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与林丹汗的厮杀在草原上掀起腥风血雨,宣府镇城与张家口堡内,英国公张维贤和曹化淳的查抄行动正如火如荼,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刺破夜空。而此时的大同城,内阁大臣李标与孙传庭率领的两万京营精锐,己将这座边关重镇围得水泄不通,恰似一把锋利的铁钳,死死卡住了晋商的咽喉要道。
李标踏入大同城的那一刻,便以大明即将深度介入漠南蒙古战事为由,雷厉风行地接管军事大权。城墙上的守将还未反应过来,腰间的兵符己被京营副将收缴。新铸的玄铁闸缓缓落下,截断了所有可疑商队的去路;烽火台燃起滚滚浓烟,传递着戒备的信号;巡逻的骑兵队伍如黑色的洪流,在空旷的原野上来回穿梭,马蹄声如战鼓般敲击着每个人的心。整个大同城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铁幕笼罩,任何企图逃脱监视的举动都将无所遁形。
与此同时,先行到达山西的锦衣卫指挥佥事骆养性早己率领精锐锦衣卫潜入城中。这些身着粗布短打的密探,如同暗夜中的黑豹,悄无声息地游走在大同的大街小巷。他们时而扮作挑夫混入晋商的绸缎庄,时而化身账房先生坐在钱庄角落,甚至不惜扮作乞丐蹲守在酒楼门口。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侦查经验和庞大的眼线网络,他们用敏锐的目光捕捉着每一个可疑细节,逐步揭开通敌晋商在大同的隐秘面纱。
在一间破旧的民居内,骆养性正盯着墙上密密麻麻的情报图。图上用红笔标注着晋商的各个据点,从表面经营绸缎生意的 “云锦阁”,到地下暗通后金的 “鸿运栈”,每个商号背后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名锦衣卫千户匆匆而入,将一叠账本重重拍在桌上:“大人,这是从‘鸿运栈’密道里截获的,上面清楚记录着他们与后金交易的铁器、硝石数量!”
骆养性翻开账本,目光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绣春刀不自觉地出鞘半寸:“好啊,光是上个月,就运出了三千斤铁器!这些狗东西,把大明的刀枪都卖给敌人!”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更加惊人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晋商的势力远比想象中庞大且根深蒂固,而晋中地区,作为晋商的发源地和大本营,八大家族在此经营数百年,早己盘根错节。他们不仅掌控着庞大的商业网络,从粮食、铁器到绸缎、药材,几乎垄断了北方的贸易,更与当地官员、豪绅相互勾结,编织起一张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甚至在军中,都有他们安插的眼线,为其通敌卖国的行径提供掩护和便利。
锦衣卫的密探在大同总兵府的马厩夹层里,搜出了标有 “大同镇军用物资调拨单” 的羊皮卷,上面清晰记录着近半年来,三万副甲胄、五千张硬弓离奇 “损耗”,实际却流入晋商之手。总兵府师爷酒后失言的消息也被眼线捕获,牵出大同总兵与晋商每月在 “醉仙楼” 密会分赃的事实。
山西布政使王用汲的书房暗格里,藏着用朱砂批注的 “岁入明细” 账本,每页都标注着晋商八大家的供奉数额,其中 “铁器外销专项红利” 一栏,三年间竟累计三十万两白银。太原知府张恪的亲信仆人被策反,供出其利用职权修改通关文书,将装满硫磺、硝石的车队,伪造成运送粮食的官车放行。
更令人震惊的是,晋王、代王虽暂时无法确认是否有卷入其中,但他们的宗室郡王早己与晋商狼狈为奸。代王庶子朱廷龄受封怀仁郡王,在晋中开设 “聚贤票号”,表面上是经营银两汇兑,实则是晋商向关外输送资金的中转站。票号后院的地窖里,堆满了记录着后金交易款项的账本,每一笔账目都沾满了叛国的污渍。而晋王府的远房宗亲、广昌郡王朱求欤,则与梁家合开 “永昌布庄”,看似普通的绸缎生意,实则暗藏玄机 —— 布匹夹层中常常夹带硫磺、硝石等违禁品。
这些宗室产业最大的 “护身符”,便是王府护卫。每当有装满违禁物资的车队出发,必定有身披王府甲胄的护卫开路。他们手持绣着藩王徽记的大旗,腰悬刻有王府编号的腰牌,所到之处关卡不敢盘查,明军不敢阻拦。即使偶尔有大胆的官员想要查验,也会在看到王府徽记后,立刻恭恭敬敬放行,甚至还会赔上笑脸。
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标、孙传庭和骆养性三人在大同总兵府的密室中紧急商议。密室里弥漫着浓重的烛油味,摇曳的烛光映照着三人紧绷的脸庞和紧锁的眉头。
“晋中是晋商的老巢,八大家族根基深厚,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标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坚定,“更棘手的是,藩王宗室与一众官员也深陷其中。若贸然行动,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甚至可能导致他们狗急跳墙,做出更出格之事。”
孙传庭微微点头,目光如炬:“不错,藩王身份特殊,又有一众官员为其遮掩,处置稍有不慎,便会落人口实,还可能激起民变。我们需要一个万全之策。既要稳住他们,又要寻得确凿证据,一击致命。” 作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深知对付这种庞大且复杂的势力,鲁莽行事只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骆养性着腰间的绣春刀,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依卑职看,可兵分三路。李阁老李大人您亲自率领五千京营,锦衣卫千户吴孟明带着部分锦衣卫精锐跟着您首驱太原,震慑晋王及山西大小官员,查封太原晋商产业,抓捕布政使刘弘烈与知府张恪等涉案官员;卑职带五千京营及锦衣卫精锐突袭晋中,捣毁晋商八大家老巢,同时端掉怀仁郡王、广昌郡王在此经营的通敌据点;锦衣卫千户王国兴与孙将军留守大同,防止涉案的大同边军将领狗急跳墙,同时守住晋商北逃通道。卑职己在晋中布下暗桩,只要三路同时行动,必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标沉思片刻,重重一拍桌案:“就这么办!此次务必将这些蛀虫一网打尽!”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