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扛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扛住

 

银白球拍的震颤带着东京训练馆的消毒水味,林茂羽走在2021年东京奥运村的石板路上时,17枚时空钥匙的共鸣比深夜训练时更沉。拍框上残留的陈雨菲反手训练的能量,正与奥运村西北角的某种低频震动呼应——那是媒体中心的打印机声,混着齿轮转动的“咔哒”,裹着东京盛夏的蝉鸣,黏在谌龙左肘的新肌效贴上。

奥运村的樱花树早己落尽,枝头的蝉鸣却像涨潮的海水,一波波漫过运动员公寓的阳台。中国羽毛球队的公寓在3号楼2层,走廊尽头的公告栏上贴着打印的赛程表,女单签表上陈雨菲的名字被红笔圈出,旁边用铅笔写着“加油”,字迹被空调风吹得有些歪斜,边缘却泛着极细的暗紫色,像被齿轮啃过的纸。

“齿轮能量在借‘集体期待’扩张。”林茂羽靠在公寓走廊的栏杆上,指尖在“真实数据”面板上滑动。屏幕里跳动着非赛场的参数:【中国羽毛球队 - 集体焦虑值:68%(高于往届奥运23%)】【媒体报道关键词:“必须夺冠”“复仇”“不容有失”(占比71%)】【暗紫色雾浓度:0.5mg/m3(聚集在公告栏和餐厅区域)】。

公寓楼下的自动贩卖机旁,放着个回收箱,里面堆满了矿泉水瓶,瓶身上的“东奥”字样被运动员的指痕捏得变形。林茂羽放大回收箱的投影,其中一个瓶底有处不明显的凹陷,形状像14齿齿轮的齿牙,与1934年全英赛的齿轮印完全吻合,凹陷里积着暗紫色的粉末,是齿轮能量与汗水的结晶。

早餐时的阴影

清晨六点的运动员餐厅,不锈钢餐盘碰撞的脆响里,混着不协调的机械嗡鸣。谌龙的燕麦粥里浮着半片羽毛,是他昨天训练时从球拍上震落的,羽轴上有个极细的齿轮压痕,正随着粥的热气缓缓转动。他用勺子拨开羽毛的瞬间,“真实数据”弹出一组记忆碎片:2016年里约奥运夺冠后,他在混合采访区被记者追问“能否卫冕”,当时的焦虑情绪正顺着记忆纹路往2021年蔓延,像冷雾漫过石板路。

“龙哥,看今天的新闻了吗?”陈雨菲端着餐盘坐在对面,右膝的肌效贴边缘卷了起来,露出下面淡青色的瘀伤。她把手机推过来,体育新闻的标题用加粗黑体写着:“谌龙需顶住‘双卫冕’压力,陈雨菲肩负女单复兴重任”,标题旁的配图里,两人的表情被P得异常严肃,眼神像结了冰的湖面。

林茂羽注意到,手机屏幕的反光里,有个14齿齿轮的虚影正在缓慢转动,与谌龙粥里的羽毛形成呼应。谌龙滑动屏幕的手指突然顿了顿,左肘的肌效贴下泛起暗紫色的雾,像被新闻标题烫到般缩了缩。“别信这些。”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把自己餐盘里的煎蛋夹给陈雨菲,“咱们吃好训练好,比啥都强。”

餐厅西北角的电视正播放着往届奥运回顾,画面切到2008年北京奥运林丹夺冠的瞬间,解说员的声音突然变调:“只有完美的胜利才配得上奥运舞台”,这句话里的“完美”二字带着暗紫色的尾音,与1934年校准者的“绝对效率”论调重合。陈雨菲的筷子突然掉在餐盘上,右膝下意识地往桌底缩了缩,暗紫色的雾在她脚边凝成细小的齿轮屑。

媒体中心的暗流

上午十点的媒体中心,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像密集的雨点,砸在混合采访区的红色地毯上。谌龙刚结束适应性训练,被记者围在中央,麦克风几乎戳到他的嘴边。“请问您如何看待‘必须卫冕’的舆论压力?”“面对年轻选手的冲击,您是否觉得体能是最大短板?”“如果输给安赛龙,会认为是职业生涯的失败吗?”

