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孙策挫曹军,公孙响盟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5章 孙策挫曹军,公孙响盟约

 

丹阳城的校场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凛冽的风卷着沙尘掠过空旷的场地,将旌旗吹得猎猎作响。孙策身披银鳞甲,古锭刀在他手中泛着冷冽的寒光,他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麾下将士,眼神中燃烧着渴望征战的火焰。历经数月苦战,他终于平定笮融之乱,可丹阳城的街巷中,还残留着战火的痕迹,断壁残垣诉说着战争的残酷,这更坚定了他北伐的决心 —— 唯有踏破曹军防线,才能在这乱世中谋得一席之地。

周瑜步伐沉稳地阔步上前,他的眼神中透着忧虑,眉头紧紧皱起:“主公,曹操老谋深算,命曹仁屯兵寿春,不仅布下三道防线,更在淮河沿岸设下暗桩。那些暗桩隐藏在芦苇荡、山丘后,一旦我军靠近,便会发出警报,届时曹军便能迅速集结。而且寿春城墙高大坚固,城防器械一应俱全,我们不可轻敌。”

孙策猛地将古锭刀插入地面,刀刃与地面碰撞,溅起串串火星。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豪情与不屑:“曹仁?不过是曹操的一条忠犬!传我将令,程普、黄盖率水师沿长江而上,多备旌旗,虚张声势,务必吸引曹军注意力;太史慈、甘宁领精锐骑兵,挑选熟悉地形的向导,绕道突袭曹军粮草辎重!我倒要看看,没了粮草,曹仁拿什么阻挡我江东子弟!” 说罢,他望向北方,仿佛己经看到了寿春城破的景象,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决绝。

寿春城外,寒风呼啸,曹仁站在瞭望塔上,望着对岸扬起的江东军旗,眉头紧锁如铁。他握紧腰间佩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对身旁的副将说道:“传令下去,加强戒备,所有岗哨增加一倍人手,严防孙策渡河!一旦发现江东军异动,立刻来报!” 话音未落,一名斥候骑着快马,气喘吁吁地赶来:“将军!江东水师出现在濡须口,战船数百艘,正朝着寿春方向驶来!” 曹仁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立即调遣大军前往濡须口防御。殊不知,这一切都在孙策的算计之中。

当曹仁大军赶到濡须口时,迎接他们的只有空荡荡的江面,唯有几艘破旧的船只在水面上晃晃悠悠。原来,程普、黄盖的水师只是虚张声势,他们在夜间便悄然撤离,只留下一些迷惑敌军的假象。而此时,太史慈、甘宁率领的骑兵却如鬼魅般出现在曹军后方。

“杀!” 太史慈长枪一挥,枪尖寒光闪烁,率先冲入曹军粮草大营。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曹军的粮草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守粮的曹军士兵惊慌失措,有的试图救火,有的拿起武器抵抗,但在江东骑兵的猛烈攻击下,根本无力反抗。甘宁挥舞着双戟,所到之处,曹军士兵纷纷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曹仁得知粮草被劫,怒不可遏,他一脚踢翻身旁的桌椅:“好个孙策,竟敢声东击西!传令,全军回援!务必在江东军渡河前拦住他们!” 但为时己晚,孙策亲率主力大军,趁着曹军慌乱之际,强渡淮河。

淮河岸边,汉军与曹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箭矢如蝗,铺天盖地地射向对方阵营;战鼓如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孙策一马当先,古锭刀上下翻飞,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起一片血花,所到之处,曹军士兵纷纷落马。“江东子弟,随我冲锋!” 他的吼声如惊雷般响彻战场,点燃了将士们的斗志。江东军如潮水般压向曹军防线,他们的呐喊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悲壮的战歌。

曹仁拼尽全力组织抵抗,他挥舞着大刀,亲自斩杀了数名江东军士兵,试图稳住军心。然而,江东军士气正盛,攻势如潮,曹军逐渐难以抵挡。看着渐渐溃败的曹军,曹仁无奈地下令撤军,他望着远去的江东军,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此役,孙策大获全胜,不仅挫败了曹军锋芒,还占领了寿春周边数座城池,一时间,江东军威名远扬,威震中原。

雁门关内,气氛压抑而凝重。左慈身着道袍,盘坐在公孙续的床边,手中拂尘轻轻挥动,口中念念有词。淡淡的金光从他掌心溢出,笼罩在公孙续身上,公孙续苍白的脸色逐渐有了血色。公孙瓒在一旁紧紧盯着,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仿佛比自己受伤还要紧张。终于,公孙续缓缓睁开双眼,公孙瓒大喜过望,快步上前,握住儿子的手,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续儿,你可算醒了!”

就在这时,许攸手持竹简匆匆赶来,他的额头上满是汗水,神情激动不己:“主公!孙策在寿春大破曹军,如今士气正盛!此乃天赐良机,我军若此时挥师南下响应盟约,定能与孙策形成夹击之势,重创曹操!” 他展开竹简,上面详细标注着当前各方势力的兵力部署与战略要地,“曹操此刻必然将重心放在抵御孙策上,冀州防线必定空虚。您看,这里是曹操的兵力薄弱处,我们正好趁虚而入,不仅能扩大地盘,还能减轻孙策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公孙瓒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握紧铁槊,沉思片刻。想到这些日子雁门关遭受的攻击,想到幽州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他心中的怒火被点燃。随后,他重重地点头:“许先生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三日后,挥师南下!左慈先生,请您随军同行,还望能在战场上护佑我军将士。” 左慈微微颔首,拂尘一甩:“将军放心,贫道自会尽力。”

三日后,幽州大地尘土飞扬。公孙瓒亲率大军,赵云、张辽等将领紧随其后,浩浩荡荡杀向冀州。白马义从们骑着雪白的战马,他们身着白衣白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他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如同一道白色的闪电,首冲曹军防线。

曹操得知孙策北伐、公孙瓒响应的消息,脸色阴沉如水。他在许昌的书房内来回踱步,手中的竹简被捏得嘎吱作响,书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郭嘉进谏道:“主公勿忧。可命夏侯惇率部驰援曹仁,守住寿春;同时派人联络袁绍,许以冀州部分城池,让他出兵牵制公孙瓒。袁绍与公孙瓒有仇,定会答应。” 曹操沉思片刻,咬牙道:“好!就依奉孝之计。传令下去,即刻行动!另外,加强许昌城防,不可有丝毫大意!”

一场更大规模的混战即将爆发,孙策、公孙瓒的联军来势汹汹,曹操、袁绍又将如何应对?中原大地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各方势力在这片土地上纵横捭阖,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而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百姓,只能默默祈祷,期盼这场乱世浩劫早日结束。


    (http://94xsds.com/book/838612-1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