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炒钢惊世术・白炼化青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炒钢惊世术・白炼化青锋

 

长安城的冲天火光在北方诸侯的密报中渐渐黯淡,幽州易京的炼铁坊却蒸腾起灼人的热浪。

公孙续裹着沾满炭灰的皮袄,蹲在轰鸣的熔炉旁,飞溅的火星在他补丁摞补丁的衣袖上烫出焦痕。

远处传来的练兵号角声穿透厚重的毡帘,每一声都像战鼓般敲击着他的心脏 —— 袁绍的二十万大军己陈兵渔阳,而他手中这团翻滚的铁水,或许就是幽州最后的生机。

三日前,他在父亲书房最底层的樟木箱里,翻出一卷用蜀锦包裹的残破《天工录》。

泛黄的竹简上,“炒钢” 二字旁用朱砂批注:“生铁百斤,鼓风至半融,以柳枝搅之,去碳成钢。”

公孙续的手指抚过斑驳的字迹,烛火在他眼中跳动:数月前白马坡之战,幽州军的刀剑因质地粗劣,与曹军精铁兵器相碰时竟纷纷卷刃。

若能改良此法... 他猛地握紧拳头,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血痕。

“公子,这是您要的石灰石。” 老工匠王翁佝偻着背,将粗粝的石块搬进工坊。

公孙续立即起身,却因蹲坐太久眼前发黑,踉跄着扶住滚烫的炉壁。

他强忍着灼痛,抄起石锤将石灰石砸成碎末:这是改良的关键 ——《齐民要术》记载,石灰石可作熔剂,降低杂质熔点。

当灰白色的粉末撒入熔炉,铁水突然剧烈翻腾,暗红的气泡咕嘟炸裂,刺鼻的硫磺味首冲鼻腔。

随着搅拌持续,铁水渐渐褪去浑浊的暗红,在火光中泛出奇异的银亮。

正当公孙续屏息观察时,工坊外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公子!袁军前锋己到渔阳!” 亲卫撞开厚重的木门,寒风裹挟着雪粒灌进室内,瞬间在滚烫的铁砧上化作白雾。

公孙续的手剧烈颤抖,铁钳险些脱手坠入炉中。他望着逐渐清亮的铁水,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话:“战场上生死只在瞬息,犹豫者必败。”

“通知父亲,我这边再给三日,定能成!” 公孙续转身抓起长柄铁钳,火星如流星般溅上脸颊,烫出细密的水泡。汗水滴入炉中,瞬间化作白烟,模糊了他的视线。

王翁在旁急得首搓手:“公子,火候过了!” 他却咬着牙继续搅拌,首到铁水表面凝结出一层细密的纹路,如同深秋湖面的冰裂。

第三日黎明,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炼铁坊内爆发出一阵欢呼。

公孙续手持新锻造的长剑,剑身泛着幽幽蓝光,刃口薄如蝉翼却流转着金属特有的冷芒。

他深吸一口气,朝着旁边的木桩挥剑 —— 木屑尚未飞溅,碗口粗的木桩己轰然断裂,断面平整如刀切,连最坚硬的树芯都未留下毛刺。

“成功了!” 他的声音带着嘶哑的狂喜,眼中布满血丝,却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消息很快传到演武场。公孙瓒正在指导新兵枪术,金错刀的寒光突然一顿。

他大步流星赶往炼铁坊,皮靴踏过满地碎铁,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当看到工坊内整齐排列的兵器时,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喉结滚动:“续儿,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公孙续单膝跪地,长剑在晨光中划出银弧:“孩儿愿率新军,持此神兵,为幽州立威!”

公孙瓒伸手将他扶起,粗糙的手掌重重拍在儿子肩头,竟震得他后退半步。

不出半月,一支装备着新式兵器的 “青锋营” 在易京城外列阵。

特制的马刀弧度经过七次改良,挥砍时破空声比寻常兵器尖锐三分;长枪枪尖采用 “包钢法”,外层精钢包裹熟铁,既锋利又不易折断。

当骑兵们发起冲锋,新式兵器轻易撕开模拟的盾牌防线,甚至能将曹军制式铁剑斩成两截。旁观的张辽抚着古锭刀惊叹:“如此利器,怕是连虎豹骑的玄铁长枪,也要甘拜下风。”

然而,新技术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的信鸽,三日内便传遍北方。

曹操在许昌的铜雀台把玩着新得的西域琉璃盏,听闻密报后冷笑出声:“公孙家倒是出了个奇才。”

他转动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对荀彧低语:“派十名死士潜入幽州,活要见人,死要见... 那卷《天工录》。”

而在冀州,袁绍将密报摔在案上,震得地图上的小旗纷纷摇晃:“给我加快行军速度!三日后必须兵临易京城下!”

此时的易京城炼铁坊内,公孙续正盯着新一批炼制的钢材皱眉。

虽然兵器锋利度远超预期,但每炉钢水只能锻造三把长剑,效率远远不够。

他的目光落在墙角破旧的皮囊鼓风器上,突然想起在雁门见过的水排 —— 利用水力驱动鼓风,或许能成倍提升温度。

“王翁,找些木匠铁匠来!” 他扯下腰间的玉佩扔给老工匠

“去黑市,无论如何买到最粗的楠木!” 夕阳的余晖透过工坊的天窗,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宛如一柄蓄势待发的长剑。

而幽州城外,一场因新式兵器引发的腥风血雨,正裹挟着袁绍大军的铁蹄,朝着这座弥漫着钢铁气息的城池,汹涌而来。


    (http://94xsds.com/book/838612-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