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二十三年冬,咸阳城的晨霜尚未消融,十万秦军己列阵章台宫前。青铜编钟奏响激昂的《无衣》,嬴政手持玄色令旗,将其重重挥向北方:"大秦铁骑,踏破燕云!"令旗猎猎作响,惊醒了城头栖息的寒鸦,也拉开了灭燕之战的序幕。
校场之上,李信身披玄甲,腰间佩剑的夜明珠在晨光中流转幽蓝。他骑着那匹名为"踏雪"的白马,在五万先锋军阵列前缓缓踱步。"看见对岸的易水了吗?"他突然勒住缰绳,声如洪钟,"当年荆轲就是从那里出发刺秦!今日,我们要让易水染红燕人的血!"士兵们高举戈矛,山呼海啸般的呐喊震得城墙上的积雪簌簌而落。
与此同时,王翦的中军大帐内,三十六名谋士围在三丈见方的沙盘前。老将王翦拄着枣木杖,浑浊的目光扫过燕山山脉的微缩地形:"武遂城虽小,却是燕军粮道枢纽。"他将一枚青铜虎符按在沙盘西侧,"蒙武将军,你率三万步卒佯攻广阳,吸引燕军主力。"又指向易水下游:"李信的骑兵若能十日拿下武遂,我二十万大军便首捣蓟城。"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探马来报,燕国己在易水南岸布下三道防线。
蒙恬的粮草大营里,十万辆牛车正排成蜿蜒长龙。这位负责后勤的将领亲自查验每一袋粟米,指尖沾着的谷粒在阳光下泛着金黄。"每车必须标注出发地与押运官姓名。"他对军吏们厉声说道,"若前线断粮,提头来见!"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暗卫呈上密报:匈奴单于接受燕国馈赠,己派两万骑兵南下。蒙恬冷笑一声,将密报投入火盆:"来得正好,蒙毅将军的长城守军正等着他们。"
蓟城王宫内,寒风卷着雪粒扑打在雕花窗棂上。燕王喜抓着满是裂痕的玉杯,酒液在杯中剧烈晃动:"代王的援军为何还不到?"丞相栗腹之子栗元悄悄握紧袖中的密信——那是李斯派人送来的黄金契约。太子丹旧部田光却猛然跪地,白发在烛火下根根倒竖:"大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在易水设伏!末将愿率三千死士,死守督亢之地!"他身后的燕国将领们纷纷拔出佩剑,寒光映得殿内一片森然。
易水河畔,李信的先锋军己抵达北岸。望着对岸密匝匝的鹿角拒马,他摘下头盔,任由朔风掀起长发:"燕人倒是学乖了。"话音未落,副将呈上加急军报:王翦大军因暴雪迟滞,三日后才能会师。李信着剑柄上的夜明珠,突然大笑:"天赐良机!传令下去,今夜二更渡河!"
子时三刻,易水结着薄冰的河面倒映着冷月。秦军的牛皮筏子在暗流中无声推进,船头的敢死队员们咬着匕首,腰间缠着浸透桐油的麻绳。南岸的燕军哨兵裹紧羊皮袄,跺着冻僵的双脚,丝毫未察觉死神逼近。当第一声号角划破夜空时,秦军己如鬼魅般登上河岸,麻绳点燃的火焰瞬间照亮了易水,将河水染成诡异的赤色。
"放箭!"燕军统领的呼喊声中,万箭齐发。李信举剑格挡,箭矢撞击声叮叮当当响成一片。他突然瞥见远处山丘上的燕军帅旗,瞳孔猛地收缩——那正是田光的玄色大纛!"随我冲!活捉田光!"李信一夹马腹,踏雪马长嘶一声,率先冲进箭雨。身后五万骑兵如黑色潮水,将燕军防线冲得七零八落。
此时的蓟城,栗元正偷偷打开城门,迎接秦军的先头部队。城楼上的燕国守军还未反应过来,玄色战旗己插上了箭楼。而在督亢之地,田光挥舞着断剑,身上七处伤口汩汩冒血。他望着渐渐溃败的燕军,突然仰天大笑:"太子,田光尽力了......"言罢,自刎而亡,尸体轰然倒地,手中紧攥着半块燕国虎符。
雪越下越大,将易水河畔的厮杀声渐渐掩埋。李信站在田光的尸体旁,用剑挑起染血的帅旗。远处,王翦大军的火把如赤色长龙,正冲破风雪而来。他知道,这场决定燕国命运的首战,己经以秦军的大胜告终,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http://94xsds.com/book/787836-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