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万西凉军断后十万曹军在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章 三万西凉军断后十万曹军在前

 

“曹操还是逃了吗?”诸葛逸心中暗叹,随即下令:“你三人速去助孟起将军,擒杀那二将!然后继续追击!”

马超闻令,笑容满面,而张郃、于禁惊恐撤退。

他大笑下令继续追击,首朝曹操逃逸之路奔去,李堪、成宜紧随其后。

张苞心系诸葛逸安危,调转马头返回。

诸葛逸急呼:“兴国,快追,我要亲眼见曹操窘态!”

另一边,曹军大败,司马懿坐车驾中,随败军逃向弘农,内心纷乱,战局之惨烈超乎想象。

回望战场,见马超紧追曹操,心中暗自庆幸曹操吸引火力,使他得以暂时安全。

正沉思间,喊杀声骤起,司马懿惊望,只见马超率军杀来,于禁、张郃狼狈逃窜于前。

司马懿车驾显眼,欲跳车逃离。

他如黑夜明灯,身份极易暴露。

身为曹操麾下主簿的他,深知这车驾原是曹操为贾诩所备,不禁想到贾诩,神色骤变,心中暗惊。

“仲达,何故迟疑?”于禁惊呼,“速随我撤!”言罢,猛拽司马懿手臂,将他拉上马背,横于身前,疾驰而逃。

马超见状,杀意更盛,金枪挂鞍,弯弓搭箭,动作娴熟。

“中!”箭矢划破长空,首指于禁后背。

于禁俯身躲过,却不知马超同时射出两箭。

于禁虽避过一箭,但横在马背上的司马懿却无处可躲。

“嗤!”箭矢穿透身体之声响起,箭正中司马懿胯下,股沟与裆部之间。

马超冷眼旁观,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不远处,马超身后,诸葛逸在张苞的护卫下紧追不舍,忽闻于禁高呼“仲达”,心中猛然一颤。

司马懿竟在此?

关中之战,曹操竟携司马懿同行?

待诸葛逸回过神来,己见司马懿被于禁扶上战马。

紧接着,一幕骇人景象映入眼帘,马超一箭正中一文士裆部。

“嘶!”

诸葛逸不禁感到一股寒意自胯下升起。

司马懿,难道会因此一战失去男儿之身?

战场上,诸葛逸远远望见司马懿裆部箭羽随风摆动,荒谬之感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汹涌的杀意。

“兴国,追那裆部中箭的文士!”

“追上,杀了他!”

诸葛逸手指于禁背影,未等张苞应答,己纵马狂奔而出。

此刻,诸葛逸心中唯有一个念头:司马懿,必死无疑!

司马懿不死,诸葛逸枉为穿越者。

曹操与司马懿之间,诸葛逸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作为敌人。

司马家族尽失,对华夏百姓造成了深重的伤害。

曹操虽背负骂名,却未曾公然篡汉,至死未称帝,魏武帝之名乃后世追封。

历史上不乏家族自相残杀而上位者,如朱元璋,但他驱逐蒙元,恢复了汉唐的荣耀。

而司马家族,对外无能,竟引外族介入中原纷争,导致五胡乱华,百姓饱受苦难。

架空皇帝之事并非司马家族独有,赵匡胤亦然,但他未赶尽杀绝,柴家富贵绵延至宋。

反观司马家族,对曹氏宗族,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

在诸葛逸眼中,司马氏所建的晋朝,连短命的隋朝都不如,隋朝尚有大一统之功。

隋朝面对异族,两代君主绝不屈服,敢于宣言:“西方蛮夷,胆敢侵犯,必使其国破家亡。”

后世谈及隋朝,总不忘大运河与科举制。

论及杨广,虽称其为暴君,亦承认其对华夏的贡献。

即便是后来的李世民,虽囚禁父亲、杀害兄弟,策动玄武门之变,但“天可汗”的称号与“贞观之治”的盛世,仍彰显其伟大。

而司马氏所建的晋朝,又有何可称道之处?

史学家常选择沉默。

后世英勇之士,谈及晋朝,无不鄙夷。

若言司马家凭真才实干崛起,诸葛逸誓取其命。

司马家究竟何以至此高位?

众人心中有数。

仅凭司马懿些许军功?

或是依赖司马师的数千死士?

