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景帝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景帝之师

 

暮秋的未央宫笼罩在铅灰色云层下,枯叶打着旋儿掠过丹陛,在鎏金铜雀脚下堆积成暗褐色的漩涡。李翔跪在宣室殿冰凉的青石砖上,蟒纹朝服被冷汗浸透,后颈传来阵阵刺痛——那是前日被玉簪划伤的旧痕,此刻在寒意中隐隐作痛。

"李卿辅政十载,深谙治国之道。"刘恒的声音裹挟着沉香气息,从九旒冕旒后传来。他慢条斯理地转动着手中的羊脂玉扳指,另一只手的指甲深深掐进刻着蟠龙纹的扶手,"太子天性聪慧,朕思来想去,唯有卿家能担此师保重任。"案头摊开的太子课业表上,"太傅"二字用朱砂重重圈画,墨迹未干,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暗红。

李翔猛然抬头,撞进帝王含笑却冰冷的眼眸。七日前,他将手下封地的百姓赋税再减两层,把一半家产都捐给了边关,甚至遣散了相府三分之二的门客。原以为这般自剪羽翼能换来安宁,却不想等来的是更深的牢笼。"陛下...臣年迈体衰,目眩耳鸣,恐误太子学业..."

"李卿过谦了。"刘恒抬手打断,袖中滑落的密报轻飘飘坠在李翔膝前。泛黄的绢帛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李守在尚书台驳回二十三道诏令的详情,每处异议旁都用朱砂批注着"恃才傲物"。帝王俯身拾起密报,指尖擦过李翔颤抖的手背,"令郎李守常言'治国需宽严相济',想必是得了卿家真传。"他突然将密报撕成碎片,"太子若能习得李氏家学,实乃汉室之福。"

殿外惊雷炸响,李翔望着窗外翻涌的乌云,想起昨夜鲁元公主攥着先帝玉簪的模样。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鲜血顺着簪头凤凰的喙滴落:"这哪里是太傅?分明是把你当人质!守儿在尚书台得罪了多少人,陛下这是要..."话音未落,更鼓声穿透雨幕,惊得梁上夜枭发出凄厉长鸣。

三日后,太子宫椒房弥漫着浓烈的艾草香气。六岁的刘启正趴在紫檀木案上临摹《急就章》,狼毫在竹简上拖出歪歪扭扭的墨迹。"先生好!"太子突然转身,漆黑的眼眸亮得惊人,腰间新配的玉珏随着动作叮当作响——那是刘恒昨日亲自赏赐的。"父皇说,先生能教我怎么让大臣们听话!"

李翔的手指骤然收紧,竹简要被捏碎。他望向殿外三步一岗的羽林卫,玄色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廊下铜漏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是催命符。忽然,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太公阴谋》的场景,老人浑浊的眼中满是恐惧:"伴君如伴虎,最忌锋芒毕露。"

未央宫的钟鼓遥遥传来,刘恒站在承明殿的望楼之上,俯瞰着太子宫方向。手中的《韩非子》翻至"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他轻笑一声,将李守弹劾外戚的奏折付之一炬。火焰腾空而起,照亮了他嘴角的冷笑,也将龙袍上的金龙映得栩栩如生,仿佛要挣脱衣料,择人而噬。这场名为授业的棋局,早己落定胜负——李翔是棋,李守是棋,就连那懵懂的太子,也是帝王手中不可或缺的一子。而棋盘之外,相府后宅的鲁元公主正对着先帝画像枯坐,她摘下凤钗,将最后一缕青丝绞下,塞进暗格里那封未寄出的家书。


    (http://94xsds.com/book/787836-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