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调兵遣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调兵遣将

 

夜幕如墨,秦军大营却似一片燃烧的赤色海洋。千堆篝火在寒风中翻涌,将牛皮帐篷染成血色,投在地上的人影扭曲如鬼魅。李信立于三丈高的将台之上,手中半合的虎符泛着冷冽的青铜光泽,虎目镶嵌的绿松石在火光中流转,恍若活物。

“咚——”更鼓沉沉撞响,惊起栖在营垒上的夜枭。随着一声裂帛般的号角,各营主将踏着结霜的青砖疾步而来。脚步声整齐划一,皮靴与甲胄碰撞出金属的颤音,如同死神的鼓点。

“王龁听令!”李信将鎏金令箭重重拍在檀木案上,震颤的尾羽扫落几星烛火。年逾五旬的老将单膝跪地,铁手套接住令箭时,李信瞥见他护腕处露出的陈旧箭伤——那是十年前破魏时,被魏军弩箭贯穿的痕迹,此刻正与新结的冻疮重叠,凝成暗红的痂。“率三万弩兵,伪装成运粮队沿涡水东进。三日后在钟离城外十里设伏,见狼烟即万箭齐发!”

“诺!”王龁抱拳起身,转身时背后“秦”字大旗猎猎作响,布料撕裂处露出内里修补的粗麻线。

“羌瘣!”李信转向人群中唯一的女将。她披着黑色熊皮大氅,腰间缠着自巴蜀蛮夷处缴获的青铜响箭,此刻正用匕首剔着指甲缝里的血垢。“你领两万轻装死士,携带硫磺火油,绕道大别山。待我军攻破阴陵,立刻焚毁淮河浮桥,截断楚军退路!”李信特意加重语气,“若有延误,军法处置!”

羌瘣突然仰头大笑,露出缺了半颗的犬齿:“将军放心,我的人比山猫还精,定让楚人连求救的飞鸽都放不出去!”她接过令箭时,腕间铜铃发出清越声响,惊得不远处的战马前蹄微扬。

蒙恬阔步上前,手中竹简展开时沙沙作响,边缘还带着连夜书写留下的墨渍。“我己命工匠连夜改制三百辆战车,”他用短戈指着沙盘上的钟离城,“将强弩机固定于车辕,配合铁甲骑兵冲击城门。明日破晓,这些‘移动箭阵’将作为先锋撕开楚军防线!”说到激动处,他豹眼圆睁,络腮胡都跟着颤动,“项燕若敢出城迎战,定叫他有来无回!”

当最后一道军令下达完毕,更夫敲响五更梆子。寒雾不知何时漫进大营,将火把的光芒晕成朦胧的血团。李信望着散去的将领,突然叫住殿后的身影:“蒙毅!”

年轻将领闻声转身,玄色披风下露出半截刻满铭文的剑柄——那是蒙氏一族的家传之物。他与兄长蒙恬眉眼相似,却多了几分书卷气,此刻眉头微蹙,似有隐忧。“你持本将军手令,速去郢陈。”李信解下腰间玉佩递过去,温润的羊脂玉上还带着体温,“密切监视昌平君动向,若有异动,不必请示,即刻斩杀!”

蒙毅瞳孔骤缩,指尖触到玉佩上凸起的螭纹:“郢陈守军三万,末将只带亲兵,恐难......”

“这是王上赐予的虎符副件。”李信又摸出半块青铜虎符,“可调动郢陈周边两县驻军。记住,昌平君一日不死,我军腹背皆敌!”

晨光刺破云层时,二十万秦军己悄然拔营。李信身披玄铁甲胄,内衬的软皮甲上还残留着昨夜沙盘推演时蹭上的朱砂。他握紧腰间悬挂的现代青铜短剑——剑柄上的云纹与眼前的战国风云重叠,恍惚间竟分不清今夕何夕。

“此去若败,我等唯有以死谢罪。”蒙恬的声音裹着晨雾,带着沙场老将特有的沙哑。他的战马突然昂首嘶鸣,前蹄扬起的雪粒落在李信肩头,转瞬融化成深色水渍。

李信握紧剑柄,剑尖挑起天边残云。远处郢陈方向,铅云低垂,隐隐有闷雷滚动。“但若是胜了......”他忽然露出笑容,眼底却无半分笑意,“世人将不再记得那个二十万伐楚的败军之将,只会传颂大秦名将李信,如何以奇谋吞灭强楚!”

话音未落,号角声骤然响起。秦军如黑色洪流,踏着未散的霜雪,向着楚国腹地奔涌而去。寒风卷着细沙扑在将士们的面甲上,发出细碎的呜咽,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哀鸣。


    (http://94xsds.com/book/78783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