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吕后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吕后亡

 

汉文帝元年深秋,永巷深处的椒房殿蛛网垂落,鎏金兽首香炉积满冷灰。吕雉枯瘦的手指抚过褪色的翟纹锦被,指甲缝里还沾着前日试戴凤冠时蹭落的金粉。当侍女颤抖着告知"太后药石无灵",她突然暴起掀翻药碗,朱砂色的药汁泼溅在《女诫图》屏风上,宛如当年戚夫人溅在宫墙上的血。这血色的印记,恰似她跌宕一生的隐喻——从贤妻良母到铁血太后,双手沾满鲜血,却终究困在权力的牢笼里。

"备车...去长陵..."她的声音沙哑如破风箱,浑浊的眼球死死盯着未央宫方向。十六名宫婢合力将她抬上步辇时,老太后突然抓住领头侍女的手腕:"你说...盈儿在黄泉路上,会不会怪我?"话音未落,咳出的血沫己染红侍女的衣襟。那眼中的恐惧与懊悔,将这位叱咤风云的太后打回原形,露出深处那个惶恐不安的母亲。

长陵的松柏在风中呜咽,吕雉仰望着刘邦的陵寝,记忆突然回到沛县的草屋。那时的刘季醉醺醺地踢开柴门,酒气混着汗味扑面而来:"雉儿,等老子得了天下..."她攥着织布梭的手顿了顿,嗤笑道:"你若真有那命,我便做你的皇后。"烛火摇曳间,男人眼底的野心与她心中的算计悄然共鸣。可谁能想到,这份相互扶持的情义,最终在权力的侵蚀下支离破碎。

"陛下...您骗得我好苦..."她瘫倒在石阶上,指甲深深抠进砖石缝隙。长乐宫的夜宴场景突然涌入脑海——戚夫人跳着楚舞,刘邦将幼子刘如意抱在膝头,看她的眼神却像审视一件破旧的衣裳。那时她才明白,所谓恩爱,不过是权力游戏的遮羞布。为了自保,为了儿子的地位,她不得不化身恶狼,却也因此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

暮色西合时,她恍惚看见刘盈立在陵前,身着玄色龙袍却面容苍白如纸。"盈儿!"她踉跄着扑过去,却只抓住一团冰冷的雾气。记忆如潮水翻涌:彭城之战,她把六岁的刘盈护在身下,敌军的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未央宫的椒房殿里,儿子跪在地上求她放过刘如意,额头磕出血痕;还有那具被做成"人彘"的躯体,在暗室中发出非人的呜咽...这些画面如同一把把利刃,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反复剜着她的心。

"娘错了...娘真的错了..."她蜷缩在石阶上,像极了沛县那年躲在灶台后的小女孩。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惊起林间宿鸟。恍惚间,她又听见刘盈儿时的声音:"母亲,等我长大了,定要让您住最好的房子。"泪水混着血渍滑落,滴在刘邦陵前的石兽脚上,惊散了一群正在啃食祭品的蚂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抛开了所有的权谋与威严,只剩下满心的悔恨与思念。

子时三刻,吕雉的手死死攥着随身的玉珏——那是刘邦平定天下后亲赐的信物,螭纹早己被得失去棱角。临终前最后一眼,她望向未央宫方向,喉间发出含糊的呢喃:"盈儿...我们回家..."夜风卷起她鬓角的白发,将这句话吹散在长陵的夜色里。次日清晨,侍女发现太后遗体时,她掌心的玉珏己深深嵌入肉中,宛如一枚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消息传到未央宫,刘恒望着奏报陷入沉思。朝堂上,群臣争论不休,有人主张薄葬,以惩戒吕氏之过;有人提议依礼厚葬,彰显天子仁德。刘恒最终力排众议,下诏:"高皇后佐高祖定天下,母仪汉室,当与高皇帝合葬长陵。"他深知,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稳定朝局的需要。吕氏虽倒,但根基犹在,妥善处理吕后身后事,方能安抚各方势力。

合葬当日,长陵鼓乐齐鸣。吕雉的棺椁缓缓沉入地宫,与刘邦的陵寝相邻。刘恒身着素服,率众臣行礼。他望着陵墓,心中思绪万千。这位传奇女子的一生,充满了权谋与挣扎,也见证了汉室的兴衰。合葬之举,既是对吕后功绩的认可,也是在向天下昭示新帝的胸怀与格局,为他的统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http://94xsds.com/book/787836-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