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再度交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再度交手

 

拓跋弘杀李弈立威,用这一招既警告了冯太后,又消除了可能被后宫裹挟的危险,一箭双雕。

此事彻底激怒了冯太后,她认定拓跋弘已经在向自已宣战了。

冯太后熟知历史,历史上父子反目而引发的血案比比皆是,近在眼前的例子就是十几年前刘义隆因为优柔寡断最后被儿子刘邵所杀,冯太后可不是刘义隆,她不可能重蹈刘义隆的覆辙。

她必须要让拓跋弘交出权力,换一个可以继续操控的人当皇帝,这样她才是最安全的。

最适合当皇帝的人就是只有五岁的拓跋宏。

对冯太后的心思,拓跋弘了然于心,他自然不肯屈服,几番思考他决心以退为进,可以退位,但接班人的选择一定要自已做主,选出的这个人还要让冯太后痛苦不已。

拓跋弘以自已喜好黄老之术无心繁杂的政务为理由,召集群臣商讨退位计划。

对于新皇帝人选,拓跋弘提出了让一个所有人出乎意料的候选人,自已的叔父,在朝中有很高声誉,沉稳文雅的拓跋子推。

拓跋弘的目标很明确,拓跋子推已经成年,和自已的关系十分好,在朝中有一定的根基,一旦禅位成功,只会给冯太后添堵而不会被轻易裹挟。

关键的是,拓跋子推背后是拓跋家族的势力。

拓跋弘和冯太后权力之争时,拓跋家族其他成员事不关已隔岸观火,小心思十分活络:“谁当皇帝都行,反正也轮不到自已,能保住现在的利益就行。”

每个人都这么想,每个人都保持中立,这让拓跋弘几乎毫无援手。如果拓跋子推成为皇帝,那对抗冯太后阵营的势力就会因为有拓跋家族成员的加入而迅速增强。

拓跋弘想法,对权术之法已经烂熟于胸的冯太后自然心知肚明,她绝对不会容忍出现一个对抗自已的联盟,皇位是也只能是皇孙拓跋宏的。

在冯太后的授意下,就立储一事诸大臣和拓跋弘展开了激烈地交锋。

“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对于国家而言,拓跋弘的选当然对政权的稳定十分有利,但也有个致命的漏洞,就是和父子相传的传统相违背,众大臣也牢牢抓住这一点对拓跋弘发起反击。

首先站出来的是拓跋子推的弟弟,任城王拓跋云。拓跋云对让自已的亲哥哥当皇帝强烈反对:“太平盛世,陛下君临四海,不可以放弃父子相传的传统,否则奸人会起祸心,危害国家。”

拓跋弘开局就很被动,拓跋云直接把传位之事和社稷安危结合在一起,帽子够大够重。

源贺是前朝重臣,为了此次朝议,拓跋弘特意把他从漠南召回,希望关键时刻得到源贺的支持。可源贺一张嘴,直接让拓跋弘更加孤立。

“陛下打算禅位皇叔,会乱了祖庙祭祀的顺序,请陛下三思任城王之言。”

东阳公拓跋丕上前助攻:“陛下正值盛年,为什么要因为自已的喜好而放弃皇位,这样的话国家怎么办?”

尚书陆馥则紧逼一步:“陛下要是执意传位给亲王,我宁可当庭自杀也绝不奉诏。”

几个人分工明确,从礼法、祖先、国家安危、忠臣生死几个角度,把拓跋弘团团围住,只要拓跋弘动了传位拓跋子推的想法,就是逆天而动的昏聩之君。

很难说这几位事前没通过气,把拓跋弘堵得毫无退路。

而大臣们众口一词反对的最真实的想法,无非是忧虑一旦换上颇有根基的拓跋子推,朝中势必会面临新的一轮洗牌,利益蛋糕要被重新划分,到时谁也不知道自已的位置是否还能保住。如果幼年的拓跋宏继位,拓跋宏的身后只能是冯太后,围绕在冯太后身边的群体已经固化,不会对这些现有的既得利益者再做调整。

利益已经固化,谁也不敢也不愿意打破这种利益均衡。

利益,无论圣人还是俗人,都为之孜孜不倦的追击,不择手段,不惜代价。

什么礼法,什么祖宗规制,不过都是借口而已,用时拿过来做装裱,不用时扔在一边无人理睬。

拓跋弘对儿子拓跋宏只有五岁,无法独立履行皇权感到十分担忧。

已经八十多岁的高允,当然明白拓跋弘的顾虑,也明白诸大臣的心思,他要寻求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来结束这次争论。

“陛下不负祖先,追念当年周公辅助幼主成王的故事。”

这一句话,同时解决两边的顾虑。

请皇上您按照祖制传位太子,解决诸位大臣的担忧。

皇上您挑选辅助大臣,这些辅助大臣发誓如同当年的周公那样全力辅助太子,绝无二心,解决皇上您的担忧。

两边各得其所,相互成就。

能解决问题的人,一定是要站在各方角度,提出折中方案。

拓跋弘不再反对,当庭任命陆馥为太保,和源贺一起把皇帝玉玺交给拓跋宏,自已则成为太上皇。

这一年距李弈被杀不到一年,而成为太上皇的拓跋弘也刚刚18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这样,北魏政坛上出现了三个十分年轻的统治者,坐在皇位上的是5岁的拓跋宏,太上皇是18岁的拓跋弘,还有在幕后30岁的冯太后。

这是母子之间的第二次交锋,躲在幕后操控的冯太后达成目的。

冯太后全过程一言不发,授意身边的人阻击拓跋弘,其根基之深令人侧目。反观拓跋弘,从始至终几乎是孤军奋战,这注定了拓跋弘今后的悲剧。


    (http://94xsds.com/book/406378-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