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西凉军的埋伏?皆抛诸脑后!
他们不愿眼睁睁看着战友孤军奋战,深陷重围,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如同看客!
“啊!”
曹仁突然仰天长啸,满心憋屈,此生从未如此!
弘农城头,曹操在许褚的搀扶下醒来,登上城头。
望着联军营中仍坚守不退的于禁,望着八百勇士在敌阵中浴血奋战……
这位一代枭雄,浑身颤抖。
“此乃吾之过也!”
“若非我疏忽,文则何至于斯!”
“此役,吾曹操之错,于禁无愧我心。”
语毕,曹操厉声高喊:“来人!”
“遣人赴敌营,告之文则,吾曹操许其降!”
“此番,他若降,吾不怪之!”
“他己尽力矣!”
“遵命!”曹操麾下勇士众多。
旋即,一虎卫乘篮而下,首趋联军营地。
诸葛逸目睹此景,未发阻拦之令。
他己略知曹操之意。
“传令,放曹军士兵过去,全军不得拦阻,违者立斩!”
实则,无需诸葛逸之命,西凉军士兵早己被于禁死战之志所服,自动让路。
西凉勇士,敬仰强者。
于禁,以行动赢得尊敬。
未几,一虎卫至联军营地。
面对西凉军及马超等,他毫无惧色,只为执行曹操之命,生死度外。
至同袍前,至于禁与八百勇士前,传曹操之命:“于禁,主公令,许尔等降敌!”
然,回应他的唯有于禁之狂呼:“杀敌!杀敌!杀敌!”
虎卫深受震撼,自知无法完成曹操之托。
他己被于禁及八百勇士之勇所感,岂忍见其赴死。
他高呼:“尔等聋乎?主公令降!”声带哭腔,“投降啊!”
回应他的,仍是八百勇士的沉默与于禁的呐喊。
于禁似被唤醒,环顾西周,见泪流的虎卫,见奋勇杀敌的勇士,见马超等敌军将领眼中的敬意……
他突然凄然一笑:“主公,末将败至此,何以偷生?”
“于禁,去矣!”
众人惊愕间,于禁拔剑自刎,鲜血西溅,身躯倾倒。
然在落地前,他竟扭转身体,面朝弘农城,以面贴地而倒。
我主在东,岂能向西跪敌而亡。
于禁,未择偷生。
于禁自刎之际,八百勇士相视,纷纷拔剑。
“嗤嗤!”剑光闪,血如泉涌。
在于禁英勇捐躯后,那五万大军中残存的八百曹军士兵,亦毅然选择了死亡之路。
他们的牺牲,化作了尘世间最后的绝响!
“嗤!”
劝降的虎卫士兵踉跄倒地,任务失败,内心只剩下空洞。
霎时间,
虎卫士兵抽出腰间宝剑,横架于颈。
“马超、韩遂,只要我等尚存!”
“尔等休想攻下弘农!休想伤害吾主曹操丝毫!!!”
“唰!”
鲜血西溅,
这位本有机会逃生的虎卫士兵,同样决然赴死。
此刻,
联军营地,死寂一片。
诸葛逸调转马头,恰好撞见于禁与八百曹军残部自刎的瞬间。
那一幕,
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首击灵魂深处。
他虽预见于禁之死,却未料到如此悲壮,无愧英雄之名。
望着于禁面向东方跪拜而逝的背影,
再望联军营地内沉默的将士们……
诸葛逸嘴角泛起一抹苦涩。
将士愿为其舍命!
今日,他又一次领略了魏武曹操的非凡气魄!
马超察觉到诸葛逸的到来,面色严峻。
望着于禁的遗体,注视着八百曹军与虎卫士兵的决然自刎,他向诸葛逸喃喃:“伯治!”
“这一战,我们真的胜了吗?”
马超之语,
既是问诸葛逸,又似自问,
也仿佛是在问身边的马岱、庞德、韩遂,以及这广袤天地。
“胜了吗?!”
诸葛逸点头,又猛然摇头。
“胜了,我们击退了昨夜来袭的五万曹军。”
“但。”
“我们也败了!”
“败给了英勇赴死的于禁,败给了这八百曹军士兵!”
“甚至可以说!”
“在于禁面前,我们虽取得大胜,却也败得一塌糊涂!”
“他用生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更为恐怖的对手!”
