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嗣命令长孙嵩总督军事,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屯军黄河北岸。又派遣大将于栗在岸边构筑堡垒,防备晋军的侵扰。对尉建这个胆小鬼,没必要再留着,直接杀掉扔进了黄河。
长孙嵩安排几千名骑兵,沿着黄河随着刘裕的大军一直向西,随时监视晋军动向。
长孙嵩命令手下士兵,对只要登上北岸的晋军士卒不问原因一律诛杀,北魏士兵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项命令。很多因风大浪急,随着战船漂流到北岸的晋军都遭到杀戮。
这种战术效果十分明显,晋军全部小心翼翼,只要风大的时候谁也不敢行动,河对面就是阎王殿,去那边做冤死鬼不值得,这种心理严重迟滞了刘裕的行军速度。
对此,刘裕很生气,他要教训下对岸的魏军,知道自已有几斤几两。
四月的一天,风平浪静,在北岸做例行巡视的魏军发现,晋军登岸了。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登岸的不仅仅是几百晋军士卒,还有百余辆高大的战车。
这些士卒推着战车来距离河岸一百多步的地方,把战车停稳,用铁链把所有战车连接在一起,战车和战车之间没留下一点缝隙,形成一条由战车组成的大链,战车链东西两端分别贴近在黄河河道,战车链中间向北凸出,整个阵型形如弯月。
久经战阵的北魏军士,马上反应过来,晋军这是在布阵,意图和魏军一战,于是一边飞马向长孙嵩报告,一边继续监视。
这边,晋军继续布阵,只见在阵中竖起了一面白色羽旗,见到羽旗,晋将朱超石随即率领二千人携带大弩百张,各类防箭木板从船上下来进入战阵,以二十人为一组登上战车,在车前放置好防箭木板,一条完整的防御工事瞬间成型。
船上的晋军也没闲着,在船上和阵内之间不断穿梭,搬运箭矢、铁锤、长矛等作战物资,一切行动都有条不紊,训练有素。
黄河上的晋军战船,全部停靠在河面上,不断向阵内提供各种作战物资,在战船的船舷边、船楼上,都站着持强弓硬弩的士兵,随时准备以实际行动支援岸上的同袍兄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船楼上,刘裕静静地注视着自已的士卒,注视着新设计的阵型——却月阵。
这是却月阵第一次亮相,实战效果从来没有被检验过。
战场经验极其丰富的刘裕,十分清楚自已的士兵根本无法和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魏军骑兵对冲。要想取得胜利,依靠防御型的战阵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于是他和他的智囊团依靠晋国水军和精良的战斗装备,设计出却月阵和作战思路,今天就要在这些倒霉的魏军身上试试效果。
作为设计者,刘裕也十分清楚却月阵的弱点和局限,就看仓促上阵的魏军能不能马上找到破阵之法。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孰胜孰负,就看战场的应变能力。
此时,长孙嵩也带领着三万骑兵赶到战场。看着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阵型,长孙嵩并不太担心,他身后的这些战士,都是北魏百战勇士,曾经大败了后燕、后秦的骑兵,对面这些不到三千连骑兵都没有的南方士兵,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长孙嵩都没有理由担心晋军。
自古以来,能打败骑兵的,只有骑兵,步兵还从来没有击败骑兵的先例。
为了对付匈奴,汉武帝举全国之力建设骑兵,在天才将领卫青霍去病的带领下才把匈奴打得一败涂地。
东汉末年,各路割据军阀,压箱底的主力都是各类型骑兵,曹操虎豹骑、公孙瓒白马义从、吕布陷阵营,靠着这些精锐骑兵,在乱世中占据了自已一席之地。
南北朝时期开始广泛使用的马镫,成了骑兵的又一次革命。没有马镫时,骑手要用双腿紧紧夹着马肚子,还要用一只手紧紧抓住骑具,防止从高速奔跑的马背上摔下来,手里一般都是单手持握的武器,对骑手的骑马技巧要求很高,作战方式也相对简单。
有了马镫后,骑手们的双脚在马上有了支撑点,解放出来的双手可以装备更长更重的武器。对于步兵而言,和这样的骑兵对抗,毫无悬念是自寻死路。对付这样的骑兵,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城墙后面,毕竟骑兵战马是飞不过城墙的,而到了平原平地,骑兵就是步兵的噩梦。
带着这样的自信,长嵩决定狠狠教训面前这些不知好歹的晋军,于是下令魏军开始进攻。
训练有素的北魏骑兵从正面和两个侧翼同时向晋军军阵发起冲击。
晋军貌似只是在做象征性的防御,射出的一些箭矢都绵软无力,对进攻中的魏军根本没什么威胁。
魏军越来越自信,不再有一开始的小心谨慎,随着马速的加快,离晋军的军阵越来越近,寒光闪闪的马槊直指前方。
马槊,真是个战场击杀对手的好武器,马槊由槊锋和槊杆组成,半米长的槊锋有破甲棱,可以轻易刺穿各种防护甲,槊杆用的是韧性极强的白蜡木,槊锋刺入敌人的身体后,白蜡木的槊杆会弯曲但不会折断,在战马快速奔跑时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下,弯曲到一定程度的槊杆会把被槊锋穿透的敌人直接弹出去。这种杀人方式强烈刺激着草原男人骨子里那种原始的嗜血的欲望。
北魏骑兵呐喊着,渴望着冲开敌阵后那一场畅快淋漓的杀戮。
随着离战阵越来越近,从晋军军阵里射出的箭矢威力增强,冲锋中的魏军不断有人中箭落马,或被直接射死,或被摔死,或者被后面跟上的战马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远处指挥的长孙嵩不为所动,久经战阵的他十分清楚,凭借着高速奔跑的战马,魏军很快就能冲过晋军的箭雨。
弓箭这东西,是远程杀伤武器,只有冲到离敌军越近的地方才越安全,在近距离,弓箭的效力就会减弱,那里就是北魏骑兵肆意杀掠的战场。
正如同长孙嵩所料,凭借速度和人数优势,越来越多的魏军骑兵冲出了晋军的箭雨,已经无限接近晋军的战车阵。
下面就等着第一批魏军用战马冲开战车,只要能突入晋军军阵,到了那时,在铁骑面前,晋军步兵只能束手待毙。
冲到晋军军阵前的魏军,并没能如预期的那样冲开晋军的战车,在如此猛烈地撞击下,晋军的战车纹丝不动,而魏军骑兵却纷纷摔倒在阵前,人喊马嘶,混乱不堪。后面高速跟进的骑兵来不及止步,连人带马和之前倒下的人和马撞在一起,造成更大的混乱。从马上摔下来魏军,瞬间失去了骑兵的优势,和普通步兵毫无区别。
而站在战车上的晋军,轻蔑地俯视着脚下的猎物,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车下的魏军以长矛捅杀,远点的就用弓箭瞄准狙杀,对后面仍在源源不断赶到的骑兵,晋军干脆用强弩发射被截短的长矛,长矛带着巨大的惯性一次能洞穿3、4个魏军。魏军死伤累累,而对阵内晋军的杀伤效果却十分有限,战斗已经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暴露在晋军攻击范围内的魏军,已经完全陷入劣势。
这一切都出乎长孙嵩意料,他实在想不清楚为什么魏军骑兵不能冲开晋军的战车军阵。
这一切都在刘裕意料之中,料敌在先,这是一个军事统帅的素质。
(http://94xsds.com/book/406378-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