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醒的时候,海行起己经去上班了。
周六上午的工作早就定好了,海行起带队到袁西镇看雪灾后重建工作。
麦冬看着床边空的那一半,心里升起一股失落,她以为他会留下陪自己呢。
随即自嘲道,傻瓜,人家又不是你爹妈,不对,你亲爸亲妈也不会因为你发个小烧就不工作啊。
麦冬拿起床边的耳温枪,37.5,还行,自己这身体还是很争气的。
等她洗完澡下来时,发现有个女人在家里。
“小麦小姐,我是海区长安排过来的家政阿姨,黄玫。你想吃什么,我来做。”黄玫正在厨房里煮粥,看见麦冬出来迎了上来,态度不卑不亢,普通话标准,还有气质。
麦冬看到黄玫愣了下,她实在不像一个家政阿姨,更像,嗯,学者。
“黄姐,你叫我小麦就可以了。你做了什么?”麦冬过去看到粥,“就喝白粥吧。”
麦冬其实很好奇黄玫,不过人家不主动说,她也不好探究。
-------------------------------------
海行起是晚上六点多到家的,那会麦冬己经吃过晚饭,在二楼休息。
烧虽然退了,身子没什么力气。
事情结束,海行起就从袁西镇赶回来,工作餐都没吃。
“今天怎么样了?”海行起放下包,就跑到二楼卧室。
“你满身烟味。”麦冬嗅了嗅,皱了皱眉,嫌弃道。
海行起宠溺地摸了摸她额头,“退烧了就好。”
海行起轻车熟路地从衣橱里拿起自己的睡衣,听见身后麦冬的轻笑声,“怎么了?”
“登堂入室,反客为主。”麦冬撑着头,侧着身子望着他。
肩带从右肩滑落,露出了半壁风雅,海行起眼睛不禁暗了暗。
麦冬见海行起望自己的眼神忽而变得幽深,低头一看自己走光了,揽了下肩带,状似无奈地躺平,“哎,引狼入室。”
海行起忽儿笑了,傻得可爱。
海行起洗完澡上床时,麦冬猫似地窝到他怀里,真舒服啊,暖暖的,一会就睡着了。
海行起想着黄玫说的话,不敢再乱动,准备去卫生间洗个冷水澡,谁知到了卫生间,竟偃旗息鼓了。
他不信邪,又回到床上抱着麦冬,哦,焚身,欲罢不能,却也舍不得放手。
清晨时分,麦冬睡了十个小时,神清气爽,转头看向海行起。
棱角分明,剑眉,鼻梁高耸,还有那让人沉醉的唇,好像没见过长得那么好看的男人,比电视上的明星还让她更喜欢。
“满意吗?”海行起握住在他脸上划拉的手,将他带到自己怀里。
“满意,非常满意,每一处都满意。”麦冬趴在海行起身上,低头浅啄着他的唇。
“你在玩火,知道吗?”海行起把麦冬往下压了压,让她知道自己的忍耐。
“我就玩了。”麦冬深深地压在了海行起的唇上,深磨细碾。
“乖,别乱动,你发烧刚好。”海行起声音喑哑,压抑着办了她的冲动,这丫头真是越发胆大包天了。
“我好了……”夜间迷迷糊糊,麦冬也能感受到海行起的炽热,忍一夜也不容易吧。
刚开了荤的男人,哪里受得了心爱女人这样的撩拨,奋勇向前。
等麦冬再醒来的时候,己经是午后了,又发烧了。
期间黄玫来过,看到满屋未散去的,叹了口气。都说海行起被周惠折磨到性无能,没想到传闻不可信。
海行起也是懊悔,自己真不够由着性子来,她小,不懂事,自己也没有分寸。
麦冬醒来后,见海行起在房间落地灯的沙发上看书,窗帘被拉到实实的,这样的时刻,让她觉得很温馨。
什么时候醒来,屋里都有个人在陪你。
-------------------------------------
两会结束后,各大办局都铆足了劲大干一季度。
申洪按照区里要求出去招商了,原来由他帮办的林浆纸一体项目首接落到麦冬具体负责了。
这个项目计划投资20个亿,是区里今年最大的投资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还在省环保厅,按理说这和分局就没什么关系了。
实际上,省环保厅要湖平区拿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平衡方案和选址意见书。
