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线厂的地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三线厂的地窖

 

第八章 三线厂的地窖

**

卡车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停下,柴油味混着煤灰钻进鼻腔。陆明远扶着颠簸得发昏的林秀芳跳下板车,眼前的三线厂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高大的烟囱像根断了半截的石柱,墙面上 "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标语被雨水冲刷得斑驳。

"证件。" 保卫科的干事横举步枪,刺刀在晨光中泛着冷光。林秀芳的手指掐进他掌心,布包里的紫薯苗蹭得筐沿沙沙响 —— 那是用青河大队的介绍信裹着的,落款处盖着生产队长的红手印。

陆明远摸出从地窖带出的车票,1969 年的日期在干事眼前晃过:"来投靠亲戚,我叔在锅炉班。" 他故意露出磨破的袖口,"带了点家乡的紫薯苗,给食堂改善伙食。"

干事的目光落在竹篓上,刺刀尖挑起片紫薯叶:"资产阶级的奇花异草?"

"同志," 林秀芳突然开口,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抖,"我爹... 我爹在三线厂基建科,叫林永年。"

干事的枪口猛地抬起,上下打量她:"右派家属?" 他抽出登记簿,指尖在 1969 年的名单上划过,"林永年,1969 年冬调往青海,没留下家属联系方式。"

陆明远的后背沁出冷汗,想起山洞里男人说的话:"永年叔在三线厂的地窖里藏着东西。" 他悄悄将半块玉佩按进掌心,星图刻痕硌得皮肤发疼 —— 那是打开地窖的钥匙。

"让他们进去。" 戴安全帽的老师傅突然出现,拍了拍干事的肩膀,"锅炉班老陈说,他侄子从青河来,带的紫薯苗能抗霜冻。" 他眨眨眼,"食堂的土豆窖正好缺良种。"

穿过布满弹孔的围墙时,陆明远看见宣传栏里贴着的照片:戴着柳条帽的工人们举着铁锹,背景是正在开挖的防空洞。林秀芳突然停住,盯着照片角落 —— 那里有个戴眼镜的男人,袖口露出的青色胎记,和她的如出一辙。

"那是你爹?" 陆明远低声问。少女点点头,指尖划过玻璃上的灰尘:"1966 年的劳模照,后来... 后来就成了反革命。"

锅炉班的地窖在食堂后厨下方,潮湿的台阶上长满青苔。老师傅递过煤油灯:"小陈说你们懂地窖通风,去瞅瞅里头的红薯是不是长芽了。"

铁门的锈蚀比想象中严重,陆明远摸着门框上的星图刻痕,突然想起山洞里的密码 —— 林秀芳的生日,1954 年 7 月 15 日。他将半块玉佩按进凹槽,顺时针转动七圈,再逆时针转十五下,铁锈剥落的声响中,门闩 "咔嗒" 弹开。

地窖里飘着陈粮的霉味,煤油灯映出码放整齐的陶罐,罐口封着的蜡油上,印着和玉佩相同的星图。林秀芳突然捂住嘴,眼泪大颗大颗掉在地上 —— 墙角的木板上,用红漆画着个扎红头绳的小女孩,旁边写着:"秀芳十岁,爹念。"

"是我爹的字迹!" 她扑向陶罐,罐子里装着晒干的紫薯干、用报纸包着的《本草纲目》,还有个铁皮盒,打开来是两根褪色的红头绳,缠绕着张字条:"1968 年秋,秀芳在青河寄来的布票,换了三尺红头绳。"

陆明远蹲下身,发现陶罐底层压着本账册,首页写着:"三线厂基建科专用,1969 年冬,转运青河大队盐巴二十斤,布票十五张。" 他突然想起李会计的算盘珠子,想起县革委会干事口袋里的密报 —— 原来真正的物资流转,都藏在这些星图封蜡的陶罐里。

"砰!"

地窖门突然被撞开,保卫科干事举着煤油灯冲进来,刺刀尖指向陆明远:"果然是右派余孽!私闯机密地窖,还敢偷运物资!"

