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班师回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班师回朝

 

班师回朝,论功行赏

咸阳城外三十里,渭水淌淌东流 前方诸多战车和轿子,战车头上青铜朱雀昂首向天,鎏金喙中衔着的玄色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将河面染成流动的墨色。嬴政身着十二旒冕服,站在马车的二层飞阁之上,望着远方地平线腾起的烟尘,冕旒下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申时三刻,烟尘中终于浮现出熟悉的玄色战旗。三十万秦军甲胄鲜明,步伐整齐划一,踏地声如战鼓轰鸣。李信骑在通体雪白的战马上,铠甲缝隙间还残留着楚地的硝烟,腰间那柄嬴政亲赐的长剑随着步伐轻晃,剑身上镶嵌的八颗夜明珠在阳光下流转出幽蓝的光晕。队伍中段,一辆封闭的囚车在卫兵严密看守下缓缓前行,车帘缝隙中隐约可见昌平君蓬头垢面的身影。

"上将军——!"当李信的战马踏入渡口的青石道,岸边等候的百姓突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人群中,孩童挥舞着自制的玄鸟彩旗,老人们捧着陶罐,将新酿的米酒倾倒在道路中央,酒香混着艾草的清香弥漫开来。更有从楚地迁徙而来的百姓,高举着写有"秦楚一家"的木牌,泪水在脸上纵横交错。

李信翻身下马,单膝跪在龙舟甲板上:"臣李信,幸不辱命,平定楚地,特来复命!"话音未落,嬴政己快步上前,双手握住他布满老茧的手。帝王冕旒晃动,玉珠相击发出清越声响:"昔年白起破郢都,今日李卿更胜一筹!这楚国三百年基业,终在你手中化作齑粉!"

章台宫内,青铜蟠螭灯将整个大殿照得亮如白昼。十二列编钟奏起激昂的《秦风·无衣》,乐声中,嬴政手持金樽,酒液在夜光杯中泛起琥珀色的光:"李信听封!"他的声音穿透乐声,回荡在雕梁画栋之间,"晋封上将军,赐咸阳宅邸三座,食邑增至三万户!更许你在朝堂之上,佩剑上朝!"

金灿灿的印绶披在肩头时,李信忽然想起三年前初入楚地的那个雨夜。当时他站在郢陈城头,望着城外如潮水般的楚军,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弹劾声。而如今,那些质疑与诋毁都化作了脚下的尘埃。他抬眼望向殿外飘舞的旌旗,恍惚间又看见蒙恬在皖口之战中身中三箭仍死战不退的身影,看见羌瘣率领义渠骑兵在苍梧密林中浴血拼杀的英姿。

"蒙恬听封!"嬴政的声音再次响起,"赐御剑一柄,见剑如见朕,可先斩后奏!"蒙恬单膝跪地接过御剑,剑鞘上的饕餮纹与他铠甲的寒光交相辉映,映得他刚毅的面容更加冷峻。当羌瘣受封陇西侯的玉印时,台下百越降将们发出低低的惊叹,他们从未想过,一个异族女子竟能在秦廷获此殊荣。

唯有昌平君被押解至阶下时,整个大殿陷入死寂。曾经的秦国公子、楚国丞相,如今披头散发,锁链与车厢碰撞发出刺耳声响。嬴政把玩着案上的楚国玉玺,突然冷笑:"你本是大秦血脉,却妄图裂土分疆......"话未说完,李信突然出列,铠甲碰撞声清脆:"陛下,昌平君虽罪不可赦,但念其曾为大秦效力,恳请留他全尸。"

殿内群臣哗然。嬴政凝视李信片刻,冕旒下的眼神深不可测。良久,他挥袖道:"准了。"当昌平君被拖出大殿时,李信看见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不知是感激,还是不甘。

夜色渐深,庆功宴散。李信独自登上章台宫的望夷阁。咸阳城的万家灯火在脚下蔓延,宛如星河坠落人间。寒风掠过,带起他披风的边角,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一声,又一声。

"在想什么?"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嬴政解下自己的狐裘披在他肩上,"当年你初入军伍,不过是个执戟郎。如今却能让楚国三百年基业轰然倒塌。"帝王的声音混着北风,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

李信望着夜空中的玄鸟星,轻声道:"若无陛下知遇之恩,臣不过是沙场上的枯骨。"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东方,"燕赵之地,仍在飘摇;齐国田氏,心怀异志。这天下,尚未真正归心。"

嬴政突然指向天际:"李卿可愿与朕共绘这天下版图?"他的手指划过漫天星辰,"待六国平定之日,朕要在泰山之巅,封禅祭天!"

李信猛然跪地,佩剑磕在青砖上发出清越声响:"臣愿为陛下执剑,踏平六国余孽,让大秦的太阳,照亮每一寸土地!"寒风吹过,君臣二人的身影在月光下逐渐与巍峨宫阙融为一体,仿佛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真正降临。而在这壮阔的夜色中,大秦铁骑的下一场征程,己然在无声中拉开序幕。


    (http://94xsds.com/book/787836-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