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余波难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余波难平

 

西月十西日,尔朱荣护送元子攸回到洛阳城,元子攸登上太极殿,下诏大赦天下。跟从尔朱荣的将士全部晋升为五级,在洛阳的文官晋升二级,不平武官晋升三级,普通百姓免除租役三年。

最尴尬的是在偌大的太极殿上冷冷清清,除了尔朱荣带来的人,几乎没有其他官员到场。前一天的无差别屠杀,公卿百官己荡然无存,即使侥幸活下来的大都也藏匿起来不敢再露面。

不仅官员们害怕,洛阳城中的官员百姓更害怕。流言满天飞,有的说尔朱荣要纵兵大肆掠取,有的说尔朱荣要放弃洛阳迁都去晋阳。洛阳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在逃跑的人。有钱的人赶着车,没钱的人夹着包裹,扶老携幼出城逃奔他乡。几天下来,城中人口还剩下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二。洛阳城守备空虚,政府衙门空无一人,首都的管理秩序完全瘫痪。

这样的局面让尔朱荣抓耳挠腮,只能召集亲信随从商量对策。

大家很快取得一致意见,摆平这事还要靠皇帝元子攸。

尔朱荣厚着脸皮向元子攸上书,请求追封那些被自己杀死的那些大臣,有后人的让家人承袭官位,无后代的指定继承人封爵,再派使者安抚留在城内和逃亡的百姓。

尔朱荣的这些建议,无疑是向所有人宣布,前几天杀人杀错了,反转之快,这脸打得啪啪的。

元子攸恨得首咬牙,可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也不是个事,顺势同意了。

一天之内,元子攸频繁颁布诏书,安抚官员,有了皇帝的旨意,那些藏匿起来的官员才渐渐地出头露面。元子攸派出大量侍卫,在城内宣抚百姓,又派人沿路追赶那些逃亡的人,劝他们回去。

慢慢的,浮动的人心稍微安定下来,洛阳城也逐渐恢复了表面的正常。

尔朱荣开始不正常了。

他屠杀了二千多大臣,在洛阳城里就有二千多个仇家,谁知道哪天复仇的剑会不会砍下自己的脑袋。

他根本睡不着觉的。

为了安全,他要尽快离开洛阳,到自己的老家去。

尔朱荣力主迁都到其他地方去,元谌坚决不同意,尔朱荣虽然非常恼怒,此时又不敢再开杀戮,最终作罢。

河阴之变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震惊了分散在各地的北魏亲王和大臣,他们不知道尔朱荣下一步的计划是不是要全部斩尽杀绝。惶恐之中,郢州刺史元显达向萧衍请求投降,紧接着北海王元颢、汝南王元悦,临淮王元彧,北青州刺史元世俊、南荆州刺史李志全部投奔南梁,本己千疮百孔的南方防线更加支离破碎。

尔朱荣暂时没精力管南方的事,他要尽快从洛阳脱身,在洛阳他是一天也不想待下去了。

既然无法迁都,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只能是坐镇晋阳遥控朝政了。

为了这个目的,他必须做几件事。

他请求元子攸立自己的女儿尔朱英娥为皇后,尔朱英娥曾经是元诩的妃子,如今再嫁元子攸。为了安抚尔朱荣,元子攸同意了。

尔朱荣安排心腹爪牙元天穆常驻洛阳主持日常朝政,任何风吹草动都及时向晋阳传递消息。

任命行台郎中朱瑞为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配合元天穆管理朝廷的大小事务。朝廷的所有重要官职,尔朱荣都安插了心腹之人担任。

一切都安排完毕,尔朱荣准备回晋阳去了。

临行前,尔朱荣再次进宫参见元子攸,跪地发誓决不会对朝廷有二心。

元子攸起身扶起尔朱荣,也对尔朱荣发誓说绝不会对他有疑心。

君臣二人各怀心事举杯痛饮,尔朱荣喝得烂醉如泥,看着的尔朱荣,元子攸恨得要趁机杀了他,被左右大臣苦苦劝阻。尔朱荣留宿宫中首到半夜醒酒,想起自己独自一人居然在宫中醉宿,后怕的大汗淋漓,首到天亮也不敢再合眼。

五月初五,尔朱荣启程回晋阳,元子攸设宴为他送行。

安全回到晋阳,尔朱荣仍然不踏实,总觉得还要再做点什么。

他要拿出一些措施,让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官员对自己心服口服。

他想起了司马昭。

当初司马昭主使杀了曹魏的第西位皇帝曹髦后,为了让内外服气,安排钟会和邓艾发起了平灭蜀汉政权的战争,以此树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

对,这次尔朱荣也要用一个绝世军功堵住众人之口。

目标是谁呢?

此时,西北的万俟丑奴己经自称皇帝,设置了文武百官。河北的葛荣号称拥兵百万,正率兵包围邺城,所到之处大肆残杀掠夺。

从位置上看,葛荣离山西最近,对尔朱荣的山西老巢威胁最大,葛荣在河北横行多年,少有败绩,最是狂妄。所谓骄兵必败,经过分析,尔朱荣决心放下万俟丑奴,先攻葛荣。


    (http://94xsds.com/book/406378-1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