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孝惠七年暮春,未央宫椒房殿的铜鹤香炉飘出苦涩的药香,与龙涎香混作一团。刘盈斜倚在蟠龙金榻上,明黄龙袍下的身形愈发消瘦,苍白的手指虚搭在玉枕边缘,每一次呼吸都似牵动着殿内紧绷的神经。案几上,二十余碗未饮的汤药早己凝结成褐色硬块,药渣里混着细碎的犀角与朱砂,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光。
"李卿..."刘盈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如破帛,惊得烛火微微晃动。他望着窗外即将凋零的海棠,花瓣正被风卷着扑在雕花窗棂上,恍若点点血痕,"朕这身子...怕是撑不过今夏了。"
李翔猛地抬头,素色朝服上还沾着昨夜熬夜拟旨的墨渍,眼中泛起血丝:"陛下吉人天相!太医院己寻得东海仙方,三日内便有蓬莱使者献药..."
"够了!"刘盈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暗红血迹,在明黄锦被上晕开朵朵红梅,"朕没有多少时日了。可这江山...连个承继之人都没有..."他的声音渐渐哽咽,颤抖的手抚过空荡荡的龙榻——那些被太后安排的妃嫔,要么被暗害,要么被迫绝育,如今只留下满室寂寥。
殿内陷入死寂,唯有铜漏滴答作响。良久,刘盈强撑着坐起,靠在金丝楠木床头,月光穿过珠帘洒在他凹陷的脸颊上,映出眼底深深的疲惫:"依祖制,兄终弟及。朕的兄弟们...你且说说,谁堪大任?"
李翔展开一卷泛黄的舆图,上面用朱砂密密麻麻标注着刘氏诸侯的势力范围:"陛下,齐王刘肥之子刘襄,年富力强,在齐地素有贤名。其舅父驷钧勇冠三军,若..."
"刘襄锋芒太露,恐难容人。"刘盈摇头打断,抓起枕边的丝帕捂住唇畔,"且外戚势大,难保不会重蹈吕氏覆辙。"他想起刘襄去年阅兵时的盛况,旌旗蔽日,鼓声震天,那分明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淮南王刘长,勇武过人,曾随陛下平定英布之乱,且与陛下血脉至亲..."
"刘长..."刘盈冷笑一声,丝帕上又添新血,"性情暴戾,当年在封地擅杀审食其,私造兵器。若是登位,恐成第二个吕雉!"他闭上眼睛,仿佛又看见刘长在朝堂上目空一切的模样,腰间佩剑上的宝石随着他的步伐撞出嚣张的声响。
李翔沉吟良久,从袖中抽出另一卷竹简,墨迹尚新:"代王刘恒,在代地十五年,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匈奴犯境时,他亲率百姓加固城墙;去年代地饥荒,他不仅开仓放粮,还将王府半数奴仆遣散为民..."
"刘恒..."刘盈喃喃重复这个名字,思绪飘向遥远的代地。记忆中的刘恒总是穿着粗布衣裳,沉默寡言地站在兄弟身后。吕氏掌权时,他主动上书愿将代地一半赋税献于朝廷;每次进京朝见,都是最早来、最晚走,从不参与任何纷争。更重要的是,薄姬居住在永巷时,每日纺织度日,教导刘恒读书明理,这份隐忍与智慧,非比寻常。
窗外突然响起一声闷雷,暴雨倾盆而下。刘盈望着雨幕中摇晃的宫灯,仿佛看见大汉江山在风雨中飘摇。他握紧李翔的手,冰凉的指尖传来微微颤抖:"就这么定了。即刻拟旨...召刘恒进京..."话音未落,又是一阵剧烈咳嗽,鲜血染红了李翔的衣袖。
当夜,宣室殿的灯火彻夜未熄。李翔伏案疾书,笔尖在竹简上沙沙作响,每写一字都似有千钧之重。殿外,持戟卫士在雨中来回踱步,脚步声与雨声交织成沉重的鼓点。而在遥远的代地,刘恒正披着蓑衣巡视农田,腰间挂着的竹箫还沾着晨露。他全然不知,命运的齿轮己开始转动,那道即将改变汉室命运的诏书,正带着帝王最后的期许,穿越八百里加急,向他疾驰而来。
未央宫的雨越下越大,打在琉璃瓦上叮咚作响。刘盈躺在病榻上,望着头顶的蟠龙藻井,恍惚间又看见父亲刘邦在长乐宫运筹帷幄的身影。他喃喃自语:"父皇,孩儿总算...为汉室选了个好接班人..."话音未落,手中紧攥的诏书飘落,烛火突然熄灭,殿内陷入一片黑暗,唯有铜漏的滴答声,在寂静中丈量着生命最后的流逝。
“高祖崩后,惠帝继位,太后吕雉揽权。吕氏违背“非刘氏不王”之约,大封吕台、吕产等吕氏子弟为王,掌控南北军,打压刘氏皇族与刘邦旧臣,赵王刘友、梁王刘恢先后被逼死,朝堂人人自危。”——《汉书·惠帝》
“惠帝与右丞相李翔设计,纵吕氏骄狂谋反,待其谋逆坐实,一举平定诸吕之乱。惠帝病重无子,依兄终弟及制,经权衡,摒弃锋芒过露的刘襄、性情暴戾的刘长,选定在代地仁政爱民、母族势弱的刘恒为继承人,为汉朝延续与兴盛奠定基础。”——《大汉记》
后世对刘盈选定刘恒继承皇位一事评价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 选贤任能,目光长远:许多人认为刘盈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刘恒在代地的治理成绩斐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宽厚的品德。他的当选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 局势所迫,无奈之选:有观点认为刘盈此举是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下的无奈选择。刘盈在位时吕氏专权,他自身权力受限,在选择继承人时,既要考虑避免母族的干扰,又要平衡各方势力,刘恒母族势力单薄,且为人低调,不易引发各方争斗,是一个相对稳妥的选择。
- 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后世普遍认可刘恒继位对汉朝历史发展的深远意义。他的统治理念和政策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不仅使汉朝在政治、经济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还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94xsds.com/book/787836-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