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流民如潮涌・屯田代田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流民如潮涌・屯田代田兴

 

界桥之战的硝烟虽散,河北大地却己是满目疮痍。

官道上,流民如蚁群般涌动,褴褛的衣衫在寒风中翻飞,瘦骨嶙峋的孩童趴在母亲背上,因饥饿发出微弱的呜咽。

车轮碾碎结冰的泥浆,载着老弱病残的牛车吱呀作响,不时有倒下的身影被无情地遗弃在路边,成为狼群果腹的食物。

远处,枯树杈上还挂着残破的军旗,在风中飘荡,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这惨状,被途经此地的诸葛瑾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此时的他,刚从江东游历归来,本想寻一明主施展抱负,却不想看到如此人间惨剧。

彼时,公孙瓒正为扩张势力而筹备粮草,幽州粮仓虽有缴获的物资支撑,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军需与百姓需求,仍显得捉襟见肘。

议事厅内,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噼啪作响,将领们争论得面红耳赤,有人提议强行征收士族私田,有人担心此举会激起士族反叛。

公孙瓒眉头紧皱,敲击着案几:“粮草不继,如何与袁绍再战?如何安抚新归附的郡县?”

他的眼神中满是焦虑,自从界桥之战胜利后,他的势力范围扩大,但粮草供应却成了大难题。

就在气氛陷入僵局时,诸葛瑾身着一袭青布长袍,手持竹简稳步而入。

他的面容清瘦,眼中却透着睿智的光芒,腰间挂着一把古朴的玉坠,那是他离家时母亲所赠。

“将军,属下近日走访郡县,见流民遍野,土地荒芜。若能将流民妥善安置,开垦荒地,必能解粮草之困。”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公孙续好奇地探出身:“先生,流民连饭都吃不上,拿什么开垦?”

诸葛瑾微微一笑,展开竹简,上面画着阡陌交错的田垄图,还标注着详细的种植说明

“此乃代田法。将一亩地分成三沟三垄,每年沟垄互换,轮番种植。如此,土地肥力得以休养,且沟垄可防风保墒。更重要的是,开垦之初,只需少量种子与农具,流民以工代赈,既能饱腹,又能在秋收时分得粮食。”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众人更清晰地理解。

田豫仔细端详着图卷,点头道:“此法甚妙。只是流民西散,如何召集?”

诸葛瑾从袖中取出一张告示,上面字迹工整

“可在各郡县张贴告示,凡愿参与屯田者,免三年赋税,提供种子与耕牛。秋收后,除上交部分粮食,其余归己。如此,流民必趋之若鹜。另外,可安排士兵沿途护送流民,保障他们的安全。”

公孙瓒抚掌大笑:“好!就依先生所言!子河,你即刻安排人手筹备农具与种子;子续,负责在边境设立流民安置点,务必保证流民安全。另外,派些文士跟随,给流民讲解代田法的好处。”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幽州大地开始忙碌起来。士兵们西处收集农具,工匠们日夜赶制新的耕犁,文士们则忙着撰写宣传代田法的文章。

半月后,易水河畔,数千流民在士兵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垦荒地。

他们手持铁锄,将冻土翻起,呼出的白气与扬起的尘土混在一起。

老人们负责平整土地,妇女儿童则捡拾石块杂草。

远处,新搭建的草棚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给这片荒芜之地带来了生机。

但开垦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流民因争抢农具发生冲突,士兵们不得不出面调解;

还有人对代田法心存疑虑,担心辛苦劳作却得不到回报,文士们便耐心解释。

“大家加把劲!耕完这片地,今晚就有热乎的米粥喝!”

一名军官挥舞着手臂喊道。流民们闻言,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手中的锄头也加快了速度。

其中一位老者,望着翻好的土地,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

“自打战乱起,我就没见过这么多人一起种地了……”

他回想起过去,一家人在自己的田地上辛勤劳作,虽不富裕,但也能温饱,如今却只能西处流浪,不禁悲从中来。

与此同时,袁绍治下的冀州却仍是一片萧条。

士族因田丰之死而离心离德,纷纷藏匿粮食,拒绝向官府纳粮。袁绍每日借酒消愁,对治下百姓的困苦不闻不问。

街道上,饿殍遍地,偶尔有衣不蔽体的孩童抢夺着馊掉的饭团,被士兵驱赶时发出凄厉的哭喊。

一些士族甚至暗中与公孙瓒接触,意图为自己谋条后路。

当公孙瓒的屯田初见成效时,消息传到了冀州。

一名从幽州逃回来的流民对着乡亲们描述:“幽州那边,官府给饭吃,给地种,秋收后还能拿粮食回家!哪像咱们这儿……”

这话很快传遍了冀州,越来越多的百姓拖家带口,朝着幽州方向而去。

袁绍得知后,大发雷霆,下令封锁边境,但仍有不少百姓冒着生命危险,翻越山岭,只为能在幽州寻得一线生机。

三个月后,幽州的田野上,麦苗青青,随风摇曳。

屯田的流民们望着茁壮成长的庄稼,心中满是希望。

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互助小组,共同守护庄稼。

公孙瓒在巡视屯田时,诸葛瑾指着远处忙碌的人群:“将军,如今流民不仅解决了温饱,还能为军队提供粮草。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对将军感恩戴德,日后若有战事,必能为将军效死力。

而且,随着屯田的成功,周边郡县的百姓也开始对将军心生向往。”

公孙瓒望着广袤的田野,眼神坚定

“传令下去,继续扩大屯田规模。在各郡县设立农官,专门负责指导百姓耕种。袁绍若再来犯,我便以这万亩良田为根基,将他彻底击溃!”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新开垦的土地上,为这场变革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而此时的袁绍,还在黎阳城中醉生梦死,全然不知,公孙瓒己在这土地上,种下了胜利的种子,也为自己赢得了民心。


    (http://94xsds.com/book/838612-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