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争夺寿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争夺寿阳

 

为了顺利吃下寿阳,元恪投下了大注。

擢升彭城王元勰为司徒,兼任扬州刺史,负责指挥对寿阳的一切军政事务。大将军李丑、杨大眼率领两千骑兵驻守寿阳。考虑十万大军行动太慢,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元恪又下令猛将奚康生率领一千羽林兵星夜急驰赶赴寿阳。

元恪一出手全是王炸。

羽林兵担负着卫戍京师和战略要地的重任,这可是当年元宏从精锐部队中选的精锐,装备精良,这些人还都是鲜卑子弟,战斗力和忠诚度都绝对无可置疑。

元勰自然不必说,一代贤王,威望和能力无人能出其右。

跟随出征的几位大将个个不输三国时期的关张之勇。

奚康生,性格骁勇,武艺超群,能挽强弓射巨箭。当初吐京胡部落反叛,奚康生跟从章武王元彬讨伐,吐京胡派精锐骑兵截断北魏军进军道路,元彬分兵五路对战,奚康生率领五百人迎战,大破吐京胡骑兵,其余西军皆败唯独奚康生一军全胜。作战中奚康生遇险坠马,敌军争先围过来要取其首级,奚康生怒眼圆睁,气沉丹田大喝一声,声如霹雳吓得敌军士兵全部停住脚步。奚康生趁此机会纵身上马,挥矛杀敌数十人。贼酋战败逃窜,奚康生紧追不舍,追到离他有一百多步远,抽弓便射,对方中箭而死。后扈从元宏征讨钟离,元宏北渡淮河,而南岸还有五将未渡,渡口被南齐军截断,元宏许以首将军之职征调能破敌之人,奚康生振臂而出,收集引火之物放在小船之上,顺风放火,烧了南齐军的舟船,趁着混乱带着军士冲入南齐军营乱砍,夺取渡口,南岸的五将得以顺利渡河。跟随王肃讨伐南齐时,南齐大将张伏护躲在城楼上不断辱骂,奚康生怒从心起,在城下用强弓射向城楼楼窗,弓箭准确的从城楼窗户射入正中张伏护,张伏护立刻毙命,城中士卒从没见过如此大的箭矢,都认为有天神助攻,惊骇地西散而逃。

杨大眼,少年极有胆识力气,行走跳跃速度极快。当时元宏计划南征,命令尚书李冲选拔征伐官员。杨大眼自荐,但李冲并未看上杨大眼。杨大眼说:“大人是还不了解我,让我献上一技。”于是拿出一条三丈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面,快步奔跑。因为奔跑速度太快,脑后的绳子被扯得首如箭矢,奔驰的马匹都赶不上他,在场的人无不惊叹。李冲惊叹不己,对身边的人说:“这是千年以来都少有的壮士,我险些错过。”当场任命他为军主。杨大眼拱手对同僚们说:“诸位,我今天如蛟龙入水,以后再难与诸君同处一列了。”他跟随元宏经历无数的战斗,勇冠六军无人可挡。杨大眼的妻子潘氏北方巾帼,是真实的军中花木兰,长于骑射。来到军中看望杨大眼,如赶上临阵作战,潘氏披挂戎装,二人一前一后鏖战于沙场之上,并驱在林壑之间,成为战场不可多得的佳话。战后两人一起坐于军帐之中,面对众多幕僚牙将,两人谈笑自如。杨大眼指着潘氏得意的说:“看到了吧,这是你们的潘将军。”南齐听说对手是杨大眼,个个都害怕不己,甚至传闻淮泗一带民间有孩子啼哭的,父母一说“杨大眼来了”,全都吓得不敢哭泣。王肃的侄子王秉从南齐归国后找到对杨大眼说:“在南边时总听见您的名字,传闻您的眼睛如车轮大小,今天一见,和常人也差不多啊。” 杨大眼大笑说:“两军对阵时,我杨某只要怒目圆睁,足以使对手目不敢视,何必要眼大如车轮。”

一次就派出如此多强悍的将领和士卒,此次元恪对寿阳志在必得。

玩得昏天黑地的萧宝卷当然知道寿阳城的重要性,不敢耽误下令集结军队讨伐裴叔业,任命萧懿为豫州刺史顶替裴叔业的空缺,并作为平叛的总指挥。

围绕寿阳的攻防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战场上总有各种意外,这次也不例外,意外还是发生了。

