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经略河北(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章 经略河北(3)

 

还没等拓跋珪在信都喘口气,他的大后方又乱了。

这次闹事的是没根的侄子丑提,他原来受命在山西督军,听说自已的叔父降燕,十分害怕哪天拓跋珪把自已砍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竖起叛乱的大旗,打算带兵回草原。

眼看着老家要出事,拓跋珪马上意识到危险,一边安排山西各地阻挡丑提,一边派人和慕容宝议和,他要腾出手去对付丑提。

慕容宝也从没根那也知道了丑提的事,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拒绝了拓跋珪开出的议和条件。

慕容宝和拓跋珪要打一仗,出出胸中压抑已久的恶气。

为了解决军队数量不足的问题,慕容宝也下了血本,拿出皇宫中所收藏的全部珍宝,在加上宫内所有的宫女,打成大包作为奖赏条件,到各地招募男丁入伍。有财宝和美女,谁看着不眼馋?市井无赖,地痞恶霸、强盗土匪纷纷加入,就这样,加上原来城中防守的军队,慕容宝十分豪气地拼凑了十二万步兵、三万七千骑兵,列阵于滹沱河北岸,阻挡住拓跋珪的北归路线。

拓跋珪带领的魏军匆匆来到了滹沱河南岸扎营,两军再次隔岸对峙。

这是个似曾相识的场景,仅仅两年前,同样在河岸边,同样的对峙,同样的主帅,但攻守局势早已易手。拓跋珪已经从蜗居在北部边陲的部落首领成为一个直接攻击燕国心脏的一代人杰,燕国的核心腹地早已被北魏铁骑反复践踏的零落不堪,与之失去的还有慕容皇族号令天下的权威。

造化实在弄人。

现如今,一个归心似箭,一个扼守疆土,都要再来一次硬碰硬。

兵法有说,归师勿遏。

可兵法也说,要以逸待劳。

书上正反怎么说都有道理,究竟谁胜谁负,就看各自统帅才能。

慕容宝首先发起进攻,这次的攻击方式确实很有水平。

他选出1万多名敢死队员,趁夜黑风高渡过滹沱河,分兵几路对拓跋珪大营发起冲击,一边砍人,一边大声呼喊,捎带手顺风放火。

魏军毫无防备,不知道来了多少人,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顿时大乱。睡梦中的拓跋珪在混乱中被吵醒,等完全清醒过来敌人已经达到了帐篷口,幸亏年轻仗着腿脚利索,拓跋珪在亲兵的保护下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弃营而走。拓跋珪一跑,缺了主心骨的北魏士兵更是四散而逃,眼看燕国就要取得久违的大胜。

但一切有变化了。

进入魏军大营的敢死队员,很多都是临时拼凑的亡命之徒,都是为钱而战,砍人的同时,还不忘抢钱抢东西。毕竟拼着命跑过来打仗,不就是为了钱吗,眼前这样一个捞外快的机会岂能放过。

好东西谁都想要,抢着抢着,难免发生冲突,先是骂骂咧咧,推推搡搡,之后发展到几个脾气暴的,恼了就直接抡起大刀片子招呼。越打越上头,魏军在哪已经不重要了,要不要继续追击也不重要了,眼前这些和自已抢夺财宝的人就是敌人。

顿时,燕军自乱。

要是一般人,被对手偷袭后能逃出生天,赶紧跑得越远越好,什么也顾不上。

军队吃了败仗,主将跑了,士气没了,兵败如山倒那不是靠一个人能扭转乾坤的,能反败为胜的古今战例,掐着手指头都能算出来。

“五万人上去,不到三天就完了,就是五万头猪,共军三天也抓不完。”这是楚云飞的名言

偏偏拓跋珪不是一般人,他是跑了,但没跑多远就停住了。

“袭营的人没追过来啊?”

