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会议室,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油墨味扑面而来,墙角堆叠的纸箱还沾着未干的泥点。
李宁利落地绕过摆满材料的长桌,骨节分明的手指依次点过摞成小山的档案袋:"这些贴红标的,都是群众反映集中的事项。"
话音未落,最上方的牛皮纸袋己被撕开,封口胶条的脆响惊得在场干部肩膀微颤。"就拿城西改造的拆迁补偿来说,"
他抽出一叠泛黄的登记表,纸张边缘还留着反复翻阅的折痕,"我们建立了'三日一反馈'机制,上周刚完成第三轮入户核查。"
周正国指尖划过会议纪要上未干的墨迹,忽然抬眼:"群众堵门这样的'欢迎仪式',李书记倒是应对从容。"
李宁神色未动,从夹克内袋摸出钢笔旋开笔帽,金属冷光在阴雨天泛着寒气。笔尖悬在空白记录板上方,划出一道工整的横线:"您常教导'群众诉求是第一信号'。"
他的目光扫过区委班子紧绷的下颌线,"今天这场'现场课',恰是检验我们答卷成色的关键。"
周正国将擦得锃亮的金丝眼镜重新架上鼻梁,镜片后的目光如扫描仪般掠过桌上摊开的城西改造项目规划图。
图纸边缘被红笔反复圈注的"拆迁补偿标准"几个字,在透过云层的阳光下泛着刺目的光泽。
"听说城西改造拆迁补偿标准公示后,群众争议不小?"他指尖轻点文件里的补偿方案细则,尾音拖得极缓,像毒蛇吐信般在寂静的会议室游走。
李宁握着钢笔的指节微微发白,却仍保持着稳如磐石的姿态,在记录板上划出的线条笔首如刀刻:"确实收到过一些反馈。"
他翻开工作日志,泛黄纸页间夹着皱巴巴的便签,群众潦草的字迹与红色批注密密麻麻。"我们针对补偿标准专门开了五场听证会,每场都持续到深夜。"
他顿了顿,将装订整齐的修订文件推过去,封面上"城西改造项目群众意见落实台账"的烫金字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微光,"居民们提出的每一条意见,我们都逐条研究,调整了安置房面积配比和过渡安置费发放方式。"
就在这时,易峰打开投影仪,略显模糊的画面里,二层小楼错落排列,灰白墙面上刷着"惠民安居"的红漆标语。
新建的村卫生室挂着电子屏,旁边的村小操场铺着塑胶跑道,蜿蜒的排水沟被改造成景观水渠,种着几丛芦苇。
规划图边缘,一个简易的公交站用红笔圈着,旁边标注着"计划增设城西专线"。
这幅略显质朴的规划图正随着鼠标滚轮缓缓展开,却被周正国突然抬手暂停。
他的指尖重重戳在规划的便民菜市场位置:"有群众反映原计划的菜市场被取消了?"
会议室空气瞬间凝固。李宁立即调出手机里满是红色未读消息的微信群聊截图:"这是个误会。"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将平板电脑转向众人,上面展示的手绘图纸里,新菜市场被挪到了镇主干道旁,"原先位置地势低洼,雨季容易积水。我们重新选址后,面积比之前还扩大了三分之一。"
图纸角落,施工进度表用铅笔标注着:地基己完成,预计下月动工。
"听起来考虑得很周全。"周正国突然轻笑,将搪瓷缸重重放在桌面上,缸里的茶叶随着震动浮起,"不过群众可不是看图纸过日子的。这些调整,他们真的知情?"
李宁沉默片刻,取出一叠照片。
阳光下,白发老人戴着老花镜细瞧贴在电线杆上的告示,年轻妈妈举着手机拍摄村委会门口的公示栏,几个村干部背着喇叭走在泥泞的小路上。
"我们通过大喇叭广播、村口公示、入户讲解等方式通知。"他点开手机,乡镇公众号的推文下,几十条留言写着"支持改造","还组织了三批村民代表去施工现场参观。"
话音未落,会议室门猛地推开。省纪委工作人员疾步上前,在周正国耳畔低语。
他垂眸听着汇报,金丝眼镜滑落至鼻尖,镜片后的眸光晦暗如渊。须臾,他轻笑出声,推正眼镜时镜片折射的冷光扫过众人紧绷的脊背:"看来咱们基层的同志确实下了苦功夫,连举报线索都透着股'虚张声势'的味道。"
他起身绕过长桌,皮鞋踏在铺面瓷砖的地面上声响清脆有力,行至长桌尽头,他忽而转身,腕间的老式手表在日光下泛着冷光:"古人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话搁在咱们人民干部身上,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
他屈指弹了弹桌沿堆放的信访台账,纸张簌簌震颤,"是要拿秤砣般的心思去掂量,拿绣花针的功夫去落实。"
(http://94xsds.com/book/711506-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