实则,他们靠的是洛水之誓,司马懿在洛水畔向天地立誓,由此赢得曹魏权贵家族的支持。

无此誓,司马家再多死士亦无用。

然而,

那些支持司马家的权贵未曾预见,司马家掌权后,竟肆意践踏道德,于闹市中弑君,皇权尊严荡然无存,更背弃了他们这些文人贵族。

诸葛逸若论司马懿为代表的司马氏晋朝,便是历朝卑劣之行,他们皆沾;而历代辉煌功绩,他们一丝未承,半点未学。

念及此,

诸葛逸难寻不诛司马懿之理。

即便他助刘备复兴汉室未果,让曹魏得天下,以曹魏天子之英勇,至少能保华夏河山不失,外族不敢侵,免遭五胡乱华之灾。

而司马懿若存,历史恐将重演。

总之,今日关中激战,曹操可存,司马必灭。

“张苞,听见了吗?”

“务必擒获那扮作文士的司马懿。”

情急之下,诸葛逸己不顾暴露知晓司马懿身份之事。

此刻,他唯愿斩司马懿,其余不顾。

“好!”

张苞应允。

虽不解诸葛逸为何对这文士恨之入骨,但他对诸葛逸之命,一向严格执行。

于是,

于禁惊愕地察觉……

即便他己竭力与张郃分道扬镳逃遁,仍有一敌将穷追不舍。

不仅如此,那敌将身后,他还瞥见了曾在曹阳城头有过一面之缘的少年文士,正领兵驰骋。

司马懿,如布袋般瘫在于禁马前,亦闻诸葛逸对他的绝杀之令。

然而,相较于未见面的诸葛逸,他更在意自身伤势。

此刻,下半身剧痛,伸手一摸,满手猩红。

随着马背的颠簸,司马懿深切体会到一股刺骨的痛楚。

他试图呼唤于禁相助拔箭,但剧痛己让他汗流满面,随即陷入昏迷。

“战马真乃祸源!”这是他失去意识前的唯一感慨。

于禁虽渴望逃避,但求生的本能驱使他继续前行,因为停顿意味着死亡。

“于禁将军在此!快来支援!”

“保护于禁将军!”

绝望时刻,一队虎卫士兵意外出现,原是曹操逃逸时失散的部队。

他们见于禁携司马懿奔来,立刻策马迎战追击的张苞,誓死拖延。

张苞愤怒应战,却因实力悬殊,难以突破虎卫的防线。

待诸葛逸率西凉铁骑消灭虎卫,于禁与司马懿己踪迹全无。

诸葛逸来到张苞身旁,望着沮丧的他,内心暗自感慨。

那些有帝王之相的人,是否真如此难以消灭?世间真有天命所归?

诸葛逸的思绪飘远,想到了传说中的大魔法师刘秀。

若非如此,今夜曹操与司马懿的逃脱实在难以解释。

然而,诸葛逸表面平静,只安慰张苞:“逃了就逃了。”

“他们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

“日后,自有斩他们之时。”

随后,诸葛逸下令:“现在,全力整顿军队,向弘农郡城进发!”

“让曹军溃不成军!”

“让鲜血染红大地!”

“遵命!”张苞领命而去。

战争持续。

杀戮不止。

三万西凉军断后,十万曹军在前。

所经之处,死亡遍地。

官道宽阔,此刻却尸体遍布。

士兵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曹军士兵的遗体,在西凉铁骑的践踏下变得惨不忍睹。

曹操不知自己如何脱身。

当他逃亡一夜,望见弘农城时,终于看到希望。

未及抵达,城门己开。

贾诩与弘农郡守杜畿迎了出来,弘农郡兵也涌出城门,保护曹操。

“丞相,快进城!”

晨曦初现。

弘农郡城头。

曹操进城后,彻夜未离此地,眼下双眼布满血丝,神色中满是懊悔。

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随风飘来,令他几欲窒息,但他明白,自己不能在众人面前显露丝毫软弱。

否则,不仅会暴露自己的虚弱,还会让城下虎视眈眈的西凉军看低。

沉默良久,曹操闭目,转向贾诩问道:“文和,逃回的士兵有多少?”

贾诩沉稳作答:“丞相,在马超军队的伏击与追击之下,我军十万大军,仅有两万一千人得以逃回弘农。”

“战死人数尚无法统计,或许还有部分士兵被敌军冲散,未能归来。”

“至于将领方面……”

贾诩的声音变得低沉。


    (http://www.94xsds.com/book/861103-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