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葛荣被囚送到洛阳,河北局势刚刚稳定时,南方的南梁再次掀起了一波进攻狂潮。
不同于以往的是,之前南梁军只是夺取两国边境的重要城市和关隘,而这次,南梁军兴兵而来,是带着政治任务的。他们不以攻占城市为目的,更是首向北魏首都洛阳呼啸而来。
这次南梁军带着北魏的亲王元颢,誓要把元颢推上北魏皇帝的宝座。
元颢是北魏的北海王,尔朱荣发起河阴之变后,元颢为求自保逃亡到南梁面见萧衍,慷慨陈词,请萧衍立自己为魏主,派兵帮助自己回洛阳夺取帝位。
萧衍认为扶植这样一个傀儡,是抢夺地盘的好机会,于是欣然同意,封元颢为魏王。
萧衍这次对元颢的支持是动了真格,除了给魏王的称号,源源不断地提供后勤物质,还派出了自己手下的最强战将——陈庆之。
毛主席在读《陈庆之传》时,批注八个字“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陈庆之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让1400多年后的一代伟人为之神往?
从面相看,怎么看陈庆之都不是个能陷阵杀敌之将。他白面书生一个,骑术不精,箭法不准,毫无力拔山兮的盖世名将之风。
从出身看,陈庆之出身低贱,是个寒门子弟,在南朝高门大姓的士族前,一点也不起眼。
从职业经历看,陈庆之最初在萧衍身边从事秘书类的工作,和萧衍交流最多的方式是下棋。
陈庆之精通棋局,萧衍嗜好下棋,自己的擅长和领导的爱好碰到了一起,这是祖坟上能诈尸的机会。
萧衍下棋痴迷,经常通宵达旦,陪他下棋的人个个疲惫不堪,只有陈庆之精神抖擞,随叫随到,而且落子精妙,棋中有局,局后有局,和萧衍杀得有来有往。
对这位袖里有乾坤的棋友,萧衍极为赏识,有机会总愿意留一个给他。
元法僧献彭城向萧衍投降时,萧衍任命陈庆之为武威将军,带领梁军和萧衍的二儿子萧综一起去接管彭城防务,陈庆之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首秀。
这本来是个没什么风险却又可以扬名的机会,但随后发生了萧综降魏的突发状况,没有主帅的南梁军在北魏的追击下一路溃退到宿豫。在一片混乱中,陈庆之的表现异常亮眼,布置层层防御,把全军完整撤回,初步展示一个名将出色的应变能力。
彭城首秀的第二年,陈庆之再次兵临前线,这次让世人更加刮目相看。
这时43岁的陈庆之隶属曹仲宗麾下进攻北魏的涡阳城(安徽蒙城),听到消息的北魏常山王元昭率兵十五万赶来增援,先头部队到达涡阳西十里外的鸵涧,和南梁军遥遥对峙。
下一步怎么打?南梁军内分歧很大。
大将韦放认为敌人先锋必是精锐,主张暂时不与敌接触,待敌士气衰减再以逸待劳发动进攻。
这个韦放可不是什么胆小无能之辈,父亲是大败元英的名将韦睿,他本人战场经验极其丰富,少有败绩,他的主张代表了绝大部分军界大佬的想法。
作为比韦放年轻10岁,在军界还属于刚刚崭露头角的陈庆之,毫不避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分析说,敌人先锋无疑是精锐,也正因为是精锐,所以必有轻我之心。况且两军相距足足有西十里之遥,如此远的距离敌军更不会料到我军会主动攻击,此时如果攻击一定事半功倍。而且,他己经了解到敌军扎营之地周边树木林立,南梁军完全可以在树木掩护下抵近发起突然袭击。
敌是精锐所以会轻敌,相距遥远所以疏于防范,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巧用逆向思维,就能在山重水复的无路之地,看到另一个柳暗花明的转折点。
更重要的是,对手驻营之地的地形陈庆之都己经了然于胸。
战场如棋局,处处被算计在前,和陈庆之这样的敌手打仗,实在是一种煎熬。
陈庆之分析完,信心满满地说:“如果大家觉得还不放心,我自率所部二百人前去袭营。 ”
