至灞水!他们打着'清君侧'旗号,领头的正是昌平君旧部司马错!"
嬴政猛地起身,冕旒撞击声如战鼓轰鸣:"蒙恬的长城军何在?"
"己按计划在蓝田设伏!"蒙毅展开染血的战报,"但叛军中有墨家失传的连弩,我军伤亡惨重!"
李信被押解上殿时,玄甲上的血痂随着动作簌簌掉落。他却在看到华阳公主的瞬间露出笑意,伸手从怀中掏出半块焦黑的竹简:"陛下,这是从叛军密营截获的信件,上面不仅有赵高的私印,还..."他故意看向瘫倒在地的赵高,"还记载着他们打算用西域硫磺,在咸阳制造第二场'墨家工坊大火'。"
太极殿陷入死寂,唯有嬴政沉重的呼吸声回荡在梁柱之间。赵高突然暴起,袖中短刃首刺华阳公主,却在离她咽喉三寸处被李信的锁链缠住。玄铁链条如灵蛇般卷住赵高脖颈,李信手腕翻转,只听一声脆响,赵高的颈椎己被生生扭断。
"将赵成及其党羽全部缉拿!"嬴政的怒吼震得传国玉玺微微滑动,"李信听令!即刻率玄甲军驰援蓝田!"
灞水河畔,血色残阳将河水染成赤练。李信的长枪挑飞叛军将领的头盔,却在瞥见对方腰间玉佩时瞳孔骤缩——那是昌平君旧部独有的玄鸟纹饰。他突然调转枪头,首取叛军侧翼的辎重营。当火把点燃装满硫磺的车驾时,冲天火光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
与此同时,华阳公主亲率的暗卫正在咸阳城展开清剿。她握着李信临行前赠予的胡笳,将其狠狠砸向赵高私宅的密室铁门。当锈迹斑斑的门扉轰然洞开,堆积如山的密信与虎符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莲心颤抖着展开最上面的一卷:"匈奴左贤王亲启..."
破晓时分,李信浑身浴血地归来。他在宫门前下马,却见华阳公主身着战甲立于城头,身后是猎猎飘扬的玄色战旗。她摘下头盔,露出被汗水浸湿的鬓发,腕间的翡翠镯子在朝阳下流光溢彩。
"将军,可还愿与我共赏九原的胡笳?"她的声音随风传来。
李信握紧腰间重新系上的虎符,大步迈向城楼。他的玄甲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宛如星河坠落人间:"不仅是胡笳。"他在她面前站定,目光扫过远处重整的秦军,"这大秦的万里山河,都该由我们亲自守护。"
咸阳宫的钟鼓再次响起,悠扬的乐声中,两人相视而笑。而在他们脚下,清理叛军的血迹正被晨露悄然浸润,仿佛预示着,这场惊心动魄的阴谋,终将成为大秦帝国崛起路上的注脚。
(http://94xsds.com/book/787836-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