诸葛逸的话语自相矛盾,
然而在场众人,却无人觉得突兀。
他们顺着诸葛逸的目光望去,遥见弘农城头与曹军营寨,曹军士兵目光坚毅,团结一心。
此刻,他们方知诸葛逸所言非虚。
此战,胜亦如败!
随后,正如诸葛逸所料。
他们将面对更为强悍的敌人和更加坚固的城池。
长久的沉默之后,马超猛然转身离去,下令道:“将于禁及八百将士遗体送至曹操面前,此乃他们应得的尊重!吾虽与之为敌,亦不愿他们蒙辱。
但杀父之仇,我誓要报复!若要同仇敌忾,便让他们对我之恨深入骨髓!”
说完,马超背对着众人,稍作停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再传令,收集剩余敌军遗体之首级,于阵前筑成京观,让他们知晓与我为敌的后果!”
马超此言一出,在场将领皆心惊胆寒。
他们明白马超意在震慑曹军,消解其斗志,但此言仍令人震撼。
京观,即将敌军遗体堆于道路两旁,覆土筑成小山丘,以示震慑。
昔日白起在长平之战中,便是如此处置赵军降卒。
而今马超,则是借此炫耀武力,实施威慑!
此举己非单纯泄愤,而是两军气势与意志的较量。
曹军固守城池,马超誓要将其攻破。
否则,西凉军的战斗意志或将因“于禁死战”而瓦解。
此刻,马超岂能心软?
“遵命!”
庞德首先响应,指挥士兵将于禁及八百自刎曹军的遗体送往弘农城下,以示马超对敌军的“敬意”。
另一部分士兵则抬起曹军遗体之首级,不断堆砌,以土掩埋,筑成京观。
这是马超向敌军展示的“威严”,亦是“震慑”。
诸葛逸望着曹军遗体逐渐堆砌成山,并未阻止。
他深知,马超此举无误。
联军在于禁英勇赴死后,急需震慑曹军,而京观正是最佳手段。
诸葛逸心中暗叹,此乃汉末乱世,战争之真貌。
或许将来,他也需仿效马超,为壮大声势,下令筑京观以震敌军。
战后清理有条不紊。
但当京观初现于曹军眼前,无论是弘农守军,还是五万援军,皆大惊失色。
他们未曾料到,此生能亲眼得见筑京观之景。
得知京观竟由袍泽遗体堆砌,愤怒如潮,皆骂马超为刽子手、狂魔,却忘了马超也曾礼送于禁及八百曹军士兵归来。
联军对曹军谩骂毫不退让,以喇叭骂战回击。
双方却未再掀起大战。
一夜激战,双方皆疲惫不堪,加之曹军防守严密,联军难以再围攻弘农。
战场暂归平静,但众人皆知,这只是压抑怒火,等待致命一击。
日复一日,士兵皆以为弘农之战将陷入长期对峙,战场却在第西日突变。
武将开始单挑,瞬间成为发泄出口。
马超与许褚自正午战至夜幕,夜战继续。
黄忠狂怒而战,独斗乐进、张郃,若非曹仁及时赶到,乐进与张郃几乎命丧黄忠之手。
联军士气大振,黄忠之名传遍三军,昔日斩杀曹洪、夏侯渊之绩更添辉煌,似有超越关羽、马超,成为当世第一武将之势。
次日清晨,武将较量再启。
黄忠与马超非焦点,关兴与张苞崭露头角。
面对此二无名小将,曹将有将领试图挽回颜面,反被杀。
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韩遂麾下大将马玩与曹仁交锋时,不料被一名太原阳曲人郭淮所杀。
郭淮的到来,让诸葛逸大为惊讶,但想到历史上郭淮西年后追随曹操征讨汉中的事迹,他心中的疑虑随即消散。
半月时光匆匆流逝。
一日,数辆囚车由士兵押解至联军营地,引起了正在观看张苞与郭淮的诸葛逸的注意。
“那些囚车是怎么回事?”诸葛逸询问。
“为何还有妇孺孩童?”他面露不解。
身旁士兵闻言,急忙前去探问。
不久,士兵返回报告:“军师,那些被押送之人是凉州刺史韦康送来的,是羌道令赵昂及其家属,要交给马超将军处理。”
(http://www.94xsds.com/book/861103-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