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郑家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郑家风云

 

民国十七年,香城郑家。

香城郑家祖宅中间搭建了硕大的祭棚,这座白棚,远远望去,平空里看见殿角飞檐,真以为添了新建筑。仔细一看,全是白席本色,郑家长媳柳云梅停丧在家,唪经超度,己过五日。院内每天自起更起就派人放哨值班,天明撤岗。白事声势浩大,己成为香城百姓的谈资。深秋的冷雨裹着纸钱灰,檐角悬着的招魂幡被吹得猎猎作响,更夫打着梆子从青石巷经过,梆子声惊起棚顶乌鸦。

“柳夫人第五日了,马上头七。” 刘妈捏着佛珠的手微微发抖,望着供桌上摇曳的长明灯。遗像里的柳氏身着珍珠镶边的素缎旗袍,凤目含威,唇角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早己看穿了这宅院里即将发生的一切。

二更梆子响过,后角门传来轿车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郑通海一身黑色长衫身后跟着裹着黄狼皮大衣的崔姨娘,崔姨娘丹蔻指甲正把玩着一串翡翠朝珠,那珠子原是柳家陪嫁的老物件,据说来自清末宫廷,是经由某位清朝的高官之手流失出宫的。十三岁的郑婉怯生生跟在崔姨娘身后,绣着并蒂莲的裙摆扫过满地白钱,像是要将柳氏的最后一丝痕迹彻底抹去。

“老爷,这不合规矩!” 管家举着白色灯笼迎上来,声音在雨夜里显得格外单薄。他看着郑通海径首走向正厅。

14岁的少女郑玉头顶绑着小辫两端系着白色发绳,几缕碎发垂在莹白如玉的脸颊旁,跪在蒲团上己经几个时辰了。

“吱呀 ——” 正厅门推开,郑玉回头,怒火中烧,猛地掀翻供桌,香灰混着纸钱腾空而起,在烛火映照下宛如一场惨白的雪。“我妈刚没了,你就带野女人进门?” 她的声音尖锐得像是要划破这压抑的黑夜。

“反了天了!反了天了!” 郑通海的巴掌带着劲风甩在郑玉脸上,她的脸颊瞬间肿起,嘴角渗出一丝血痕。“郑家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小丫头片子说话了?!”

崔姨娘娇柔做做地拉住郑通海的胳膊,腕间那抹翠绿刺得郑玉睁不开眼,那分明是母亲最爱的翡翠镯子!“老爷别气,孩子刚没了母亲,说话冲了些……” 她的声音甜得发腻,指尖却有意无意地转动着镯子,像是在炫耀战利品。

“那是我娘的镯子!你凭什么戴着?!还给我!” 郑玉扑上前,却被郑通海一把推开。

“那是爹给我娘的,你别抢,小心弄坏了。” 郑婉怯生生开口,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委屈。

“那是我娘的!我娘的东西!还我!” 郑玉红着眼,像头被激怒的小兽。

崔姨娘假意要摘下手镯,指尖松开的刹那,镯子 “啪” 地坠地,清脆的碎裂声在死寂的灵堂炸开。“哎呀,我手滑……” 她掩着嘴惊呼,眼中却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你,你故意的!爹,她故意摔了娘的手镯!” 郑玉拽住郑通海的衣袖,却被他狠狠甩开。

“够了!一个破镯子,闹什么闹!。管家,收拾下东厢房给崔姨娘和小婉住。” 郑通海的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郑玉跌坐在满地狼藉中,耳边突然响起母亲临终前的呢喃:“小玉,守住郑家,也守住你自己……” 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攥紧掌心的翡翠扳指,指甲深深掐进肉里。

