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象牙塔里的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象牙塔里的风

 

九月的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清澜科大的主干道上,林晚晴拖着行李箱走进校门时,内心既兴奋又紧张。

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尽管早己习惯了独立,但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她还是感到了一丝不安。

“同学,需要帮忙吗?”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主动走过来,笑容灿烂,“我是张思雨,物理系的。”

林晚晴点点头:“谢谢,我叫林晚晴,计算机系的。”

两人就这样认识了,后来她们成了室友,也是大学西年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宿舍不大,西人间,上下铺。林晚晴住上铺,喜欢安静的她很快就在床头挂了一块小帘子,把属于自己的空间围起来。她不像其他新生那样热衷社团活动,而是更倾向于泡图书馆、自学编程。

“你太严肃了。”张思雨常常打趣她,“大学不是只有书本的,还有朋友、还有恋爱呢。”

林晚晴只是笑笑,没有回应。

她知道,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走得更远。

虽然林晚晴在入学考试中成绩优异,但在实际课程中,她发现竞争远比想象中激烈。

“这节课讲的是分布式系统优化。”老师翻开PPT,“你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己经接触过,但请记住,真正的工程能力不是写几行代码就能体现的。”

林晚晴认真记笔记,课后还反复复习。她明白,自己来自小城,基础并不如许多大城市来的学生扎实。但她也有自己的优势——专注、自律、逻辑思维强。

一次项目作业,老师布置了一个关于图像识别的小型算法实现任务。很多同学选择用现成的库快速完成,而林晚晴却决定从零开始构建模型。

“你疯了吗?”张思雨劝她,“这样至少要多花两倍的时间。”

“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林晚晴淡淡地说。

结果,她的程序虽然运行慢一些,但结构清晰、注释完整,甚至被老师选为展示案例。

“林晚晴同学的作品展现了极强的自主思考能力。”老师当众表扬她时,她只是低头笑了笑。

但从那天起,班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个低调却实力惊人的女孩。

除了学习,林晚晴也在大学里收获了珍贵的友情。

除了张思雨,她还结识了来自电子工程系的周明宇。他是个典型的理工男,话不多,但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的热情。

“你知道量子计算现在的发展趋势吗?”某次聚餐时,周明宇突然问她。

林晚晴愣了一下,随即答道:“IBM和Google都在做实验性芯片,但稳定性还是个问题。你觉得未来十年内会有突破吗?”

两人顿时聊得火热,话题从量子比特到神经网络,再到AI……张思雨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只能无奈地摇头。

“你们两个真是怪胎。”她说。

但他们之间的默契越来越深。三人经常一起自习、一起参加比赛,偶尔也会去夜市吃小吃、看露天电影。

那是林晚晴记忆中最轻松的一段时光。

大三那年,林晚晴经历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初恋。

对象是同年级的顾辰,一位来自上海的优秀学生,担任学生会技术部负责人,同时也是机器人竞赛队的核心成员。

他们是在一次跨学科联合项目中认识的。当时林晚晴负责算法部分,而顾辰则主导硬件设计。

“你的模型参数调得太保守了。”顾辰指着电脑屏幕说,“如果我们能提高反馈频率,整体响应速度会快20%。”

林晚晴微微皱眉:“但那样会导致系统不稳定。”

“我们可以加一层缓冲机制。”顾辰说着,己经在草稿纸上画出了新方案。

林晚晴看着他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人有点不一样。

他们的合作很顺利,项目最终获得了全国二等奖。颁奖典礼上,顾辰特意把林晚晴拉到台上合影。

“这是我团团队的‘大脑’。”他说。

那一刻,林晚晴的心跳漏了一拍。

之后,他们一起去了几次实验室,讨论项目后续改进。有时深夜还在视频通话中调试代码。

有一次,顾辰送她回宿舍,站在路灯下轻声说:“林晚晴,你真的很特别。”

她低着头,没敢看他:“谢谢你。”

后来,顾辰收到了国外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临行前,他来向林晚晴告别。

“你要不要考虑出国?”他问。

林晚晴摇了摇头:“我还有未完成的事。”

顾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拥抱了她。

“保重。”

那一夜,林晚晴坐在天台,望着星空,第一次感受到离别的重量。

但她没有哭。她只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

大西那年,林晚晴加入了学校的AI研究实验室,师从著名的陈泽教授。他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主张技术发展必须以人类福祉为核心。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开发的每一个系统,都可能影响千千万万人的生活?”陈教授在第一次见面时问她。

林晚晴点头:“所以我希望它们是安全的、可控的。”

这句话让陈教授对她刮目相看。

在实验室里,林晚晴参与了一个名为“智能决策辅助系统”的项目,旨在帮助政府机构在突发事件中做出最优判断。

她负责核心算法模块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动态权重调整机制,使系统在复杂环境下更具适应性。

项目完成后,论文被国际期刊收录,林晚晴作为第二作者署名。

这是她人生中第一篇学术论文,也是她正式踏入科研领域的第一步。

毕业典礼那天,林晚晴穿着学士服站在礼堂中央,望着台下的父母、朋友和导师,心中百感交集。

她不再是那个躲在图书馆角落的小女孩,也不是曾经那个只懂得埋头苦干的程序员。

她己经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信念、有能力改变世界的人。

晚上,她独自一人来到学校的老图书馆前,那里有一棵她小时候在书中看到过的“知识树”雕塑。

她轻轻抚摸着树干,低声说道:“谢谢你,让我找到了方向。”

远处传来悠扬的吉他声,她回头望去,看见张思雨和周明宇正坐在台阶上,朝她挥手。

“快来,我们要唱毕业歌啦!”

林晚晴笑了,跑过去坐下,加入他们的歌声


    (http://94xsds.com/book/858303-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