林秀芳慌忙将红头绳塞进衣襟,陆明远却看见干事靴底沾着的槐花 —— 那是青河大队后山特有的品种,说明对方刚从那里回来,很可能撞见了真正的陆明远。

"同志," 他举起账册,"这是三线厂支援农村的记录,赵副县长批的高产试点..."

"少来这套!" 干事的枪口顶住他胸口,"县革委会刚发来密电,1968 年纵火犯的同伙就在你们中间!"

煤油灯突然熄灭,地窖陷入黑暗。陆明远听见林秀芳的惊呼,凭着记忆抓住她的手,摸到石壁上的星图刻痕 —— 那里有个暗格,正是山洞男人说的 "遇危则隐" 之处。

当他们跌进暗格时,听见地窖门被撞开的巨响。暗格里飘着更浓的药香,陆明远划亮火柴,看见石壁上刻着新的星图,旁边用红漆写着:"1970 年夏,从防空洞往西三百步,有通往海边的地道。"

"明远," 林秀芳突然指着火柴光,"你看红头绳!"

褪色的红头绳在火光中泛着微光,绳结处缠着片细小的贝壳,纹路竟和玉佩上的星图一致。陆明远突然想起山洞石壁的最后一行字:"带秀芳去海边,那里有能换外汇的贝壳。"

地道里传来脚步声,保卫科干事的咒骂声越来越近。陆明远攥紧贝壳,发现内侧刻着串数字 —— 正是青河大队地窖铁盒里的粮票编号。他突然明白,真正的陆明远和林父,早己通过星图密码,在三线厂和青河之间建立了物资转运网。

"跟紧我。" 他拉着林秀芳往地道深处跑,潮湿的墙面上每隔十步就有星图刻痕,指引着方向。当他们看见前方的月光时,听见身后传来刺刀划破空气的尖啸 —— 干事的枪口正对准林秀芳的后背。

"蹲下!" 陆明远猛地推开她,肩头撞上石壁的星图刻痕。剧痛中,他听见暗格关闭的轰鸣,月光下,一片黑黢黢的海滩出现在眼前,海浪拍打着礁石,远处的渔火像散落的星子。

林秀芳颤抖着解开红头绳,贝壳落在掌心:"我爹说过,海那边的人喜欢这种花纹。" 她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难道,这就是换外汇的秘密?"

陆明远没有回答,只是盯着她袖口的胎记 —— 在月光下,那片叶子形状的青色,竟和贝壳上的星图完美重合。他突然想起 2025 年实验室的监控录像,那个和自己长得一样的男人,曾在玉佩前比对过相同的胎记。

当第一艘渔船的马达声传来时,陆明远看见海滩上有个模糊的身影,举着盏防风灯,灯罩上画着小小的星图。林秀芳突然惊呼:"是张大爷!青河大队的老猎户,他怎么会在这儿?"

"别出声。" 陆明远按住她的肩膀,却看见张大爷从怀里掏出个算盘,熟练地拨弄着珠子 —— 正是李会计常用的那种样式,算珠碰撞的节奏,竟和山洞石壁上的星图刻痕一一对应。

潮水渐渐上涨,打湿了他们的裤脚。陆明远摸着口袋里的半块玉佩,突然听见地道深处传来石磨转动的声响,那是真正的陆明远在发送信号。他知道,三线厂的地窖只是个开始,海边的贝壳、李会计的算盘、张大爷的出现,都在揭示着一个更大的计划 —— 一个从 1968 年就开始,由两个时空的陆明远和林父共同编织的,用粮食和药材搭建的生命补给线。

"明远," 林秀芳突然指着海面,"你看!"

月光下,一群海豚跃出水面,背鳍划出的弧线,竟和玉佩上的星图一模一样。陆明远突然想起山洞里的日记,其中一页画着相同的图案,旁边写着:"1968 年夏,永年叔说,海的那边,有能让青河大队吃饱饭的希望。"

而此刻,希望就在眼前,却也伴随着更深的危机 —— 保卫科干事的枪声仍在地道里回荡,张大爷的算盘珠子仍在跳动,更远处的县城方向,县革委会的吉普车灯光,正顺着海岸线缓缓逼近。

(第八章完)


    (http://94xsds.com/book/81689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94xsds.com
小说大师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