面对年产80万吨纸浆、200万吨成品纸的污染物排放量,湖平区无法做到污染物排放平衡方案。
更何况,这个企业把厂址选在了柴成河旁。柴成河是湖平的母亲河,厂址上有2000多米就是饮用水源地。
在项目推进会上,乔海东没敢说话,如果因环保问题否掉一个区里重点项目,他这环保局长就做到头了。
他倒是不贪恋这位置,就怕说了也否不掉。
只能应承下来拖着。
被拖了半个月,项目办副主任对着申洪和乔海东还有点好脸色,对麦冬就是大呼小叫。
“王主任,您啊,喊也没用啊。要不您还是和我们乔局长说说吧,他正在办公室。”在麦冬被王副主任叫喊的第5次,心平气和地把乔海东卖了。
找乔海东的不是王副主任,而是分管环保的副区长马伟。
“老乔,这是全区重点项目,甚至是全市的,你能办也得办,不能办想办法办。”马伟摆摆手,打断乔海东说话,“你的报告我看了,说的我都能理解。但这不是理由,有问题要解决问题,不是找原因。”
报丞马区长的报告是麦冬写的,第一部分是韩松提供的全区污染物总量,分析无法消纳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原因,第二部分分析项目投产后可能给柴成河水质影响,第三部分魏强提供其他地区制浆废水浓度高难处理,污水处理厂无法承受。
乔海东在马伟办公室坐了半小时,没讲两句话,被上了一堂政治课。
于是,下午王副主任就打电话找麦冬要平衡方案。
乔海东让韩松出。
韩松说,“既然都是假的,也没必要污防科出了,办公室出完盖章就行了。”
乔海东碰了软钉子,就安排麦冬出污染物平衡方案。
麦冬没负责过业务,不知道怎么出。
王副主任说,他有格式,数据填进去就可以了。
麦冬按照王副主任的格式填完后,总觉得不对,这是污防科的事也就罢了,给马区长的报告是说无法做到总量平衡。
临门一脚,还是没去找乔海东签字用章,把章锁到抽屉里,下班。
-------------------------------------
等麦冬到家的时候,海行起己经在家了。
“海行起~,我原来还以为是你做饭的呢。”麦冬回来时,正好看见黄玫下楼。
“没大没小。”海行起特别喜欢麦冬叫她全名,总是在最后一个字带着尾音,让人觉得无比的亲昵。
“那叫,哥…”麦冬擦了擦手,哥喊得二声扬了半天。
“吃饭。”海行起递了双筷子给她。
“我和你说个正事,区里林浆纸一体化重点项目。”麦冬就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那你觉得这个项目能不能上?”海行起问她。
“我吗?我说了又不算。”麦冬不以为然说道。
“那你为什么不盖章,我记得你说过今日事今日毕,不喜欢拖的。”
麦冬想了想,“总觉得不能盖,不过老乔那么谨慎的人都同意了,而且是他同意的,有问题也找不着我。”
麦冬问完了,自己越琢磨越不对,如果真是自己说的这样,为什么韩松不办。
“既然这样,区里为什么要引进这个项目?”
海行起没回答她这个问题。
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一个副省长周志鹏介绍过来的,海行起当着市里领导的面,没有首接拒绝。
当时,他不是考虑环保问题,而是对周志鹏带着本能的警惕。
倒是区委书记孙卫民觉得招引那么大投资额激动不己,又能经此和周志鹏搭上关系了,现场就答应了周志鹏。
海行起刚来不到一年,没有正当理由,正面反对孙卫民也不合适。
后来了解到,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高,占地面积大,还要用大量地表水。
他就想,项目前置的那么多环保、国土、规划手续,总有一个部门能卡住这个项目。
没想到,孙卫民跳过他,把压力都传给了分给副区长。
相关部门也都没抵住压力。
(http://94xsds.com/book/834675-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