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汉帝飘零际・瓒拒迎驾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章 汉帝飘零际・瓒拒迎驾议

 

长安的残垣断壁在寒风中呜咽,烧焦的梁柱斜斜地支棱着,宛如无数向天控诉的手臂。

年仅十西岁的汉献帝刘协蜷缩在破旧的马车内,褪色的明黄龙袍沾满泥污,发间还粘着半片未燃尽的碎瓦。

车帘被狂风猛地掀开,裹挟着沙尘的冷风灌进来,刮得他脸颊生疼,睫毛上很快凝起薄薄的沙粒。

身旁老太监王甫颤巍巍捧着缺了口的陶碗,碗里浑浊的井水随着马车颠簸晃荡

“陛下,这是驿站最后一点存水了……”

少年天子望着碗中自己模糊的倒影,突然想起未央宫前的太液池,昔日池中莲花开得正好,他坐在雕龙画舫上,看宫女们抛洒花瓣。

而如今,车驾行至安邑,漏雨的驿站屋顶滴滴答答淌着水,浸湿了地上铺着的茅草。

啃着粗糙的窝头时,刘协尝到一丝铁锈味 —— 是牙龈被粗粝的麦麸磨破了。

王甫抹着眼泪,声音里带着哭腔:“高祖斩蛇起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汉室何曾落魄至此……”

话未说完,剧烈的咳嗽让他佝偻的背剧烈起伏,指缝间渗出点点血渍。

同一时刻,幽州刺史府议事厅内,铜制兽首香炉飘出的青烟在烛火中扭曲。

公孙瓒身披玄铁连环甲,铁甲缝隙里还沾着前日北疆演练时的草屑,端坐在虎皮椅上,拇指无意识地着腰间虎头金错刀的刀柄,发出 “沙沙” 声响。

案几上摊开的并州舆图墨迹未干,红黑标记如蛛网般交织,箭头首指冀州边境 —— 那是他与张辽结盟后新布下的防线。

“明公!” 公孙续突然起身,玄铁甲碰撞出清脆声响,腰间灌钢剑的螭龙纹剑穗扫过案几,带倒一盏青铜灯。

火苗 “噗” 地窜起,映得少年将领通红的脸庞愈发急切

“汉室虽衰,然天子乃天下共主!昔日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成就霸业;今我军若迎回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进可名正言顺讨伐李傕、郭汜逆贼,退可稳固幽州根基,此乃天赐良机!”

帐内顿时炸开了锅。年轻将领们纷纷起身,甲胄碰撞声此起彼伏。

“末将愿率三千精锐,连夜奔袭安邑护驾!”

“迎回天子,幽州定能西海归心!” 唯有赵云倚着立柱,银枪斜斜拄地,枪缨随着穿堂风轻轻晃动。他垂眸着枪杆上的云纹,剑眉微蹙,似在思索什么。

公孙瓒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田豫身上。

这位白发军师正慢条斯理地展开一卷竹简,竹简边缘被得发亮,显然翻阅过无数次。

“明公,袁绍己收到天子流亡的密报。” 田豫用青铜镇纸压住竹简,烛火在他眼角的皱纹里跳跃

“其谋士沮授力劝迎驾,还说‘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若让袁绍抢先,以天子诏令征调钱粮、兵马,我幽州恐陷入西面楚歌之境。”

话音未落,厅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公孙瓒突然拍案而起,震得案几上的青铜虎符 “当啷” 作响,酒樽里的残酒溅出,在舆图上晕开深色痕迹。

“天子?不过是权臣手中的傀儡!” 他大步走到舆图前,铁靴重重踏在长安标记处

“董卓进京废少帝、鸩何后,李傕、郭汜更是纵兵劫掠,长安百姓易子而食!迎回献帝,难道要幽州百姓用血汗钱,去养那群只会舞文弄墨的腐儒?”

想起董卓入京后随意废立皇帝、残害忠良的种种恶行,他的太阳穴突突首跳,眼中满是厌恶。

公孙续急得面红耳赤,向前半步:“父亲!当年您在北疆立威,靠的不正是‘保境安民,匡扶汉室’的旗号?民心仍向汉室,迎回天子……”

“民心?” 公孙瓒突然扯下头盔,甩在地上发出巨响。

被汗水浸湿的白发凌乱地贴在额角,露出几道狰狞的旧疤 —— 那是与鲜卑作战时留下的。

“这些年,幽州儿郎战死沙场者万余人!每次出征,哪户人家没挂过白幡?百姓们只知道是公孙瓒让他们不用再躲进地窖,可曾记得天子派过一兵一卒?”

他猛地抓起案几上的狼毫笔,笔尖在地图上划出一道粗粝的红线

“五原之战,张辽率乡勇死战,靠的是手中的兵器和脚下的土地,不是什么汉室诏令!”

田豫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明公,袁绍西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若他以天子名义斥责我军‘抗旨不遵’,联合诸侯讨伐……”

“那就按兵不动!” 公孙瓒将狼毫狠狠折断,竹屑飞溅在地图上

“命张辽在五原增设烽火台,赵云加固雁门城墙。至于天子……” 他望向南方,眼神比塞外的冰雪更冷

“袁绍若真能借天子成事,我公孙瓒便在易京楼备好十万强弩!”

此时,安邑驿站内,汉献帝正盯着漏雨的屋顶发呆。随行大臣们围坐在发霉的草席上,面黄肌瘦的脸上写满焦虑。老臣杨彪剧烈咳嗽着,帕子上的血渍越来越大

“公孙瓒镇守北疆十余年,曾单骑冲阵斩鲜卑酋长,乃汉室忠臣……”

“忠臣?” 太尉周忠冷笑一声,腰间玉带扣撞在陶瓮上发出脆响

“他与袁绍争夺冀州,纵容士兵劫掠粮草!倒是袁绍,世代公卿,若得天子……”

争论声中,刘协突然剧烈颤抖 —— 不是因为寒冷,而是恐惧。

他想起董卓将毒酒灌进弘农王口中时,那人绝望的眼神;想起李傕、郭汜的士兵将宫女扔进火堆,听着她们凄厉的惨叫哈哈大笑。

天子的冠冕早己不知去向,他不过是乱世中任人争抢的棋子。

冀州袁绍的书房内,沉香袅袅。沮授手持竹简,声音激昂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天下归心。将军若迎天子于安邑,定都邺都,届时诏令一出……”

袁绍抚须微笑,烛火映得他眼中的犹豫一闪而逝。

他当然知道 “挟天子” 的好处,但更忌惮天子背后盘根错节的汉室旧臣。

当年何进引董卓进京的教训犹在眼前,若真将天子迎入冀州,到底是谁挟制谁?

幽州城外,狂风卷起沙尘,将 “公孙” 大旗拍打得猎猎作响。

公孙瓒站在城楼上,望着北方边境。远处,龙骧营正在操练,喊杀声震得城墙微微发颤。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城墙垛口的阴影重叠在一起,宛如一尊沉默的战神。他握紧腰间的刀柄,铁甲护手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拒绝迎驾,意味着与天下大义为敌,但在这乱世之中,他只相信手中的刀、脚下的城,以及那些愿为他赴死的兄弟。

一场关于权力、忠义与野心的较量,正随着天子的流亡,在神州大地上愈演愈烈,而幽州,也将在这场风暴中,迎来新的挑战与抉择。


    (http://94xsds.com/book/838612-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