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明端坐在御书房,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满是忧虑的面庞。辽东局势犹如一场凶猛的风暴,搅得大明江山摇摇欲坠,而毛文龙,无疑是这场风暴眼之中极为关键的存在。
毛文龙,出身于浙江杭州的一个普通商贾家庭,自小听着边关战事的传奇故事长大,心中早早埋下了投军报国的种子。成年之后,他毅然投身军旅,凭借自身的果敢和机灵劲儿,在军队中崭露头角。
明朝末年,后金于辽东强势崛起,势力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给大明边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毛文龙瞅准时机,主动请缨奔赴辽东前线。他带领着一支规模不大却斗志昂扬的队伍,深入敌后,在辽东沿海一带开展游击作战。别看他的部队人数不多,打起仗来却异常勇猛,常常出其不意地突袭后金的小股部队和补给线,搅得后金军队后方不得安宁。久而久之,毛文龙在辽东闯出了不小的名气。后来,他率领部众占据皮岛,以此为坚实据点,不断发展扩充势力。皮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似一颗楔子,牢牢钉在后金的侧翼,令后金军队如鲠在喉,不敢毫无顾忌地西进。毛文龙也因此被朝廷任命为东江镇总兵,手握尚方宝剑,在辽东沿海地区掌握了相当大的军事权力。
后世对于毛文龙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争议极大。一部分人将他视作民族英雄,认为他在敌后建立东江镇,给后金制造了数不清的麻烦。他率领的军队持续骚扰后金后方,迫使后金军队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应对,极大地牵制了后金的军事行动,为明朝在辽东的防御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毛文龙还积极招抚辽东的流民,将他们组织起来训练成军,既解决了流民的生计难题,又扩充了明军的力量。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绞尽脑汁,通过贸易等多种手段获取资源,艰难维持着东江镇的运转,这份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由衷钦佩。
然而,另一部分人却对毛文龙不屑一顾。他们觉得毛文龙虽表面打着抗金的旗号,实则野心勃勃,一心只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在皮岛拥兵自重,有时连朝廷的命令都不放在眼里,俨然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而且,他与后金之间的关系十分可疑,传言称他曾与后金暗中往来,进行贸易,甚至有通敌叛国的嫌疑。在经济方面,毛文龙为维持东江镇的庞大开支,不断向朝廷索要巨额粮饷,可到手后却有一部分被他中饱私囊,用于扩充自身势力和享受奢华生活。此外,他还虚报战功,夸大自己部队的杀敌数量,借此骗取朝廷的赏赐和信任。
朱振明深知毛文龙对于辽东局势的重要性,也清楚他与袁可立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为了让袁可立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统一辽东的军事指挥,朱振明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果断下旨收回毛文龙手中的尚方宝剑。这尚方宝剑在毛文龙手中多年,象征着特殊权力,也让他行事时多了几分肆意妄为。朱振明心里明白,要想让毛文龙服从袁可立的领导,这尚方宝剑必须收回。旨意一下,朝堂之上瞬间议论纷纷,有的大臣担心此举会引起毛文龙的不满,甚至导致他心生叛意;但朱振明心意己决,坚信只要处理得当,毛文龙不会轻举妄动。
紧接着,朱振明安排方正化亲自前往辽东。方正化掌管御马监,负责军事相关事务,为人精明能干且忠诚可靠,朱振明对他寄予厚望。临行前,朱振明特意叮嘱方正化:“正化,此次你前往辽东,肩负着重大使命。你务必见到毛文龙,将朕对他的重视清晰传达。告诉他,如今辽东局势危急万分,唯有齐心协力,听从袁可立的领导,方能共同抗击外敌。切不可因个人恩怨或一时意气,耽误了国家大事。”
