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月下追韩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月下追韩信

 

灞上的深秋,寒意愈发浓重,枯黄的落叶在风中打着旋儿,铺满了军营的石板路。这天午后,萧何领着韩信踏入中军大帐,刘邦正斜倚在虎皮榻上,身旁案几上摆满了未批阅的竹简,青铜酒樽里还残留着昨夜的酒渍。汉王漫不经心地把玩着一枚青铜虎符,听着萧何滔滔不绝讲述粮库抢险之事,时不时用袖口掩住哈欠,眼神中满是不耐。

当韩信踏入帐内时,刘邦随意瞥了眼对方身上补丁摞补丁的粗布短褐,还有那双沾满泥土的草鞋,不由嗤笑出声:“萧公举荐的大才,倒像是刚从田垄里爬出来的。”这话如同一把利刃,刺得韩信身形微僵,却依旧神色平静,将怀中那卷精心撰写的《军粮转运十策》竹简恭敬呈上。

刘邦懒洋洋地接过竹简,随意翻开两页,目光扫过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车舆载重量”“粮道分水渠”等内容,眉头越皱越紧。“治粟之事自有官吏处置,孤军中不缺记账先生。”他不耐烦地将竹简推了回去,语气中满是轻视。萧何急得额角青筋暴起,向前跨出一步,大声说道:“沛公!韩信熟知兵法韬略,绝非寻常小吏!他对排兵布阵、战略谋划皆有独到见解,假以时日,必能为我军立下汗马功劳!”

“够了!”刘邦挥袖打断,猛地站起身来,震得案几上的竹简哗啦作响,“连日筹备军务,本王乏了。此事不必再提!”帐内气氛瞬间凝固,韩信深深一揖,转身离去时,袍角扫过冰凉的青石地面,发出细微的声响。那声音,仿佛也在为他未被赏识的才华而叹息。

夜幕降临,灞上军营渐渐安静下来,唯有巡夜士卒的脚步声在夜色中回荡。韩信坐在简陋的营帐里,望着桌上摇曳的烛火,久久不语。案几上,放着他这些日子撰写的兵书草稿,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抱负。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他缓缓将长剑系在腰间,吹灭烛火,在黑暗中踏出营帐。月光洒在他身上,拉出一道孤寂的影子。

三日后的黄昏,萧何正在军粮库清点粮草,一名士卒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萧丞相!韩连敖卷了铺盖,往汉中方向去了!”手中的竹制算盘“哗啦”一声散落在地,萧何脸色骤变,顾不上穿鞋,赤足奔出营帐。他在马厩中翻身上马,缰绳一扯,高声喝道:“快!备马!追上韩信!无论如何,都要把他带回来!”

马蹄声如急雨般踏碎秋夜的寂静,萧何沿着褒斜道疾驰。寒风呼啸着灌进衣领,吹得他冠带凌乱,发丝在风中狂舞。夜色渐深,月光洒在蜿蜒的栈道上,泛着清冷的光。远处时不时传来狼嚎,惊得马匹人立而起,萧何却全然不顾,只是一味地挥鞭赶路。他摸着怀中韩信留下的半卷兵书,书页间还夹着片干枯的枫叶——那是前日两人探讨阵法时,韩信随手捡来标注地形的。“若放此人离去,他日必成大患!”萧何咬紧牙关,再次挥鞭抽打马背,掌心被缰绳勒出深深的血痕,却浑然不觉疼痛。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萧何终于在汉水之畔望见那个熟悉的身影。韩信倚着一棵枯树,长剑横在膝头,正对着奔流的江水出神。听见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他却头也不回,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决然:“萧丞相关爱,韩某心领。只是良禽择木而栖,此处既然容不下我,我自当另寻明主。”

“竖子敢尔!”萧何滚鞍下马,大步上前,一把揪住韩信的衣领,双眼通红,怒声喝道,“沛公若得你相助,何愁天下不定?当日未重用,是他有眼无珠!可你若就此离去,与那胯下钻行的懦夫何异?这些年的苦读兵法,难道都白费了?你的抱负,你的志向,难道就要这样放弃?”这话如重锤击在韩信心头,七年前在淮阴街头遭受胯下之辱的画面,与这些日子在汉营被轻视的憋屈,瞬间涌上眼眶。

“明日此刻,我在灞上辕门等你。”萧何将兵书重重塞回韩信怀中,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若不见人,我便自刎谢罪!”说罢,他翻身上马,扬尘而去。韩信望着远去的身影,久久伫立。江水拍岸声中,他低头看着手中被攥出褶皱的兵书,又望向东方渐白的天空。对岸山头,一轮红日正冲破云层,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首延伸向灞上的方向。这一刻,他心中的迷茫渐渐散去,一个决定在心底悄然成形......


    (http://94xsds.com/book/787836-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