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长安城飘着细雪,李府书房的青铜炭盆噼啪作响,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寒意。李翔将新得的《战国策》竹简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泛起涟漪。李守望着父亲紧绷的下颌线,下意识攥紧了手中记录朝议的绢布——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汉文帝登基三月来的每一道政令。
纱帐轻动,鲁元公主端着药碗缓步而入,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步伐轻晃。这位历经三朝的长公主虽己褪去华服,眉眼间却仍有皇家威仪。"又在说朝堂的事?"她将药碗放在案头,目光扫过李守手中的绢布,"先喝药吧,你咳了半月还没好。"
李翔抓起药碗一饮而尽,苦药味在喉间蔓延。"看到了吗?"他突然指向绢布上"废除连坐法"的朱批,枯瘦的手指微微发颤,"陛下赦免吕氏余党家眷,却在暗中将其迁往边郡戍边;赏赐周勃万亩良田,转眼又让谏官弹劾他圈占民宅。这恩威并施的手段..."他冷笑一声,"比当年高祖还要狠辣三分。"
李守咽了咽口水,想起早朝上刘恒扶起周勃时眼角的笑意,此刻想来竟无端生出几分寒意。"父亲是说,陛下故意捧杀周太尉?"
"何止周勃!"李翔猛地起身,锦袍扫落案头竹简。火光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恍若张牙舞爪的巨兽。鲁元公主弯腰拾起竹简,指尖抚过刻痕,想起昔日父皇刘邦临终前的警告:"功臣势大,必遭猜忌。"她轻叹一声,却未插话。
"前日他单独召见我,说要效仿尧舜禅让,让贤于宗室。"李翔抓起案头密报,上面赫然写着"代地旧部己掌控三辅驻军","这话表面谦逊,实则是敲打我等——若不收敛锋芒,下一个被'请辞'的就是丞相之位!"
李守望着父亲鬓角新添的白发,又看向默不作声的母亲。记忆突然闪回登基大典那日,刘恒亲手为父亲佩戴玉佩时,母亲捏着帕子的手骤然收紧。那温润的羊脂玉此刻看来,倒像是悬在头顶的利刃。"可陛下为何要如此?父亲助他登位,理应..."
"理应如何?"李翔突然逼近,浑浊的眼中泛起血丝。鲁元公主突然开口,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祖父当年随高祖打天下,垓下之战手握三十万大军,天下平定后立刻交出兵权。"她望向丈夫,"先帝临终前握着我的手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莫让李家步吕氏后尘。'"
窗外风雪骤然大作,吹得窗棂吱呀作响。李守望着父亲佝偻的背影,又看着母亲鬓边若隐若现的白发,突然发现这对曾翻云覆雨的夫妻,此刻竟显得如此疲惫。"那我们..."
"我们只需守好本分!"李翔猛地转身,从书架底层抽出一卷泛黄的《太公阴谋》,重重拍在儿子手上。鲁元公主取来披风披在丈夫肩上,低声道:"明日起,将丞相府的文书往来再核查三遍,家中奴仆裁减两成,对外只称节俭度日。"她抚摸着李守的手背,"帝王要的是听话的棋子,不是能掀翻棋盘的人。"
更鼓声穿透风雪传来,李守捧着竹简退出书房。回头望去,父母的身影在窗纸上相依而立,案头烛火摇曳不定。鲁元公主望着漫天飞雪,想起幼年时在沛县躲避战乱的日子,那时虽贫苦,却远比如今的朝堂争斗来得安心。而他们李家,终究也成了这棋局中身不由己的一子。
(http://94xsds.com/book/787836-1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