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赶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赶考

 

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清王朝自康乾盛世以后,就渐渐地走向了衰落,进入清朝末年,由于满清朝廷极度昏聩贪婪,官府各级大小官员腐败无能,自一八西零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被英国人用枪炮打开国门以后,西方列强依靠着船坚炮利,竞相逼迫清政府签订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轻者开埠赔款,重者割让土地。

雄踞北方的俄罗斯和盘踞东洋的小日本看到有机可乘,也加入到了掠夺大清王朝的行列,此时的满清政府俨然成了东西方列强各国的提款机,中华大地从此沦落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面对国内外重重压迫,英雄不屈的中国人民曾多次奋起反抗,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义和团起义,尽管这三次起义,在国内外反动派的联合绞杀下,最终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却极大地动摇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在内忧外患面前,作为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慈禧太后,不但不吸取之前血的教训,亡羊补牢,痛改前非,励精图治以重新振兴国家,反而只顾一己之私,不顾大多数民众的生死疾苦,还更加加重了对国人的盘剥和压榨,随着国内外各种矛盾的不断加剧和激化,进入上世纪初,大清王朝己经到了风雨飘摇,行将崩溃的边缘。

即便如此, 既为了招揽人才,更为了苟延残喘其黑暗统治,大清王朝还是于一九零西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自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开始,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安徽省的士子们,无一例外地都要到江苏南京去参加乡试。

这年农历七月底,正值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细心一点的人,便会发现南京城里的人明显比平时多了不少,尤其是城里的各大小客栈基本均住满了人,仔细一打听,原来多出来的这些人,大多都是来自安徽和江苏两省的考生。

韩卫国和韩卫华两个年轻人是堂兄弟,家住在安徽省怀远县西南边的孝义乡,这里北临千里淮河,南靠江淮丘陵,气候长年潮湿温润,盛产多种粮食、蔬菜和水果,一年之中可收两季农作物 是当时全国不多的鱼米之乡,因此在当地一首流传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

兄弟俩都是前科秀才,此次奔赴南京也是来参加乡试,都是想更进一步来考中举人的。

由于兄弟俩的家境都不是很好,因此,每人各赶着一头小毛驴,驴背上驮着行李和书箱,沿路徒步行走了七八天时间,才赶到了几百里外的南京城里。

此时刚过正午,尽管己经到了秋天,但这时,南京城里依旧骄阳似火,十分炎热。

兄弟俩又都穿着粗布长裤马褂,因此只热得二人满头大汗,口干舌燥。

正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地沿街走着,兄长韩卫国忽然看见街道的右边一侧,有一家名字叫做“居必中”的客栈大院门正敞开着,既为了讨个好彩头,也为了图个大吉大利,于是,两兄弟毫不犹豫地赶着毛驴走了进去。

凭首观感觉便看得出来,这家客栈的规模,明显比之前曾打听过的几家都要大。

向店家一打听,非常巧合的是,正好有一五人住的大房间,现在还空有两张床,非但如此,并且房价合适,兄弟俩都能够承受得起。

于是,将毛驴交给伙计,并交了房钱和定金后,两兄弟跟着老板走进了客房。

各自将行李和书箱安顿好,兄弟二人注意到,先前住进来的三个人,也都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从各自手拿一本书孜孜以求,聚精会神的模样猜测,应当也都是来赶考的书生。

为了能够尽快与三位同侪结识,韩卫国自来熟地主动向先住进来的三位介绍道:“我叫韩卫国,和我一起住进来的是我的堂弟,名叫韩卫华,我们兄弟俩来自安徽省怀远县孝义乡,说句冒昧的话,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们三位应当也都是来赶考的秀才吧?能认识各位深感荣幸,还望多多关照。”

“ 你们俩也是怀远县的?咱们仨是一个县的同乡,我叫向怀智,家住在怀远城里。他们二位跟我们相距的也都不是太远,这边床上住着的这位名叫高成仕,是我们一个省阜阳县的人,那边住着的那位,名叫朱志学,家住在与咱毗邻的寿春县。

老兄,你太客气了,什么关照不关照的,不是有句话叫做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吗?

既然认识了,那就说明咱有缘分,更何况今天还都住在了一个屋檐下,从现在起大家理应相互照应,彼此关照。”

韩卫国话音刚落,便听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抢着将自己和之前住进来二位向韩卫国作了介绍。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由于五个人年龄相差不大,又都是一个省的同乡,还是同来应试的秀才,因此,大家很快便都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从交谈中,兄弟俩得知,除向怀智一个人家住在城里,家境比较殷实外,其余高、朱二人也都和自己兄弟俩一样住在乡下,家境一般。

韩卫国、韩卫华本来认为,自己兄弟二人二十岁不到就考中了秀才,己属人中龙凤。

可没想到,与高成仕和朱志学一攀谈,便感到跟人家相比起来,学识上明显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兄弟俩难免都感到些许灰心。

高成仕在五个人当中,年龄最大,己不是第一次到南京来参加应试,其不但学识渊博,而且非常开朗健谈。

朱志学虽博闻强记,甚至可以说是过目不忘,但是其学究气太重,给人的感觉似乎有点迂腐。

向怀智则活泼可爱,聪明机灵,看起来好像还有点小调皮。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来到了开考的日子。

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五个人便早早起了床,洗漱毕,各自简单吃了口干粮,便带齐应该带的所有物品,大家结伴往贡院赶来。

排队并验明正身后,一同进入了考棚以内,不一会试卷领到手,众考生各展平生所学,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开始答起了试卷。

经过三场九天六夜的漫长熬煎,众考生终于长舒一口气,总算答完了试卷。在将考卷上交给考官后,大家竞相走出了考棚。


    (http://94xsds.com/book/81250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