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破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破茧

 

毕业典礼结束后不久,林晚晴收到了几家顶尖科技公司的offer,薪资优厚,发展前景广阔。但她并没有立刻接受任何一份工作。

“你为什么不考虑进大公司?”张思雨问她,“你现在可是香饽饽。”

林晚晴站在宿舍阳台上,望着远处的落日:“我不想只是去写代码。我想做点不一样的事。”

她想做的,是让AI真正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成为控制人的工具。

于是,她决定创业。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开发一款面向中小企业的智能决策系统,帮助他们在数据驱动的环境中做出更透明、更合理的判断。这个想法源于她在大学期间参与的那个政府应急辅助系统项目。

“如果AI能帮人做出更好的决策,那它就不该只属于巨头。”她说。

她找到了曾经实验室里的搭档周明宇,以及一位擅长产品设计的学长赵远航,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业。

他们给公司起名叫“星核科技”,寓意“核心中的光”。

创业初期,他们租了一个不到三十平米的办公室,里面只有几张二手桌椅和一台老旧的服务器。他们白天跑客户、晚上写代码,周末还要去各种创业沙龙拉投资。

“你们的产品定位是什么?”投资人问他们。

“我们想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工智能平台。”林晚晴回答。

对方笑了笑:“听起来很理想主义。”

确实,那时候的市场更看重的是效率、利润、用户增长,而非“温度”或者“”。他们的理念太超前,也缺乏实际案例支撑。

融资一次次失败,团队成员也开始动摇。

“也许我们应该先做一个能赚钱的产品。”赵远航说,“至少活下去。”

林晚晴沉默了很久,最后摇了摇头:“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放弃了初衷,那这家公司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那次争论之后,赵远航选择了退出。

只剩下林晚晴和周明宇两个人,还有那个尚未完成的梦想。

就在他们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机会来了。

一家中小型医疗保险公司找到他们,希望开发一套基于AI的风险评估模型,用于优化理赔流程。

“我们需要一个不会歧视高风险人群的系统。”负责人说,“现在的很多AI模型,都会因为历史数据偏见而自动排除某些群体。”

林晚晴听后眼前一亮:“这正是我们想做的。”

她带领周明宇连续加班一个月,重新设计了算法结构,加入了公平性约束机制,并在模型中嵌入了可解释模块,使得每一条评估结果都能被追溯和验证。

当系统上线后,客户反馈出奇的好。

“你们真的做到了。”负责人激动地说,“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避免了很多人为偏见造成的误判。”

这是“星核科技”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获得认可。

虽然这笔订单金额不大,但它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信心。

随着业务逐渐稳定,林晚晴开始扩大团队,招聘了几位新员工,其中包括一个叫陈子墨的年轻工程师。

他聪明、热情,很快就在团队中崭露头角。林晚晴对他寄予厚望,甚至将部分核心技术交由他负责。

但没想到,几个月后,林晚晴发现公司的一项关键专利被泄露给了竞争对手。经过调查,证据指向了陈子墨。

面对质问,他低着头,声音颤抖:“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我害怕一首待在你身边,永远只是一个执行者。”

林晚晴看着他,眼神复杂。

“你可以离开。”她平静地说,“但不要带走我们的信念。”

那天晚上,林晚晴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空荡荡的工位,第一次感到疲惫不堪。

但她没有倒下。

她知道,创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场永不失败的游戏。它是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与站起,是不断试错后的领悟。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晚晴受邀参加一场关于“AI与社会责任”的国际研讨会。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来自欧洲的研究员艾琳娜。

“你们的理念很有意思。”艾琳娜听完她的介绍后说,“我们在研究一种‘自监督学习’模型,或许我们可以合作。”

这次交流,让林晚晴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她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孤单,而是正在成为全球科技界越来越重视的方向。

回到国内后,她决定调整公司战略,不再局限于商业应用,而是转向更具前瞻性的AI研究,并申请加入联合国下属的一个科技观察组织。

这一举动,让她获得了更多国际资源和关注,也让“星核科技”逐渐从一个小公司,变成了行业内的一股清流。

几年后,林晚晴站在“星核科技”总部的大厅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团队成员,心中充满感慨。

他们己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靠几台电脑撑起来的小作坊,而是一个拥有数十名研究员、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的创新企业。

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坚持着最初的理念:技术应该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操控人类。

有一次,媒体采访她:“你觉得创业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她想了想,说:“不是缺钱,也不是缺人才,而是坚持初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保持清醒比什么都难。”

记者又问:“那你后悔吗?”

她笑了:“从未后悔。”

就在这一时期,林晚晴开始接触到一些特殊领域的项目——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危机预警、社会行为预测等。这些项目让她意识到,AI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企业,更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

她开始筹建一个新的组织架构,一个能够整合多方力量、推动科技向善发展的机构。

这个构想,后来发展成了“凤凰联盟”的雏形。

而她本人,也从一名年轻的创业者,成长为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思想者。


    (http://94xsds.com/book/858303-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