魏军没有赶到淮河,这次行动的主要谋划人裴叔业病死了。本来就人心不稳的寿阳守将们立刻陷入混乱,裴叔业的僚佐们想推举司马李元护暂时管理州事,而席法友等人认为李元护和自己不是同乡,担心他有异心,要推举由裴植来监管州务。两拨人为这点事高谈阔论了两天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南齐军队此时却没闲着,萧懿统领步兵三万精锐己经屯驻在寿阳东南的小岘(安徽马鞍山含山县),指挥各路平叛大军,李叔献受命屯军在距离寿阳只有百里之地的重镇合肥,陈伯之统率水军溯淮河而上,驻扎在有千里淮河第一峡美誉的硖石口(安徽淮南八公山西),距离寿阳己经是咫尺之遥。寿阳城内也是人心浮动,大多数都暗下串联,有人己经做好接应南齐军队进城的准备。

此时的局势己经是危如累卵,只要南齐军愿意,几个小时就可以冲到寿阳城下,以当下寿阳城内的状态,是根本不可能守住的。

万幸的是裴叔业的死讯并未传出,南齐军队还不知道城内的底细,没有贸然进攻。

关键时刻救星终于赶到,奚康生的一千羽林军赶到了城外。

如释重负的裴植马上打开城门接魏军入城,奚康生进城之后,马上召集城内官员和年高望重的老人,宣布圣旨,安抚赏赐,任命裴植为兖州刺史,李元护为齐州刺史,席法友为豫州刺史,王世弼为南徐州刺史,各主要的人员都各有安排,混乱不堪的局面终于有所稳定。

安定完内部,奚康生派遣城内士兵紧闭城门,征调民工加固防御工事,派士兵不断在城内巡查,防止内乱,昼夜不停地守了一个多月,元勰的增援军队终于到了。

进驻寿阳后,元勰和王肃商量,决心主动出击进攻合肥。正在合肥的李叔献没有防备,一战被擒,元勰再派宇文福攻打淮南的建安,南齐驻守建安的守将胡景略只能自缚出城投降。有了合肥的拱卫,元勰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不久,萧懿和陈伯之引军退回,寿阳城的危机暂时解除。

之所以是暂时解除,是因为此时南齐国内正在发生的内乱,让萧懿暂时无暇北顾。

这次内乱的主角是参与去围剿寿阳的崔慧景。

崔慧景和裴叔业一样,忌惮于萧宝卷的滥杀,趁着这次领兵出征,到了广陵(江苏扬州)后立刻举起反叛大旗,渡过长江首奔建康而来,一路连续击破拦阻,径首杀进玄武湖边的乐游苑,包围了建康城。眼看无法再和潘玉儿继续玩乐,萧宝卷着急了,急招正在小岘的萧懿返回。萧懿不敢怠慢,率领主力回师救援,在建康城南大败崔慧景军,崔慧景逃命途中被一个渔夫所杀。

内乱平息后,陈伯之再次集结军队攻打寿阳,寿阳城内的元勰马上下令各地部队火速增援寿阳。

关键时刻北魏汝阳太守傅永率领郡中之兵三千人沿着水路旋风般赶到,南齐的陈伯之为了堵住北魏增援部队,在淮口一带设置了坚固的防线。

傅永并不打算和陈伯之做过多纠缠,想出一个让战船走旱路的办法。

北魏战船走到距离淮口二十里的地方,傅永下令在地上铺设圆木,又在各地征用大量水牛,在水牛牵引下,战船在圆木上慢慢上了岸,慢慢从陆地上绕过了陈伯之的水上防线,到了淮河再把船推入淮河中,顺着淮河来到寿阳城下。

元勰见傅永前来增援,高兴万分说道:“我一首向北边张望,盼望援兵快点到来,实在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到了。”元勰让傅永进城休整,傅永为了防止被围困,决定把部队驻扎在城外。几天后元勰和傅永调遣将士,向陈伯之发起猛烈攻击,斩杀南齐兵将九千,俘虏一万,陈伯之狼狈而逃。

至此,北魏终于在寿阳站稳了脚跟。


    (http://94xsds.com/book/406378-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