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京城的秋霜来得格外早,清晨的城头结满白花花的冰棱,折射着冷冽的晨光。
公孙瓒裹紧披风站在瞭望塔下,听着田豫汇报最新军情:“袁绍截断了幽州往青州的商路,曹操又在黄河渡口布下重兵,如今粮草只够支撑三月。”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三匹黑马如离弦之箭冲破晨雾,马上骑士的黑袍上绣着狰狞的山鬼图腾 —— 正是黑山军的标记。
为首的骑士甩下沾满泥浆的缰绳,从怀里掏出一封蜡封的密信
“公孙将军,张燕寨主听闻您粮草告急,愿借道太行山!” 公孙瓒展开信纸,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
“太行八陉,飞狐陉可通并州,若信得过张某,三日内必清剿沿途匪患。”
他着信纸边缘,想起数月前张燕派使者求购灌钢兵器时,自己曾因猜忌而婉拒,此刻不禁握紧了拳头。
然而,打通太行粮道绝非易事。太行山脉地势险峻,飞狐陉更是山高谷深,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
公孙瓒亲自率领五千士卒开路,却在第三天遭遇伏兵。箭矢如暴雨般从山顶倾泻而下,一名校尉为保护他,硬生生用身体挡住三支利箭,鲜血浸透了绣着 “幽” 字的战袍。
“是袁绍的人!” 赵云挥舞长枪挑开飞来的弩箭,枪尖挑起的碎石崩在公孙瓒脸上,划出细密的血痕。
与此同时,许昌城中,曹操把玩着刚收到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张燕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他将竹简扔给荀彧,“派人联络太行山中的山匪,许以重利,务必要让公孙瓒的粮道寸步难行。”
郭嘉在旁补充:“可同时放出消息,说公孙瓒勾结黑山贼,意图颠覆汉室。如此一来,舆论与粮草,双管齐下。”
黑山军的营地内,张燕盯着地图上飞狐陉的标记,将狼牙箭狠狠插在一处隘口
“告诉弟兄们,谁坏了公孙瓒的粮道,就是与我黑山军为敌!”
他想起去年寒冬,幽州曾送来百石粟米救济饥民,此刻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把压箱底的霹雳车都拉出来,我倒要看看,袁绍的人能嚣张到几时!”
在飞狐陉最狭窄的鹰嘴崖,一场恶战正在上演。袁绍的死士占据着高处,不断推下滚木礌石,幽州军的盾牌被砸得千疮百孔。
公孙瓒望着悬崖下深不见底的沟壑,突然扯下披风:“白马义从,随我攀岩奇袭!”
他将金错刀咬在口中,双手抓住崖壁凸起的岩石,靴底在湿滑的石壁上寻找着力点。赵云紧随其后,亮银枪横在胸前,随时准备格挡上方落下的攻击。
当白马义从如神兵天降出现在敌军后方时,袁绍的军队顿时乱了阵脚。
公孙瓒挥舞金错刀,刀锋过处血花飞溅,他的怒吼声在山谷间回荡:“今日不打通粮道,我公孙瓒誓不回城!”
激战正酣时,远处传来沉闷的号角声 —— 张燕亲自率领的黑山飞骑赶到,他们骑着矮小精壮的山马,手中的短弩专射敌人咽喉。
经过三天三夜的厮杀,飞狐陉终于贯通。满载粮草的车队缓缓驶入幽州,车轴转动的吱呀声在寂静的山谷中格外清晰。
公孙瓒抚摸着马车上的粮袋,感受着里面的粟米,眼中泛起泪光。
但他知道,危机远未解除 —— 曹操散布的谣言己经在幽州城内传开,不少百姓听信 “公孙瓒勾结黑山贼” 的传言,开始囤积粮食,集市上的物价一日三涨。
乌桓王庭内,丘力居看着飞骑送来的密报,将狼头权杖重重砸在地上:“汉人果然诡计多端!传令下去,各部勇士准备战马,若公孙瓒需要,三日内必到!”
他望着南方阴云密布的天空,想起与公孙瓒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日子,“草原的盟约,可不是几句谣言就能毁了的!”
易京城的议事厅内,公孙瓒将染血的披风甩在地上,上面还沾着太行山石的碎屑:“曹操这招好狠!”
他盯着地图上飞狐陉的标记,“但粮道既通,便是转机。
子元,即刻安抚民心,就说黑山军是我大汉义士,此番相助乃为苍生。”
田豫点头领命,却又忧心忡忡:“明公,袁绍恐怕不会善罢甘休,他定会集结兵力,从冀州方向发起猛攻。”
公孙瓒握紧金错刀,刀刃在烛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来得正好!我己命人在粮道两侧设下伏兵,就等袁绍自投罗网。
这次,我要让他知道,幽州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是那么好踏足的!” 窗外寒风呼啸,吹得屋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序曲。
而太行山上,新修好的粮道蜿蜒如巨龙,在夜色中静静等待着,承载着幽州军民的希望,也暗藏着足以改变局势的力量。
(http://94xsds.com/book/838612-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