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英才汇聚(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英才汇聚(2)

 

古弼为人忠厚谨慎,善良正直不徇私情。一次进宫觐见拓跋焘奏事时,拓跋焘正在和刘树专心下棋,没空搭理古弼。古弼在旁边坐等很久,没有得到说话的机会,忍无可忍的他忽然跳起来,拽住刘树的头发把他摁在地上,殴打他的后背,说:“国家没有治理好,就是你的罪过。”拓跋焘大惊失色,赶紧放下棋子说:“不听你奏请事情,是我的过错,刘树有什么罪过,快放了他吧。”古弼把事情说完后,出宫在宫门口摘掉帽子,光着脚请求拓跋焘处罚。拓跋焘召他入宫,劝勉安慰让他忠实履行职责,不要有任何顾虑。

古弼的长相很有特点,脑袋很细,下巴很尖,远看像毛笔的笔头,拓跋焘戏谑叫他“笔头公”。

作为游牧民族的皇帝,拓跋焘很喜欢外出狩猎,只要外出狩猎,一般就是古弼留守在国都平城处理事务。狩猎出行,拓跋焘下诏让古弼将肥壮的马交给随行打猎的骑兵,等古弼把马送过来时却都是瘦弱马匹,把拓跋焘气的暴跳如雷:“这个笔头奴,竟敢对我的诏令打折扣,等我回去先砍了这个奴才。”所有人都惶然不安。古弼说:“人臣不能让人主沉湎于游玩狩猎之中,必须预防国家可能出现的不测之事,保证军队不缺少可用的物资。柔然正处于强盛时期,南方贼寇还未消灭,肥壮的马要供军队备用,瘦弱的马供打猎所用,这是为国家做长远打算,就算被处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拓跋焘听说后,十分认可,赏赐古弼礼服、马和鹿。

一次打猎回来,拓跋焘一行捕获到大量猎物,兴致勃勃的拓跋焘下诏让古弼派出五百辆车来运送猎物。等拿着诏书的信使刚走,拓跋焘叹了口气对身边的人说:“笔头公一定不会给我们这么多车,咱们还是用马来运送吧。”刚走了一百多里,就收到古弼的奏表,说现在庄稼丰收,正在收割装运,车辆要等粮食运完才能去接运猎物,拓跋焘笑着对身边人说:“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笔头公一心为公,是国家栋梁之臣。”

散骑常侍(皇帝的顾问)陆俟,善于辨识时局,早年曾出任北方六镇之一的怀荒镇大将,负责管理高车等部落。到职不到一年,高车部落的人在拓跋焘面前痛哭流涕,控诉陆俟执法严苛,性情暴躁,让他们每天的生活战战兢兢毫无尊严,请求让宽厚的前任镇将郎孤复职。拓跋焘见郎孤如此能让高车信服,也顺水推舟重新起用了郎孤,并把陆俟召回平城。回来后的陆俟对拓跋焘说,用不了一年,高车部落一定会叛乱。拓跋焘大怒,认为陆俟是小人之心,严厉斥责陆俟一顿,把他闲居在家不再任用。

第二年,高车部落果然叛乱,杀掉了郎孤。得到消息的拓跋焘十分惊异,召见陆俟询问,陆俟解释说,高车部落不知道上下尊卑的礼节,所以开始要用威严的手段统治,用严苛的法度来约束行为,等他们知道尊卑后,才可以逐渐教化引导,以宽厚进行约束。郎孤官复原职后,太在意别人对他的赞誉,一开始就以宽仁的态度对待他们,高车就会越发骄傲怠慢,用不了一年,等到了郎孤也不能忍受这样的所为时,再用刑法去制裁,高车就会心怀怨恨,产生祸乱。拓跋焘叹服陆俟思虑长远,又重新任命他为散骑常侍。

盖吴在长安一带聚众叛乱声势浩大,拓跋焘亲自带兵反复征讨,终于击溃了盖吴的主力但盖吴还是逃到山里不知所终。为了防止盖吴死灰复燃,拓跋焘不得不在长安地区长期驻守着数万士兵,庞大的军费消耗也让拓跋焘伤透脑筋。对必须肉体消灭盖吴这个事,所有人观点一致,对于如何消灭盖吴的方法,每个人想法不一样,有人赞同在长安保持巨大的军事压力,迫使盖吴不敢造次。陆俟则力主从内部瓦解,最重要的举措就是释放已经被俘的盖吴两个叔父。对这个决定,有个巨大风险,就是一旦释放了这两人,而他们又一去不返,谁来承担这个罪责。陆俟毫不推脱直接揽过可能的所有罪责,在定好返回日期后释放了两人。等到了约定的日期,两人一个都没有回来,各将领都怪罪陆俟,陆俟泰然自若地摆摆手说:“他们是不会辜负我们的,只不过是还没有找到机会下手而已。”几天后,在士兵们的一片欢呼中,盖吴的叔父纵马而回,手里高举着盖吴的人头。

盖吴的叛乱刚刚平息不久,关中的刘超等人再次集聚一万多人阴谋造反,拓跋焘因为陆俟的能力和恩德在关中都很有名,派陆俟镇守长安负责平叛。为了不让刘超等人疑虑,陆俟一个人骑马到长安去上任,刘超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认为手里没兵的陆俟不能可有所作为,全都放松了警惕。陆俟到了长安后,反复劝导刘超,为了让刘超安心,还娶了刘超的女儿,以翁婿的关系招纳刘超归顺,刘超却依仗手下人多,根本没有归降的意思。

陆俟决心到刘超的地盘再次劝降刘超。刘超派人来传话说:“你的随从要是超过三百人,我们就用弓箭战马来迎接,如果不到三百人,我们就会用美酒佳肴来款待。”陆俟带了二百名骑士到了刘超那里,酒宴上两人话不投机,于是陆俟纵酒豪饮,刘超戒备森严,喝得酩酊大醉的陆俟返回了自已的驻地。

这次不成功的试探,让陆俟最后下定了除掉刘超的决心。不久,陆俟挑选出五百名精壮士卒大张旗鼓的外出狩猎,打完猎顺便到了刘超所在的军营吃饭。刘超不好拒绝,只能打开营门款待陆俟。酒喝了一会儿,陆俟假装大醉,摇摇晃晃走到刘超面前,刘超刚要起身,被陆俟一把抓住胳膊,顺手抽出佩剑砍掉刘超的人头。随后上马大喊,手下的士卒应声而起纷纷狙击,杀死杀伤刘超亲随士兵一千多人,剩下的人顿时溃散而去。拓跋焘得到消息后大喜,将陆俟召回平城大大封赏,留在身边处理军国大事。

随着统一进程的不断加快,拓跋焘时时下令大力发展文事,举荐隐居不出的人。一时间,范阳卢玄、赵郡李灵、河间邢颖、勃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以及地方各州郡举荐的贤士几百人纷纷来到平城,依照他们的能力,分别被委以官职,高允、卢玄很快成为栋梁之臣。

北凉降服后,原来聚集在河西走廊的儒家文人也都陆续达到平城,北魏朝堂之上群才汇聚,文化礼仪之风欣欣向上,俨然已经成了当时中国又一个文化中心。


    (http://94xsds.com/book/406378-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