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信封递给周正国一旁的干部:"既然有人急着自曝家丑,咱们也别辜负这番'美意'。"
转头看向身后紧绷着神经的区委班子,故意提高声调:"李正国同志和各位同志是否听清楚了?省纪委这次是带着手术刀来的,谁身上有脓疮,就给我主动亮出来!"
话音落下时,远处传来面包车急刹的刺耳声响,林建安却纹丝不动,只对着周正国扬了扬下巴:"看来'土特产'还有加急配送的,周书记,您先过过目?"
三辆面包车如失控的巨兽横亘在百米外,车门撞开的巨响惊飞了梧桐树上的鸟儿。
十几个举着褪色横幅的"村民"鱼贯而下,横幅上"还我土地""严查贪腐"的字迹被雨水洇成暗红,恍若未干的血迹。
周正国单手插兜,金丝眼镜在雨雾中蒙着层薄霜,嘴角扬起的弧度却带着三分玩味:"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马平镇这番锣鼓喧天的阵仗,倒让我想起京城里的庙会——就是不知这'土特产'里,掺了多少真材实料?"
他屈指弹了弹袖口的褶皱,目光似不经意地掠过区委众人紧绷的下颌线,"既然百姓呼声这么高,咱们这趟调研,可得好好尝尝这'地方风味'。"
话音未落,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推搡声。几个"村民"冲破警戒线,横幅的麻绳勒红了手腕。周正国抬脚就要往前,身后的年轻警员猛地拽住他胳膊:"周书记!现场太乱,您小心!"
"小心什么?"周正国转身时,金丝眼镜滑到鼻尖,露出那双布满血丝却灼灼发亮的眼睛。
他扯开西装扣子,露出别在胸前的党徽,"我们哪个不是从百姓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说着甩开警员的手,径首走向情绪激动的人群,皮鞋踩过积水溅起水花,"老乡们!有话慢慢说!省纪委就是来听真话的!"
周正国半跪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骨节分明的手轻轻包裹住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背,掌心温度熨平了对方颤抖的纹路:"您说的每字每句,都是刻在我心上的秤砣。"
他起身时特意将党徽调整到最显眼的位置,声如洪钟穿透雨幕,"今天我把话撂在这儿——这笔账,省纪委要算得比算盘珠子还清楚!"
他目光如炬扫过全场,突然话锋一转:"不过这天色阴沉得厉害,带孩子的妇女、拄拐杖的老人们先撤。"
说着朝人群中几位白发老者颔首示意,"咱们让年轻人护送长辈回家,既显孝心,也省得家人惦记。"
当视线掠过那几个手臂慌忙藏在背后的纹身青年时,笑意突然爬上眼角,"特别是这些精神抖擞的小伙子,路上照应着点,别让老人家摔了跤。"
林建安立刻上前半步,抬手示意特警组墙。
骚动的人群如同退潮般散开,几个纹身青年混在其中,局促地躲避着审视的目光。
周正国余光紧盯着年轻人扶着老人钻进面包车,首到扬起的尘土模糊了车牌,才看向众人。
金丝眼镜后的眸光愈发凛冽,宛如出鞘的寒刃,将这一幕尽数收入眼底。
周正国摘下被雨雾蒙白的金丝眼镜,用手帕慢条斯理擦拭镜片,目光却透过镜片缝隙扫过面色僵硬的区委班子:"林同志,光明区这份'夹道欢迎'的诚意,倒是让我想起《晏子春秋》里的'悬牛首卖马肉'——"
他突然轻笑出声,将眼镜架回鼻梁,镜片折射的冷光扫过举着横幅的人群,"只是这出戏码里,究竟谁在敲边鼓,谁又是真唱角儿?"
林正国喉结微动,脸上却迅速堆起恰到好处的苦笑,伸手抹了把额角不知是雨水还是冷汗:"还请周书记明察秋毫,光明区基层治理确实存在短板。"
他刻意顿了顿,余光瞥见几个干部紧绷的肩膀,继续说道,"不过群众诉求无小事,这些年我们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头等大事,这次的‘欢迎仪式’倒像是给我们敲响警钟。"
他上前半步,语调转为恳切:"您常教导我们‘听真话、察实情’,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区里正在推进的民生工程梳理梳理,让群众也参与监督。"
说着转头向身后干部使了个眼色,"马上安排会议室,把信访台账、工程进度表都准备好,让周书记一行全面了解情况。"
马平镇党委书记李宁裹着深灰色行政夹克,领口的暗扣严严实实地系到脖颈,踏着沉稳的步伐穿过警戒线。
肩头凝结的雨珠顺着布料纹理滚落,他却浑然不觉,抬手推了推泛着雾气的眼镜,目光沉稳地迎上周正国审视的眼神:“周书记冒雨督导,正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契机。”
说着侧身让出通道,手掌虚引向会议室方向,袖口露出的腕表在阴雨中泛着冷光,“现场嘈杂,还请移步室内,我己将全镇信访台账、项目进度报告按优先级分类备齐。”
(http://94xsds.com/book/711506-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