翌日,日光刺破云层,却照不暖郑家大宅的阴暗。郑玉站在二楼回廊,看着楼下父亲将崔姨娘的手按在账本上,又给她戴上一只温润的白玉镯。

“老爷,这月纺织厂的进项……” 崔姨娘娇声询问,指尖轻轻划过账本上的数字。

“嗯,柳家的烂摊子,还得靠崔家靠你帮忙收拾。”郑通海捏着她的脸,笑得宠溺:“都记在你名下。” 说着,他从抽屉掏出地契,重重盖在崔姨娘掌心,“城西的绸缎庄,也给你。”

郑玉浑身颤抖,攥着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翡翠扳指,指节发白。十年前,母亲就是戴着这枚扳指,在十里洋场的商战中杀出血路,将郑家绸缎庄开到了上海滩。

前厅传来崔姨娘银铃般的笑声,与灵堂里铜铃相撞的呜咽交织在一起,郑玉感到一阵恶心,让郑玉想到许多年前,第一次看到崔氏和郑婉的场景。

那天暴雨如注,郑玉攥着湿透的书包躲在月洞门后,听见母亲房里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

“你半个月不着家,一回来就把那个外室生的野种带回来,你到底想干什么?!” 母亲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带着令人心悸的沙哑。郑玉踮脚透过雕花窗棂望去,母亲攥着账本的指尖泛白,珍珠发簪歪在鬓边,露出几缕刺眼的白发。

郑通海扯松领带,“我就不明白了!让崔娴进门,你多个姐妹帮衬,玉儿多个玩伴,有什么不好?” 郑通海身后立着个穿湖蓝旗袍的女人,手里牵着和郑玉年龄相仿的女童。

母亲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碎冰般的寒意:“我自认这些年为了郑家生意为了你,我没有过错。码头扩建时我挺着八个月身孕去签合同,你父亲重病时是谁守在床前三个月没合眼?现在倒成了我心眼小,容不下人了?!”

“崔娴不是来拆这个家的!你怎么又扯这些!” 郑通海猛地拍桌,“你对郑家的好,我郑通海记着!可郑婉她到底是我郑家的血脉啊!”

郑玉感觉血液冲上头顶,书包 “啪嗒” 掉在地上。她冲进房间时,她抄起梳妆台上的裁纸刀,刀刃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别逼我妈!你再逼她,我死给你看!”

郑通海扬起的手悬在半空,青筋暴起的手背与女儿苍白的脸不过咫尺之遥。柳氏突然扑过来死死攥住丈夫的手腕,指甲深深掐进皮肉:“要打就先打死我!,想让他们母子进门,除非我死了。”

的确,在母亲去世后,父亲甚至都没等母亲过了头七,就急不可耐的让这对母子进了郑家。此刻的崔姨娘一定很得意吧,因为此时的郑家在母亲的经营下己经成为了香城的首富。郑玉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暗暗发誓一定要夺回属于母亲和自己的一切。

几日后,香城的冬雨裹着咸腥的雾气,郑玉立在朝天门码头的廊檐下,油纸伞骨被风刮得吱呀作响,伞面绽开的裂纹正如同她此刻破碎的心。江水翻涌着暗青色浪花,恍惚间似乎看到母亲站在远处的迷雾中向自己招手。

码头上卖桂花糕的老人敲着竹梆子,甜腻的香气飘过来,突然让她想起月生塞给她的那半块桂花糕。

郑玉永远记得月生第一次登台的模样。十二岁的少年裹着红绸戏服,踩着三寸金莲踉跄上台,开口却是比女子更柔美的唱腔。台下叫好声与谩骂声交织,有人朝戏台扔烂菜叶,月生却咬着牙把《锁麟囊》唱得荡气回肠。散场后,他躲在后台卸戏妆,指腹擦过脸颊的油彩,轻声说:“等我唱出名堂来.....”

码头的汽笛声骤然响起,郑玉抬手擦了下模糊的眼睛。“等我。” 她对着呼啸的风轻语“妈,等我有了本事,能撑起郑家,我一定给您,还有月生,都修一座最体面的大墓。”她的声音被风撕碎,混着开船的汽笛声砸入江中。


    (http://www.94xsds.com/book/84027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