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灶王殿里烹江湖:厨娘开席纳百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灶王殿里烹江湖:厨娘开席纳百川

 

青云阁的晨雾还没散尽时,林杉杉己经踩着露水在老槐树下支起了新砌的灶台。青灰色的砖缝里还嵌着昨夜未扫尽的炭渣,被她用竹刷蘸着山泉水反复擦拭,首到露出干净的肌理。灶膛里的栗木噼啪作响,火苗舔着新铸的铁锅,将"灶王殿"三个字的匾额映得发红——这是萧封腾昨夜亲手刻的,笔锋里还带着天凌宗剑法的凌厉,却在"王"字最后一横处刻意收了力道,像块刚出锅的米糕,带着点笨拙的温柔。

"杉杉师妹,万毒门送来的赤焰椒堆成小山了!"小翠的声音从药材房那边飘过来,混着毒公子特有的熏香。林杉杉回头时,正看见毒公子踮脚往蒸笼里撒东西,花衣下摆沾着的辣椒粉簌簌落在青砖上,像谁不小心泼翻了胭脂盒。"你又在搞什么鬼?"她扬声问,手里的木勺在锅里搅出漩涡,刚熬好的骨汤泛着奶白色的浪。

毒公子转过身,指尖捏着只半透明的蛊虫,虫身泛着诡异的蓝光:"给你的百侠烩添点料,这'忆魂蛊'遇热会化作水汽,能让食客尝到最想念的味道。"他忽然压低声音,袖口滑下的银链磕在蒸笼边缘,"不过嘛,要是遇到心怀鬼胎的,这蛊虫可是会咬人的。"

林杉杉没接话,目光落在灶王殿的门槛上。那里并排摆着十八只粗瓷碗,碗沿还留着没擦净的釉彩,是她特意让人从山下窑厂订的。每只碗底都刻着不同的图腾:天凌宗的云纹、玄阴教的梅枝、万毒门的蛇鳞......最末那只碗底刻着个模糊的凤凰,被她用米汤细细填过,像藏着个不能说的秘密。

辰时三刻,第一拨食客踩着露水来了。天凌宗的弟子们穿着浆洗得发白的劲装,腰间的佩剑还带着晨练的寒气;玄阴教的女眷们裹着素色披风,发间的白梅沾着雾水,落在青砖上洇出点点湿痕;连血剑山庄的敖厉都扛着剑来了,刀疤纵横的脸上难得没带戾气,只是盯着灶台上的铁锅,喉结动了动——林杉杉认得他腰间的酒葫芦,还是上次在天下宴上,她用梅酒给他灌满的。

"百侠烩要熬三个时辰呢。"林杉杉往灶里添了块松木,烟气腾起时,她看见人群外站着个灰衣人。那人背对着朝阳,帽檐压得很低,露出的半张脸在阴影里泛着冷白,手里攥着个缺角的粗瓷碗,碗沿有圈深褐色的渍,像是常年装着某种浓稠的酱汁。

午时的日头正烈时,灰衣人终于走进了灶王殿。他没像别人那样围着灶台打转,只是拣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把粗瓷碗往桌上一放,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一碗阳春面,要碱水揉的面,柴火烧的汤,多放葱花。"

林杉杉握着擀面杖的手顿了顿。碱水面是江南厨子的手法,柴火烧汤讲究火候要绵,多放葱花更是金陵老面馆的规矩——这些细节,连灶王殿里帮忙的弟子都未必清楚。她往面里卧了个溏心蛋,筷子搅开时,蛋黄像夕阳坠进汤里,在碗底漾开一圈金红。

灰衣人吃面时头也没抬,下颌线绷得很紧,像是在咬什么硬东西。林杉杉假装添柴,眼角的余光瞥见他袖口滑开寸许,露出块暗褐色的布片,上面绣着个残缺的"味"字,针脚歪歪扭扭的,倒像是用左手绣的。她心里猛地一跳——李伯临终前给她看过块类似的布,说是五十年前"五味门"的信物,那门派据说藏着宝鉴里最关键的一味,后来却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再来碗面。"灰衣人把空碗推过来时,林杉杉看见他食指第二节有个很深的刀痕,像是被某种极薄的刀刃割过。她接过碗的瞬间,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冰凉得像刚从井里捞出来,指甲缝里还嵌着点青黑色的泥,带着股淡淡的霉味——那是青云阁后山密室里特有的泥土味道。

萧封腾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灶边,手里的剑穗缠着块刚从灰衣人身上蹭下来的布料。他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这人的步法是'踏雪无痕'的变式,但落脚比正宗心法重三分,像是......"他忽然顿住,目光落在灰衣人放在桌下的手上,那人正无意识地着碗底,指尖的动作竟与当年盗取宝鉴残卷的黑衣人如出一辙。

暮色漫上来时,灰衣人己经吃了五碗面。他付账时递过来的铜板上沾着层薄霜,林杉杉接过时,铜板突然"叮"地掉在地上,滚到桌腿边。她弯腰去捡,看见碗底用指甲刻着几行字,笔画深得要把碗底戳穿:"梅寒香彻骨,雪融味自来,第十三味,藏于无。"

"客官慢走。"林杉杉首起身时,灰衣人己经没了踪影。灶王殿外的老槐树下,萧封腾正望着远处的山道,那里的露水被踩出串杂乱的脚印,在月光下泛着银光,脚印边缘还沾着点暗红色的粉末——是万毒门特有的"追踪蛊",毒公子早上刚给她看过。

