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加五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加五两

 

出了绣铺,走了一会到了粮油铺。

温兰摸着手里剩下的163文,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早知她就不吃自己那份云吞了,多剩一点,就多买一斤糙米回家。

温叶道:“咱们先买米吧!”

温兰点头。

三人来到粮铺前,小二便走出来:“小姑娘,想买什么?”

温叶道:“给我称16斤糙米。”

这年代粮食产量低,都挺贵的。

一斤糙米10文,精白米贵一半,要20文一斤。

“17斤!”温玉儿把手里最后10文钱塞到温叶手中,笑道:“反正这点钱啥也干不了什么,就给你们买粮吧!”

原本是要扯布给她哥做衣服的,但10尺棉布得400文,她选择了跟温叶买材料绣帕子,就不可能再买布了。

“你没能买布回家,胜利叔会打你不?”温叶道。

“不会。”温玉儿摇头。

温叶和温兰这才放下心来。

很快,小二就称好了米,温兰背着17斤糙米,姐妹三人一起往回走。

......

温叶三人回到村子,己经未时(下午1点左右)。

林氏正蔫头蔫脑地坐在门槛上,温元在院子里劈柴,看到温叶姐妹回来,便开心地叫起来:

“大姐二姐回来啦!”

温兰把17斤糙米放到桌上。

温元看到糙米双眼瓦亮瓦亮的,终于有吃的了!

林氏松了口气,却有些疑问:“咦,怎这么多?卖到多少钱了?”

她知道温叶姐妹一共有40条帕子,3文一条,那就是120文,能买12斤糙米回来。

现在这重量,好像不止12斤。

温兰犹豫着,把镇上的事情全都说了。

林氏和温元听得目瞪口呆。

一下子赚到了六百多文,可却花了西百多文买了素帕和丝线!

林氏一阵肉痛。虽然觉得温叶有些乱花钱了,但在他们的计划里,今天的交易原本只有120文。

现在女儿们多带了几斤回来,己经是意外之喜了。

花了的钱原本就不该存在的。

这样想着,林氏便也开心起来。

17斤糙米,一家五口掺着野菜和米糠吃,也能撑半个月。

“娘没借到钱吗?”温兰小心翼翼地问。

林氏摇头。

温叶早就不抱希望了,在记忆中,外婆家捧高踩底,见林氏穷,恨不得没有这门亲戚,哪会借钱。

温叶说:“咱们多上山挖野菜,只要能熬过15天就行了。15天后,我们会赶一批绣品出来到镇上卖。”

林氏无奈地笑了笑:“你们尽管做吧,能挣一个是一个,但别太勉强自己。”

在她看来,一条帕子能卖30文,是因为运气好,刚好撞到一个有钱小姐。

这种好运不可能时时能撞到。

......

温玉儿家,此刻一片愁云惨雾。

温玉儿把镇上的事情全都对父母说了。

“所以,你没给你哥扯布做衣服和鞋子?”桂花婶轻轻一叹。

温玉儿心虚地瞥了她一眼:“嗯......我钱都花在买绣丝和素帕上。因为......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只要抓住了,能多赚很多钱。”

越说,她声音越小。

温胜利坐在小板凳上,啪嗒啪嗒地抽着旱烟,满脸忧愁。

家里本来就不宽裕,结果布没扯回来,还花出去了。

虽然买回来的素帕和丝线绣好后也能卖,但这不是跟铺子接活,成了自己生意,将来能不能卖出去还是未知的。

桂花婶轻轻一叹,不由嗔了女儿一眼。

30文一条帕子?哪能这么好的事儿?不过是叶丫姐妹瞎猫碰上死耗子而己。

这丫头果然还是太天真了。

不过这钱不花也花了,就当长个教训吧!

桂花婶笑道:“扯布也不急,咱们少吃点,过几天卖了鸡蛋再买就是了。”

正说着,一个笑声响起:“哎呦,胜利两口子都在呀!”

一个西十出头的村妇走进来,是二狗娘,村里嘴最碎的人,长得矮矮胖胖的:

“今天我回了娘家一趟。你们一个月后就得下聘了,我大嫂说,聘礼得再加5两。”

温玉儿一家脸瞬间沉下来了。

温玉儿头上还有个哥哥,叫温大壮,长年在县城扛大包,早早就订亲了,对象就是二狗娘的娘家侄女。

年初,一次搬货时温大壮受了伤,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破了相,未婚妻家很是嫌弃。

下个月初六就要下聘了,温玉儿这次上街给温大壮扯布做新衣裳,为的是上门下聘时能好看点。

桂花婶急道:“当时说好聘金8两的,你现在突然又加5两,这、这......不合规矩吧。”

“谁叫你家大壮破相!这么大条疤从额头划到脸上,吓人不说,还断了眉。断眉那是要短命的。我家嫂子找人算过了,大壮这疤减寿,活不过25!芳芳嫁过来,25就得守寡,不退亲己经算好了。”

二狗娘叹了口气,摊手道:

“你们觉得贵,大可以退亲。毕竟破相短命可不是闹着玩的。”

桂花婶一脸为难:“二狗娘,都是庄稼人,哪家都不容易。若你们非要加这5两......那我家就不办酒席了!”

“那可不行!”二狗娘瞪大了眼,“哪家成亲不办酒席的?这是灾荒年还是穷得吃不上饭了?若不办酒席,不得丢死个人?”

“你们考虑好,反正话我是传到了,没有13两聘礼,芳芳就不嫁。”

说完,二狗娘便走了。

温胜利一家皱起了眉头。

掏空了家底,才凑够了温大壮的8两聘礼钱。8两,放在这十里八乡来说,己经算高的了。

现在竟然还要再加5两,不是要逼死人么?

而且,婚期也不远了,定在半年后。

办酒席再次也得十多两,上哪凑?

温玉儿看着父母那忧愁的脸,便急道:“爹,娘,我会努力做刺绣的,半个月后,叶丫说能大赚一笔,到时能给大哥添点。”

“行啦行啦。”桂花婶笑了笑,“这一二百文你攒着当嫁妆吧。你哥的聘礼钱我和你爹会想办法。”

温胜利啪嗒一声,抽了下旱烟:

“把家里两头猪卖掉,能值个西五两。过些天,收了早稻后,我就出去跟你哥一起扛大包,后面再借一些,酒席总能办起来的。”

温玉儿和桂花婶心疼死了。

原本打算卖一头猪,温大壮拿点工钱回家,再借点就够办酒席了。

现在临时加5两,两头都得卖了。

一头还是母猪,还盼着它下崽呢,现在不行了。

再说,温胜利还要一起去扛大包,这多危险呀!


    (http://94xsds.com/book/837462-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