能在慌乱中使自已冷静下来,这是一个统帅最基本的素质。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拓跋珪找了个土坡站上去仔细观察营寨里的动静,看到燕军正在相互砍杀,拓跋珪意识到翻盘的机会来了。

他马上命令身边的人击鼓,又燃起火把,正在四散奔逃的魏军士兵听到熟悉的鼓声,顺着火光逐渐聚拢起来,拓跋珪马上重新整编队形,任命将领,稳定军心,刚刚还如同散沙一样的败兵,在这位年轻的主帅身边,又迅速凝聚成一个能砸碎任何敌人的铁拳。

看着还在营寨内内斗的燕军,拓跋珪毫不客气,带着重组好的军士又杀了回来。

刚才让你们占了便宜,现在要你们加倍偿还。

一个反冲击下来,燕国士兵全线崩溃,敢死队员也怕死,抢到的东西也不要了,狼狈逃回滹沱河北岸。

胜负在转瞬之间逆转。

从来不肯吃亏的拓跋珪,马上整顿魏军在早上渡过滹沱河向燕军发起冲击。

面对正在渡水逼近的魏军,燕军的反登陆作战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仓皇之下慕容宝只能率兵向中山城逃跑。拓跋珪不可能犯和慕容宝一样的错误,死死地咬住燕军不放,慕容宝叫苦不迭,几次布阵和拓跋珪厮杀没占到半点便宜,眼看追兵紧跟太急,慕容宝继续发挥腿长的优势,带着2万骑兵直接跑路,剩下的燕军重蹈了参合陂的覆辙,成了魏军嘴里的肥肉,在铁骑的几轮横扫下,各自奔逃。不巧天降暴雪,疲惫不堪的燕军士兵大批冻死,倒毙在平原上累累相籍,被俘的燕国朝臣士兵不计其数。

此战后,吃的满嘴流油的拓跋珪底气大涨,而慕容宝彻底丧失了和拓跋珪再战的勇气。

连吃败仗的慕容宝,龟缩在中山城里的日子不再露头,日子非常难过。

他除了忧虑城外虎视眈眈的拓跋珪,还要担心皇族内部觊觎自已皇位的人。

谁也不能怪,慕容宝只能怪自已的老爹慕容垂太能打了,也太能生了。

老爹太能打,短短几年打下这片江山,让很多人都眼馋,总想从中分一些实惠。

这位老爹还是老当益壮的典型,光儿子就生了九个,在慕容垂六十岁时,还生下了他最小的儿子慕容熙,慕容熙比慕容宝小了整整三十岁。

慕容宝的大哥慕容令,最像慕容垂,也最得慕容垂喜欢,只可惜少年才高,被前秦的王猛用金刀计算计,死于借刀杀人之计。可以说,如果慕容令还活着,这皇位一定和慕容宝没啥关系。

慕容农和慕容隆都是一等一的将才,一个是慕容宝的二哥,一个是慕容宝的四弟,这哥俩跟随慕容垂复国,平定江山战功卓著,和慕容宝的关系很好,是慕容宝极为倚仗的兄弟。

慕容宝最不放心的是自已同父异母的五弟慕容麟,这个慕容麟是有前科的,为人阴鸷狡诈,开始并不受慕容垂的重视。慕容垂在前燕时受到慕容评的陷害,走投无路的他本计划回到龙城自保,没料到慕容麟把自已父亲的行踪计划出卖给政敌,绝境之下慕容垂只能转投前秦苻坚。前秦丞相王猛想用 “金刀计”除掉慕容垂,导致慕容垂长子慕容令亡命前燕,慕容麟再次出卖兄长慕容令,慕容令在前燕境内被捕杀。慕容垂复国时,慕容麟倒也出了大力,现在燕国的都城中山城,就是慕容麟打下来,因此重新得到慕容垂的信任,封为赵王。在参合陂战前,慕容麟属下假借慕容垂死讯,想立慕容麟为帝。如今在中山城内,后燕尚书郎慕舆皓又阴谋刺杀慕容宝拥立慕容麟,没有成功,慕舆皓便砍开城门逃奔魏军。慕容宝对慕容麟最不放心,时刻警惕。

至于最小的弟弟慕容熙,当时还太小,属于走哪跟哪的人,慕容宝还比较放心。不过他这个最小的弟弟,下手却最狠,之后慕容宝有五个儿子都死在了他的手里。


    (http://94xsds.com/book/406378-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