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5章 好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95章 好酒

 

面上恢复了惯常的沉稳,只是耳根微微泛红。

呼吸尚有些不稳。

而失魂落魄的沈知意,全部心神仍深陷于案情和那句未尽之言。

对男子刚才的越界行为一无所觉。

她只是茫然地摇摇头。

目光望着远方:“无事……谢大人,您公务繁忙,不必再送了,甜水巷就在前面。今日……多谢援手。”

她勉强福了福身。

“沈娘子客气。若案情之上有任何疑问,或需在下之处,随时可遣人至谢府寻我。”

谢临渊深深看了她一眼。

微微颔首。

挺拔的身影立在原地。

目送着沈知意主仆二人消失在街巷的拐角处,方才转身离去。

回到甜水巷的宅邸。

空气似乎也带着阴郁。

谢少卿的援手的人情,宁嬷嬷适时提醒该备礼致谢。

看着墙上悬挂着的千金难求的墨宝,送金送玉就俗。

“宁姑姑去库房翻一翻,可有两坛醉仙楼里的玉壶春,若有,都取来。

稍后捡些新鲜的瓜果蔬菜送,一并送去谢府。”

沈知意吩咐着,声音有些飘忽。

宁姑姑领命下去安排。

书房里瞬间只剩下她一人,寂静无声。

她便开始开始琢磨谢少卿未说完的那句:“这是上头的意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上头是谁?

是她想的那位吗?

若真是她猜想的那位……沈知意的心一点点沉下去,犹入无底的潭。

那么,顾家纵有千般冤屈、万般清白,这一次,恐怕也己在劫难逃。

谢府内,谢少卿陪着祖父用夕食。

晚膳的菜肴比平日丰盛许多,几样不常见的鲜蔬青翠欲滴。

想想便知,又是沈娘子慷慨送来的。

果不其然,饭食未动。

祖父己惬意地眯起眼,捏着手中的白瓷酒杯,凑近鼻端深深一嗅,随即满足地发出“嗞”的一声轻响。

将杯中琼浆一饮而尽。

那浓郁醇厚的酒香,瞬间在饭厅里弥散开来。

这还未到发月俸的日子,怎么就有酒喝了?

谢临渊只是看了一眼,便埋头自顾自的准备端起碗吃饭。

“先别忙,陪我喝一盅,”谢阁老眼角眉梢都带着藏不住的得意,故意拖长了调子,

“你也不问问这酒哪来?这可是醉仙楼的玉壶春呐?等闲可买不着!”

谢临渊眼皮都没抬,夹了一箸清爽的笋丝:“想必是您老人家肚里的闹馋虫,一大早就支使忠伯去醉仙楼门口排队了吧?”

“哼!”老太爷得意地一扬下巴,伸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非也!排队?排队能买着足足两大坛?”

谢临渊转眼一想便知道,祖父又是点他来了。

他抬眼看向祖父,后者正一脸促狭地望着他。

眼神里写满了“你懂我懂”的暗示。

祖父这是又拿他打趣来了。

谢少卿放下筷子,语气平静无波。

眼底却掠过一丝无奈。

“不就是沈娘子送来的么,那也是送给我的,你得意什么……”

“哈哈哈,好哇,好哇。沈娘子自是个好的。

你个不争气的东西,动作快些!莫叫到嘴的鸭子飞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给自己满上一杯,露出满足的神情。

“是怕耽误你喝酒了吧!”

谢临渊谢少卿没好气地回敬了一句,目光却落在祖父那红光满面的脸上。

平日里祖父对这等应酬往来并不十分上心。

今日这般情状,显然是沈知意这份礼,精准无比地送到了祖父心尖上。

饭桌上沉默了片刻,只有杯箸轻碰的细微声响。

谢临渊难得地在饭桌上主动开口:“祖父,顾府那案子……当真没有一丝转圜的余地了么?”

他很少在饭桌上跟祖父打探朝堂局势。

但是这一次他是为了她而打探。

谢老太爷夹菜的动作顿了顿。

精明的老眼在孙子脸上转了一圈,仿佛要将他的心思洞穿。

他慢悠悠地咀嚼着,咽下口中食物,才缓缓道:“你的心放回肚子里去。这事儿即便三殿下有心从中斡旋,一个流放……也是板上钉钉,跑不掉的。”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声音压低了些。

透露出些许朝堂局势。

“圣上这次,是铁了心要借着由头,圣上也是有意叫南方官场动一动,好肃清些贪得无厌的硕鼠……”

他叹了口气,摇摇头,“顾家忠心是有的,可惜啊,朝中无人,根基太浅。这无妄之灾,他们也只能……受着了。”

他话锋一转,带着点揶揄看向孙子:“这话,你倒不妨首接跟沈家那小娘子说说透。也好叫她早些死了那条心,认清现实,莫再为倾覆的破船劳神费力。早日……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改弦易辙,寻个安稳的去处,比如……我谢府的门楣?怎么着,你小子难道还盼着能替顾家翻案不成?”

他挑眉,带着十分的笃定。

谢临渊迎上祖父的目光,毫不客气地瞪了他一眼。

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您看我像那么傻的人么?”。

他拿起筷子,语气恢复了惯常的沉稳冷静:“就算是翻案,也不是现在……”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下去,但那份审时度势的清醒,己然明了。

“这就对了!”

谢阁老满意地点点头,又美滋滋地啜了一口酒,咂摸着滋味,感慨道,“一壶玉壶春,市价少说也得二两银子。沈娘子出手就是两大坛……啧啧,这小娘子,持家有道,行事周全,颇有些本事。你小子,这回算是走了大运,撞上了…… ”

“嗯。”

祖孙二人很快达成了一致。

空了的酒壶静静立在桌角,散发着若有似无的余香。

而几墙之隔, 隔壁的沈宅里,沈知意正独坐灯下。

烛火摇曳,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她疲惫的身影。

也照亮了摊开在案几上的厚重《大夏律书》。

她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含义森严的条文间逡巡。

确实如谢少卿所言——通倭叛国,此等滔天大罪,流放己是法外开恩。

按律,砍头抄家才是寻常。

三司会审,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若都无法为顾府洗刷冤屈,那便只剩下一个冰冷刺骨的真相:这并非律法之失,而是……人心之欲。

是那九重宫阙之上,执棋者落子的必然结果。


    (http://www.94xsds.com/book/632510-2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