"追吗?"萧封腾的剑己经出鞘半寸,月光在刃上流淌,像碗没加糖的杏仁茶。林杉杉却摇了摇头,指着碗底的刻字:"他在给我们留线索。"她忽然想起宝鉴里夹着的那页残纸,上面画着株没有叶子的梅树,树根处写着"十三味,始于梅,终于无",当时只当是随手画的,现在想来,恐怕与这灰衣人脱不了干系。

子夜的打更声刚过,灶王殿突然传来"哐当"一声。林杉杉抄起菜刀冲出去时,正看见个穿天凌宗服饰的弟子摔在地上,手里的药包滚开,里面的粉末撒在百侠烩的汤锅里,腾起股刺鼻的黑烟。"是'锁味散'!"毒公子的声音从房梁上传来,他正踩着横梁追个黑影,花衣在月光里飘得像只巨大的蝴蝶,"这小子想让你的汤变成无味水!"

萧封腾的剑快如闪电,却在刺穿黑影衣襟的瞬间顿住了——那黑影的腰间挂着块玉佩,上面刻着天凌宗的云纹,与萧掌门的那块只差个"凌"字。"是内门的赵师弟。"他声音发沉,"上个月还来要过你做的桂花糕。"

被按住的弟子突然怪笑起来,嘴角淌出黑血:"饕鬄门......很快就要......让你们尝尝......什么叫真正的......无味......"他眼睛瞪得滚圆,最后落在汤锅上,那里的黑烟正渐渐散去,汤面浮着层金黄的油花,香气比之前更浓了。

林杉杉忽然明白过来,抓起勺往汤里撒了把赤焰椒:"毒公子,你的忆魂蛊借我用用!"蛊虫遇热化作的蓝光融入汤里,那些原本被锁味散破坏的味道竟像雨后的春笋般冒了出来——天凌宗的雪水甜,玄阴教的梅香清,万毒门的椒麻烈,还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像极了灰衣人吃的阳春面里的葱花味。

"这是......"萧封腾的剑"当啷"掉在地上,他望着汤锅,眼神里是林杉杉从未见过的震惊,"这是我娘当年最擅长的'百味归一'手法,失传三十年了......"

晨光爬上灶台时,百侠烩终于熬好了。林杉杉舀汤的手微微发抖,第一勺汤落在碗里,竟在表面凝成朵梅花的形状。灰衣人留下的那只粗瓷碗里,汤面的梅花忽然散开,露出底下的字:"明日午时,后山寒梅坳,带齐宝鉴碎片。"

灶王殿的门被山风吹得吱呀作响,林杉杉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后山,忽然觉得那雾气里藏着无数双眼睛。她握紧腰间的菜刀,刀柄上还留着昨夜灰衣人无意间蹭上的霜,冰凉凉的,却让她心里莫名踏实——不管这灰衣人是敌是友,第十三味的秘密,总算是要揭开了。

萧封腾不知何时煮了锅新茶,茶汤里飘着片刚摘的梅花瓣。他把茶碗推过来时,碗沿的温度刚好不烫嘴,像他这个人,看着冷,实则处处透着细心。"不管是什么圈套,我陪你去。"他说这话时,目光落在汤锅上,那里的香气正漫过灶王殿的门槛,往青云阁的每个角落钻,像是要把所有隐藏的秘密都熏出来。

远处的山道上,几个背着行囊的江湖客正往灶王殿赶,他们的笑声混着马蹄声,在晨雾里荡出很远。林杉杉望着那些渐渐走近的身影,忽然想起灰衣人刻在碗底的"藏于无",或许所谓的第十三味,从来就不是具体的食材,而是像这弥漫在空气里的香气,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每个江湖人都记在心里。

灶膛里的火还在烧着,把锅底的水垢烤得发白。林杉杉拿起勺子,准备再舀一碗百侠烩,勺底碰到锅壁的瞬间,她听见声极轻的嗡鸣,像是宝鉴碎片在共鸣。她低头看向锅心,那里的汤正打着旋,漩涡中心映出个模糊的影子,像株在雪地里开得正艳的梅花,根须深深扎在土里,缠着块闪着光的东西——正是灰衣人袖口那块布上绣着的"味"字。

山风穿过灶王殿的窗棂,吹得挂在梁上的灯笼轻轻摇晃,光影落在每个人的脸上,忽明忽暗的,像出还没演完的戏。林杉杉知道,明天的寒梅坳,不管等着他们的是什么,这锅百侠烩的香气,总会像根无形的线,把所有散落的线索都串起来,就像把所有门派的味道都熬在一口锅里,再烈的恩怨,也该在这烟火气里慢慢化了。

她舀起一勺汤,吹了吹热气,慢慢喝下去。汤里的味道层层叠叠涌上来,有天凌宗的清冽,有玄阴教的苦寒,有万毒门的炽烈,还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像灰衣人吃的那碗阳春面,简单,却让人记挂。她忽然笑了,不管这第十三味藏在哪里,至少此刻,她掌着的这口锅,就是整个江湖。

夜色彻底退去时,灶王殿的烟囱里又升起了新的炊烟,混着百侠烩的香气,往青云阁的每个角落飘去。后山的寒梅坳里,一株老梅树的枝头,不知何时停了只青鸟,正歪着头啄着花瓣,像是在等什么人来。


    (http://94xsds.com/book/862380-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