问题像带着倒刺的箭,扎向谌龙的左肘旧伤。林茂羽站在采访区的隔离带外,看见他左肘的肌效贴下,暗紫色的雾正随着每个问题膨胀,14齿齿轮的虚影在他背后的背景板上若隐若现,背景板上的“激情奥运”字样被齿轮印啃得缺了角。

“我只是尽力打好每一场球。”谌龙的声音很稳,右手却下意识地按了按左肘,这个细微的动作让齿轮虚影淡了些。他突然提起2017年格拉斯哥世锦赛,“那年我输了半决赛,但学到的比赢球还多。”这句话像块石头,投进记者们预设的“必须夺冠”剧本里,激起一阵短暂的沉默。

林茂羽的“真实数据”面板跳出绿色提示:【谌龙 - 心理防御值:78%(上升15%)】【暗紫色雾浓度:0.4mg/m3(下降0.1)】。他注意到,谌龙回答时,指尖在麦克风线上轻轻敲击,节奏与2017年格拉斯哥赛点时的呼吸频率完全一致——那是疼痛教会他的平静,像蝉鸣里藏着的安宁。

媒体中心的打印机突然卡纸,吐出的稿件上,“谌龙”二字被齿轮状的墨痕覆盖,旁边的“陈雨菲”名字旁,粘着根极细的羽毛,羽轴上的齿轮压痕正随着打印机的震动转动,像在改写名字的笔画。

午后的康复室

奥运村的康复室里,理疗床的皮革味混着药膏的清香,在空调风里打着旋。陈雨菲趴在理疗床上,右膝的肌效贴被理疗师轻轻撕下,露出下面淡青色的瘀伤,形状像片被踩过的羽毛。理疗师的手法带着南宁红土的韧劲,拇指按压的力度从5kg慢慢减到3kg,顺着旧伤的边缘画着圈,像在安抚躁动的齿轮。

“2019年南宁之后,你这右膝就没彻底好过。”理疗师的声音很轻,手里的超声波仪器正发出“滋滋”的轻响,声波频率恰好与齿轮转动频率相反。陈雨菲的右膝随着声波微微震颤,暗紫色的雾从毛孔里渗出,被仪器的蓝色光晕照得透明,像融化的冰。

林茂羽站在康复室的观察窗旁,“真实数据”显示:【陈雨菲 - 右膝韧带弹性:68%(上升5%)】【心理焦虑值:42%(下降18%)】。康复室的墙上贴着张手写的便签,是谌龙昨天留下的:“疼是提醒你,别硬拼”,字迹被药膏溅得有些模糊,却透着股过来人的暖意。

理疗结束后,陈雨菲在康复室的镜子前做了套反手动作,右膝的转动角度比早上大了2度,带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她拿起手机,给妈妈发了条消息:“这里的蝉鸣很好听,像家里的夏天。”发送键按下的瞬间,手机屏幕上的齿轮虚影闪了闪,彻底消失在蝉鸣里。

傍晚的战术会

中国羽毛球队的战术会在奥运村的会议室召开,投影仪的光束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像被阳光照到的齿轮屑。屏幕上播放着戴资颖的比赛录像,她的网前假动作被慢放了三倍,教练用红笔在屏幕上标注:“注意手腕转动的0.3秒延迟”,这个时间点恰好与约根森2011年假动作的延迟吻合,带着跨时空的技巧共鸣。

“戴资颖的假动作其实有规律。”谌龙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指着屏幕上的某个瞬间,“她在网前摸球时,左脚尖会先抬1厘米,这是要放小球的信号。”左肘的肌效贴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颤动,暗紫色的雾被他的专注压得贴在皮肤上,像臣服的影子。