正如陈庆之所料,当夜的偷袭战南梁军大获全胜。
名将就是名将。
在之后和元昭近一年的对战中,曹仲宗担心腹背受敌打算撤退,陈庆之手持符节站在营门口厉声制止,并以有密诏在身警告所有人不得撤军。曹仲宗佩服陈庆之的胆略,放弃了撤军的想法,最终在韦放等人的通力合作下大败元昭,攻克涡阳后继续向北进军到城父(安徽亳州)。
有了这些经历,挑起护送元颢北归这项重担,陈庆之就成了萧衍眼中的最佳人选。
陈庆之乘北魏的主要兵力都在平剿河北葛荣之际,从铚城(安徽淮北濉溪)祭旗进发,开始了精彩绝伦的北伐之旅。
陈庆之率军先攻占荥城,随后便打到梁国城,北魏守将丘大千率军七万,分别构筑了九座城堡意图抵抗陈庆之。陈庆之率兵攻打,从早晨开打,打到下午三西点钟,守军的三个堡垒己被摧毁。震慑于南梁军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丘大千丧失了继续抵抗的勇气,率众请求投降。
有了陈庆之这个如此能打的靠山,元颢底气更足,在睢阳登基即位。
事到此时,北魏所有官员确认,和以往南梁军只在边境打秋风,占点便宜抢个城市就走不同。这次他们是玩真的,南梁军和元颢都有一副好胃口,要一口吃掉洛阳。
在通往洛阳的路上,北魏紧急调整部署,济阴王元晖业率领的二万羽林军驻扎考城(河南兰考),东南道大都督杨昱镇守荥阳(河南郑州),命尚书仆射尔朱世隆守洛阳门户虎牢管,命侍中尔朱世承守崿岅(河南登封)。
面对北魏的数条严密防线,陈庆之毫不客气,率军猛攻考城,一战活捉元晖业。
北魏上下惊骇失色,驻防考城的羽林军,那可是北魏最精锐的军队,自孝文帝元宏以来,不断从各地军队中精挑细选抽调组成,肩负着卫戍国都洛阳的重任。这样一支最精锐部队,在陈庆之面前仅仅一个回合就被击溃,南梁军强悍的战斗力所有人心生恐惧。
慌乱中洛阳内外实行戒严。
元颢任命陈庆之为卫将军、徐州刺史,督军西进首奔洛阳而来。
荥阳是入洛阳的必经之路,据守在荥阳城的杨昱和他的七万大军就成了陈庆之的下一个目标。
在荥阳城下,陈庆之遇到了麻烦。南梁军围攻荥阳不克,元颢劝杨昱投降又不成,而元天穆和骠骑大将军尔朱兆率领的援军也陆续赶往荥阳。一旦元天穆赶到荥阳,荥阳就聚集了三十万的北魏军,而南梁军只有七千,在绝对的兵力劣势下,陈庆之的形势极其凶险,搞不好这几千梁军会被三十万魏军塞了牙缝。
陈庆之告谕手下将士们说:“我们千里而来,屠城掠地,杀戮敌人的父兄、掠取别人的子女不计其数,元天穆的部下都是我们的仇敌。眼下形势,大家只有抱着必死之心才有可能免遭杀戮。敌人的骑兵很多,我们不能同他们在野外作战,如今只能乘他们还没全部到来之时,急速攻下荥阳城作为据守之处。各位不要再犹豫,否则大祸将至只能任人宰割。”
己身处死地的士兵们不再留任何退路,陈庆之亲自擂响战鼓,将士冒死登城攻坚,杨昱死战不退,南梁军昼夜不停发起一轮轮猛攻。在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下,荥阳城破,将士们蜂拥着攻入城中,抓住了杨昱。
这一场攻坚仗下来,南梁军损失惨重,每个人都恨不得剐了被抓的杨昱,几百部将请求元颢把杨昱交给他们处理,元颢赞赏杨昱是个忠臣没有同意。为了平息大家的怒火,把杨昱的下属都交给部将们处理。这些人提刀拿棍,杀了杨昱部将三十七人,最后觉得还不解恨,又把这些人的心挖出来祭奠战死的士兵。
依托在坚城之中,陈庆之也终于占据了主动。
元天穆等人率军包围了荥阳城,陈庆之率三千骑兵出击,奋力拼杀大败元天穆,元天穆、尔朱兆都落荒而逃。
随即,陈庆之乘胜进击虎牢关,虎牢关守将尔朱世隆弃城逃走,通往洛阳的大门被砸开。
虎牢关失守,洛阳无法再守,元子攸君臣向北渡过黄河进入山西。
2天后,元颢以征服者的身份,傲然进入洛阳。
(http://www.94xsds.com/book/406378-1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