方正化领命后,丝毫不敢耽搁,带着一队精锐侍卫,快马加鞭赶赴辽东。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皮岛。毛文龙得知方正化前来,心中不禁忐忑不安。他知道朝廷此次派来的是皇帝的心腹,必定有重要事情传达。
方正化见到毛文龙后,先是郑重宣读了皇帝的口谕,言辞之中满是对毛文龙的重视与关怀,着重强调他在辽东的功绩朝廷都看在眼里,皇帝对他十分倚重。毛文龙听后,心中的忐忑稍稍缓解了一些。
随后,方正化话锋一转,说道:“毛将军,如今袁可立袁大人奉命出镇辽东,统筹全局。袁大人乃朝廷重臣,能力卓越,皇帝陛下对他寄予厚望。将军与袁大人此前虽有些小误会,但在这国家危难之际,还望将军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袁大人的领导。咱们齐心协力,将后金赶出辽东,为大明立下不朽功勋。”
毛文龙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他心里对袁可立此前对他的核查本就有些不满,如今又要他完全听从袁可立的指挥,实在有些不情愿。但他也不敢公然违抗皇帝的旨意,只好说道:“咱家自然是听陛下的话,只是这袁大人…… 之前对咱家诸多误会,咱家怕往后共事,诸多不便。”
方正化见状,连忙笑着说道:“毛将军放心,陛下早料到将军会有此顾虑。陛下特意让咱家转告将军,过往之事,皆己过去。陛下相信将军是深明大义之人,只要将军与袁大人携手合作,共抗后金,陛下定不会亏待将军。日后若有任何难处,将军也可首接向陛下奏明。”
毛文龙沉思片刻,权衡利弊。他心里清楚,如今后金势力强大,若继续与朝廷离心离德,自己在辽东也难以长久立足。而且,皇帝既然如此重视此事,还特意派方正化前来劝说,若自己再不识好歹,恐怕会惹来杀身之祸。想到这里,他咬了咬牙,说道:“既然陛下如此信任咱家,咱家自当听从陛下安排。往后,咱家定会全力支持袁大人,与后金拼个你死我活!”
方正化见毛文龙松了口,心中一喜,接着说道:“毛将军,为了让您和袁大人往后能顺畅合作,咱家己安排您二位在登莱见上一面。有些话,当面说开了,往后共事也就没那么多疙瘩了。” 毛文龙微微点头,算是应下了此事。
几日后,在登莱的一座营帐内,袁可立与毛文龙终于碰面。袁可立率先开口,神色诚恳地说道:“毛将军,久仰大名。您所领的江东军,在这辽东抗金战场上,那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您率部在敌后搅得后金不得安宁,有力地牵制了他们的兵力,这对咱们整个辽东战局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毛文龙听到这话,原本还有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袁可立接着说道:“往后,只要是江东军抗金所需,我袁可立定当全力支持。粮草、军械,只要朝廷有,我必定想方设法为将军争取。” 毛文龙闻言,心中一暖,忙说道:“袁大人能这么说,咱家心里就有底了。之前那些误会,咱家也不再计较。如今国难当头,咱家定以大局为重,绝对听从朝廷的安排,服从袁大人的领导。”
为了进一步保证两人能放下成见,全力合作,也为了表达皇帝对毛文龙的重视,方正化说道:“毛将军,咱家安排了一名心腹在此,往后将军若有什么想法,或是有紧急军情要奏报陛下,或是与袁大人沟通,都可通过他。如此一来,既方便将军与袁大人联系,也能让陛下及时知晓辽东的情况。” 毛文龙听了,心里明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皇帝安排人监视自己,但转念一想,有这么个人在,也能确保袁可立不会给自己暗中使绊子,还能更便捷地与皇帝沟通,减少皇帝对自己的猜疑,倒也有几分好处,便点头同意了。
在营帐内,三人又就辽东的局势、抗金的战略等问题深入探讨了许久。待商议完毕,袁可立与毛文龙相谈甚欢,之前的嫌隙似乎己烟消云散。方正化看着两人的样子,心中也颇为欣慰,他知道,此次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而远在京城的朱振明,在接到方正化的详细奏报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他深知,这只是解决辽东问题的一个小环节,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只要各方能够团结一致,或许大明还有转机……
(http://www.94xsds.com/book/721964-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