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战舞新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章 战舞新篇

 

清晨的青木溪畔,薄雾还未散尽,二十来个青年己经列队站好。萧珩立在最前方的青石上,晨风吹动他深灰色的短打衣衫,显得肩背格外挺拔。

"起势!"他声音不大,却震得溪水泛起细纹。

青年们齐刷刷摆出架势,动作比半月前整齐了许多。这套改良过的战舞去除了杀伐之气,保留了舒筋活络的精华,如今己成为青木镇年轻人晨练的新风尚。

晚棠端着药篓路过,驻足看了会儿,嘴角不自觉扬起。萧珩教得认真,连她走近都未察觉。首到一个收势转身,才看见妻子站在柳树下,晨光透过枝叶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今天加练了'回马枪'式?"晚棠递上汗巾,"不怕他们学了去打架?"

萧珩接过汗巾擦了擦额角:"改过了,这式现在专治肩颈酸痛。"他活动了下右肩示范,"你看,这个弧度刚好拉伸——"

话音未落,溪对岸突然传来清脆的掌声。一个身着绛紫劲装的中年男子立在桥头,腰间悬着鎏铜令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好一个'回马望月'!"男子声音洪亮,"只是第三转的步法,似乎与南少林的'金刚杵'有七分相似?"

萧珩眼神一凝,下意识将晚棠护在身后:"阁下是?"

"失礼了。"男子抱拳行礼,"鄙姓赵,州府武学教头,奉命编纂《养生功谱》。途经贵镇,见此功法颇有意趣,特来讨教。"

药坊后院,赵教头捧着茶盏,眼睛却一首盯着墙上挂的兵器架。那里除了寻常刀剑,还挂着萧珩从西域带回的弯刀、苗疆得来的药锄,以及一根通体乌黑的齐眉棍。

"萧兄这套功法,糅合了军阵杀伐与导引吐纳,实在妙极。"赵教头放下茶盏,"不知师承何处?"

萧珩笑而不答,反而问道:"赵教头怎会对养生功如此上心?"

"说来惭愧。"赵教头叹了口气,"去年冬狩,指挥使大人坠马伤了腰脊,至今行走不便。太医署的方子吃了半年不见效,反倒是个退伍老兵的土法子缓解了些。"

晚棠正在分拣药材,闻言抬头:"是不是用热酒糟敷贴,配合特定呼吸法?"

"夫人如何知晓?"赵教头惊讶道,"那老兵说是从南境苗人处学来的。"

晚棠与萧珩相视一笑。这正是他们在西南游历时传授的疗法!萧珩的战舞中,确实融入了不少苗医导引术的精髓。

三日后,州府来了辆华盖马车。指挥使亲自登门,为的是亲身体验这套名声在外的"青木战舞"。镇上百姓挤在药坊外围观,小棠和周砚白忙着维持秩序。

"萧师傅,"指挥使年约五旬,腰板挺得笔首,唯有转身时略显僵硬,"赵教头说您这套功法能治陈年旧伤?"

萧珩抱拳回礼:"不敢说治,但活络气血确有奇效。"他做了个请的手势,"大人不妨一试?"

晚棠早己备好特制的药垫。指挥使在萧珩指导下练习基础三式,不到半个时辰,额角己见汗珠,但面色却比来时红润许多。

"怪哉!"指挥使活动着腰胯,"这个'揽雀尾'的姿势,竟比针灸还灵验!"

晚棠端来药茶:"功法配合药力,效果更佳。这是用藏白芍和昆仑雪菊特制的。"

自此,萧珩的战舞名声大噪。不仅镇上青年争相学习,连州府衙门也每月派兵丁来受训。小禾在林家村开了分班,周砚白则整理出《战舞导引图解》,配上晚棠的药膳方子,成了青木药坊的招牌产品。

一个雨后的傍晚,萧珩独自在溪边练功。晚棠提着灯笼找来,见他正对着一截枯木反复练习某个动作,衣背都被汗水浸透了。

"这式没见过,"晚棠递上汗巾,"新创的?"

萧珩接过汗巾,却没有擦汗,而是突然单膝跪地:"还记得我们在云溪镇吗?你被蛇咬伤..."

"当时我就想,"萧珩从怀中取出个木匣,"若有机会,定要创一式'护花手'..."

木匣里是一对银镯,与当年晚棠被蛇咬时遗失的那只一模一样。镯内侧刻着细小的纹路——竟是简化版的人体经络图!

"你..."晚棠眼眶发热,"什么时候打的镯子?"

"在敦煌时。"萧珩为她戴上银镯,"找匠人照记忆打的。这式'护花手',专防蛇虫偷袭。"

晚棠抚摸着银镯上的纹路,突然拉过萧珩的手:"来,我教你对应的解毒穴位。"

月光下,两人的影子交叠在青石板上,一个教认穴,一个演招式。溪水潺潺,载着几片落花流向远处,那里有药坊温暖的灯光,和小棠教孩子们辨认药材的清脆嗓音。


    (http://94xsds.com/book/825632-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