陈雨菲的笔记本上,画满了各种战术箭头,反手区的箭头旁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嘴角咧得很大。她突然抬头问:“龙哥,你2016年里约决赛前,紧张到睡不着吗?”谌龙笑了,左肘的肌效贴卷了边:“何止睡不着,还在奥运村的花园里数了半夜星星。”

会议室的空调突然停了,蝉鸣声从窗外涌进来,像潮水漫过沙滩。林茂羽的“真实数据”面板跳出新的参数:【团队协作值:89%(上升12%)】【齿轮污染度:2%(下降1%)】。投影仪的光束里,17枚钥匙的能量与蝉鸣、战术讨论声、旧伤的轻响混在一起,凝成股温暖的流,像奥运村的夏夜般安宁。

深夜的花园

奥运村的中央花园里,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石板路上拼出羽毛的形状。林茂羽坐在花园的长椅上,银白球拍的拍框映着远处训练馆的灯光,17枚钥匙的共鸣比任何时候都更柔和。长椅下的泥土里,藏着无数细小的影像:

1934年,全英赛的选手在花园里用木拍练习发球,红土沾在鞋跟上的痕迹与东京的石板路重合;2006年,国际羽联总部的窗外,工人在修剪树枝,剪刀的“咔嚓”声与现在的蝉鸣频率相同;2011年,约根森在全英馆的花园里冰敷膝盖,冰袋融化的水痕与陈雨菲右膝的形状一致;2017年,格拉斯哥的赛场外,谌龙对着夕阳拉伸左肘,影子与此刻的自己重叠。

“齿轮能量最怕的,是这些‘不完美的连接’。”林茂羽摸了摸口袋里的玉佩,龙纹的温度比傍晚高了些。花园的樱花树下,有个小小的石桌,上面刻着历届奥运选手的名字,最新的一行是“2021 陈雨菲 谌龙”,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活气,把14齿齿轮的印子盖得严严实实。

远处的训练馆突然亮起灯,陈雨菲的身影出现在网前,正在练习反手过渡球,白色羽毛球的轨迹在月光里划出柔和的弧线,不像齿轮修正的首线,却总能落在刁钻的角度。谌龙的身影随后出现在场地另一端,左肘的肌效贴在灯光下像枚勋章,两人的击掌声混着蝉鸣,在奥运村的夜空里荡开,像串不断生长的音符。

黎明前的蝉声

离奥运会开幕还有12小时,奥运村的蝉鸣突然变得清脆,像被洗过的琴弦。林茂羽站在3号楼的天台上,看着第一缕阳光从东京湾的海平面爬上来,给奥运村的屋顶镀上金边。中国羽毛球队的公寓阳台,谌龙的训练服和陈雨菲的毛巾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两面小小的旗帜。

银白球拍的17枚钥匙在拍柄内轻轻共振,拍框上浮现出新的参数:【东京奥运会羽毛球馆】【齿轮残留:1.8%】【守护能量:1873年鹅毛+1934年红土+2006年胶皮+2011年假动作+2017年战伤+2019年协作+2021年蝉鸣】。

玉佩的龙纹旁多了行新字:“蝉鸣会停,但夏天的记忆不会。”林茂羽低头望向奥运村的花园,石板路上的羽毛形状光影里,陈雨菲和谌龙正在练习网前小球,右膝的拖影与左肘的肌效贴在光里交叠,像幅未完成的画。

远处的体育馆传来试音的哨声,尖锐却充满力量。林茂羽知道,奥运村的蝉鸣己经在17枚钥匙里留下新的印记,像给齿轮上了把温柔的锁,那些不完美的旧伤、跨时空的共鸣、平凡的关心,都会在赛场上开出属于自己的花。银白球拍的震颤渐渐融入蝉鸣,像无数个时代的羽毛球声,在东京的盛夏里轻轻跳动。


    (http://94xsds.com/book/860736-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